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87篇
  免费   2642篇
  国内免费   4486篇
林业   2360篇
农学   10475篇
基础科学   2497篇
  5622篇
综合类   54901篇
农作物   10779篇
水产渔业   2992篇
畜牧兽医   7099篇
园艺   9531篇
植物保护   1759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2295篇
  2022年   2634篇
  2021年   2687篇
  2020年   2901篇
  2019年   3152篇
  2018年   1947篇
  2017年   2865篇
  2016年   3282篇
  2015年   3391篇
  2014年   5124篇
  2013年   4867篇
  2012年   6058篇
  2011年   5713篇
  2010年   5279篇
  2009年   5237篇
  2008年   5455篇
  2007年   4559篇
  2006年   4391篇
  2005年   4842篇
  2004年   4849篇
  2003年   4168篇
  2002年   2528篇
  2001年   2942篇
  2000年   2576篇
  1999年   1399篇
  1998年   1318篇
  1997年   1283篇
  1996年   1135篇
  1995年   1323篇
  1994年   1216篇
  1993年   1162篇
  1992年   900篇
  1991年   824篇
  1990年   646篇
  1989年   733篇
  1988年   279篇
  1987年   245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163篇
  1984年   156篇
  1983年   142篇
  1982年   112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51篇
  1975年   40篇
  1974年   49篇
  1965年   58篇
  1957年   10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指出了要素替代弹性是衡量生产中要素使用情况的核心指标之一,所以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指标,它的变化趋势从微观和宏观方面都会对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采用文献法对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依据已有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将文献分为3种类别进行研究。通过对3种类别文献的对比研究展望了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2.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产量对单作和间作的响应,对于优化栽培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7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溉区进行,重点研究是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在单作及间作模式中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间作箭筈豌豆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在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处理下分别提高44.0%、36.7%和37.2%;施氮水平间,间作模式下N1比N2和N0提高9.1%和25.5%,单作模式下提高9.4%和32.1%。间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在N0、N1和N2处理下分别提高23.3%、22.5%和23.0%;施氮水平间,间作模式下N1比N2和N0提高9.3%和19.8%,单作模式下提高9.9%和20.7%。间作模式下箭筈豌豆豆荚数和玉米穗数较相应单作分别增加7.6%和14.5%,两者的产量较单作分别提高34.9%和27.0%。由通径分析可知,箭筈豌豆产量决定次序是豆荚数>粒重>单荚粒数,玉米产量决定次序是穗数>粒重>穗粒数。间作结合施氮量240 kg/hm2能获得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是河西灌溉区玉米间作箭筈豌豆适宜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43.
石晓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27-30,40
为丰富平凉高粱品种资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以吉杂127露地栽培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酿造高粱品种进行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配套种植,系统研究了8个品种的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川糯梁1号表现为植株高、穗子长、穗柄长、穗粒重大、耐倒伏、植株生长整齐、生育期适宜、抗病虫危害、穗粒优势大等特点,产量可达9800.49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较对照产量增加64.48%,应作为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的主配品种在域内种植推广;通杂139、吉杂224-2和吉杂237具有幼苗生长快、茎秆粗壮、耐倒伏、成熟较早、籽粒性状优良的特性,产量分别达到了8333.75、8108.74和7775.39 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39.86%、36.08%和30.49%,可作为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的搭配品种进行种植;其他3个品种虽然在一些农艺性状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增产水平偏低,不建议作为该技术的配套品种.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吉杂224-2和吉杂237的株高、茎粗、穗部性状、成熟期等与机械收获高粱品种的性状指标要求相吻合,产量水平较高,应作为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机械化收获配套品种在域内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4.
通过大田土培肥的时间和用量试验,明确最佳培肥时间和肥料用量,提高水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培肥的时间和比例对秧苗及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培肥35 d、磷二胺与土的质量比为0.5%时,较有利于秧苗期干物质的增加;培肥30 d、磷二胺与土的质量比为1.5%时,群体于抽穗期积累干物质较多,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较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5.
为比较不同玉米品种的不同器官和上3/4植株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玉米定向培育的选择效率,试验选用郑丹958、鲁单9088、大京九3912和登海605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优良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新鲜和干物质基础上对完熟期玉米的上3/4茎、下1/4茎、叶片(含叶鞘)、果穗和上3/4植株的蛋白质和总能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新鲜和干物质基础上,登海605玉米植株上3/4茎、下1/4茎、叶片(含叶鞘)、果穗和上3/4植株的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及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均显著高于郑丹958和鲁单9088(P < 0.05)|郑丹958的上3/4植株的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及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均显著高于鲁单9088(P < 0.05)。(2)新鲜基础上,登海605的果穗和上3/4植株的产量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大京九3912和郑丹958(P < 0.05),大京九3912和郑丹958显著高于鲁单9088(P < 0.05)。登海605和大京九3912的果穗和上3/4植株的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均显著高于郑丹958和鲁单9088(P < 0.05),而登海605的上3/4植株的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均显著高于大京九3912、郑丹958和鲁单9088(P < 0.05)。(3)干物质基础上,登海605上3/4植株的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较大京九3912提高18.95%(P < 0.05),大京九3912较郑丹958和鲁单9088分别提高17.99%和21.56%(P < 0.05)。登海605上3/4植株单位土地面积的蛋白质产量和总能产量较大京九3912、郑丹958和鲁单9088分别提高28.33%、44.47%、36.97%和33.13%、43.39%、37.99%(P < 0.05)。综上所述,不同玉米品种之间,不同器官和上3/4植株的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及蛋白质和总能产量差异很大。本研究条件下,四种玉米上3/4植株的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及蛋白质和总能产量顺序为:登海605>大京九3912>郑丹958>鲁单9088。 [关键词] 玉米|品种|蛋白质|总能|产量  相似文献   
46.
秸秆覆盖是一项新兴的农田覆盖技术,与地膜覆盖相比较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减缓土壤温度随季节性变化产生变化的优势。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蔬菜产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连续6年种植越冬茬蔬菜的日光温室,采用番茄—黄瓜轮作方式,设地膜覆盖(CK)、秸秆覆盖2个处理,调查土壤养分含量及蔬菜产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丰度(16S rDNA基因拷贝数)、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主要功能种群的丰度在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秸秆覆盖处理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EC值上升,使pH值趋于中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对蔬菜生长发育有利,进一步使蔬菜产量上升;采用塑料地膜覆盖处理,有机质含量基本不变,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升缓慢,EC值下降,pH值上升。秸秆覆盖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的拷贝数达2 305个,地膜覆盖处理达1 985个,经α多样性分析发现,秸秆覆盖处理的Shannon指数达8.9,地膜处理达8.5。β多样性分析发现,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后的微生物群落种类、丰度均不同,说明多年来的不同覆盖处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两者出...  相似文献   
47.
氮肥的合理施用是调控水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措施。本试验以常规粳稻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氮模式为对照,在减氮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的氮肥运筹模式,研究减氮运筹模式对常规粳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模式相比,减施氮肥和在氮肥减施下降低基蘖肥用量,均显著降低了各生育期的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叶面积指数,但在氮肥减施条件下通过增加穗肥用量,群体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比例、高效叶面积比例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叶面积衰减率和高效叶片SPAD值衰减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使得减氮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在6个减氮处理中,随着穗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T3处理最高,且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而T1、T4、T5、T6处理产量均显著低于CK。综上,氮肥减施条件下通过调整氮肥运筹方式,能够实现减氮不减产,本试验条件下以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5或6∶4为宜。  相似文献   
4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水稻产量和铅、镉的差异,并研究了9种调理剂在水稻不同生长其施用对晚稻产量及稻米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1)泰优398中铅和镉的含量均较低,且均未超标;最优的水稻品种为早丰优华占,其次是泰优398和桃湖优莉晶;(2)调理剂A和钝化剂A作基肥处理后稻谷中铅超标,分别超出了20%和15%;仅有石灰处理的稻谷中铅的含量降低了20%;稻谷中镉均未超标;微肥作基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后稻谷产量均有增加,其中调理剂B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最多,增加了22.42%;石灰施加后理增加3.38%;(3)石灰和硒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铅的含量均降低88.24%;硅肥、硒肥和铁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分别降低了62.92%、52.81%和44.94%;石灰、铁肥和硒肥施加后稻谷产量降低0.04%、0.14%和5.25%;锌肥和硅肥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10.08%和0.16%;硅肥和石灰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9.
不同种植方式下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及同化物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水稻种植区划、栽培措施和品种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8年以南粳9108和南粳46为供试品种,模拟机插秧移栽和机械化直播2种种植方式,以常温(NT)为对照,于始穗期进行中度升温(平均增加2℃,MT)和极端高温胁迫(平均增加5℃,HT),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温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同化物转运、光合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在中度升温和极端高温胁迫下,南粳9108和南粳46产量降幅均为移栽<直播,长生育期品种南粳46产量降幅较小。穗干物重增长速率表现为NT>MT>HT,水稻茎叶向穗的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递减,且南粳9108下降趋势大于南粳46。穗后21 d至成熟期,剑叶SPAD值总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剑叶净光合速率穗后14—21 d均以极端高温胁迫处理下最小,而到穗后35 d以极端高温胁迫处理下最大。剑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NT>MT>HT趋势,生育后期差异更显著。通径分析表明,产量各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结实率>千粒重>穗数>每穗粒数,温度处理对产量各构成因子的影响都表现为负效应,且以结实率影响最大(-0.819)。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受中度升温、极端高温胁迫后,成熟期干物质总重量、茎叶干物质转运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穗数除外),一、二次枝梗籽粒结实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始穗期2—5℃升温均显著降低粳稻结实率,从而导致水稻产量降低。从光合物质特性究其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降低了干物质向穗的转运率和穗干物质积累速率,从而导致生育后期水稻剑叶SPAD值增加,延长叶片持绿时间,抑制“源”向“库”转移。从气候变暖应对措施来看,选择采用移栽种植方式和长生育期品种易于表现出对极端高温胁迫逆境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50.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普通膜、小麦秸秆+降解膜、玉米秸秆+普通膜、玉米秸秆+降解膜4种覆盖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出苗率均在91%以上,生长期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小麦秸秆+普通膜的5 cm和10 cm地温低于其余3个处理。玉米秸秆+普通膜产量最高,达到55 300.0 kg/hm~2;小麦秸秆+普通膜商品率最高,为87.67%。综合分析,小麦秸秆+普通膜是适合当地一草三膜覆盖马铃薯种植的较为理想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