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0篇
  360篇
综合类   292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人造沸石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将人造沸石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必须先活化;活化沸石对CTMAB的吸附等温线类似于Langmuir型吸附;改性条件为:20℃,质量浓度为5 g/L的CTMAB溶液,间歇振荡24 h.改性沸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Henry吸附等温式,吸附作用机制为苯酚在沸石表面的有机相和溶液中的分配及双分子层正电性表面与苯酚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  相似文献   
42.
颗粒型农业碳酸氢铵是生产配方肥和掺混肥(BB肥)的主要原料.采用农用碳酸氢铵标准(GB3559-2001)和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标准(GB/T8572-2001)测定颗粒型农用碳酸氢铵中氮含量,同时对颗粒型农用碳酸氢铵中碳酸钙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测定颗粒型农用碳酸氢铵中氮含量为18,1%±0.1%.后者测定结果为14.7%±0.1%,前者结果显著偏高;分析计算颗粒型农用碳酸氢铵中碳酸钙含量达14.0%.提出采用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标准(GB/T8572-2001)测定颗粒型农用碳酸氢铵的氮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43.
钼酸铵法测定水稻过氧化氢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钼酸铵法测定植物CAT活性,具有准确、方便、高效的特点.以内两优6号、秀水09的剑叶为材料,通过与紫外吸收法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比较,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结果均值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紫外吸收法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78%和0.58%,钼酸铵法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35%和0.42%.  相似文献   
44.
摘要: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5.
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J2)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致死效果均显著增加。其中NH4HCO3对J2作用最为敏感,浓度为0.025 mol/L(25 ℃,pH 7.95)时校正死亡率达53.5%,浓度达到0.05 mol/L(25 ℃,pH 8.20)时校正死亡率可达100%,而其他化合物只有在高浓度时致死效果才显现出来。致死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NH4HCO3<(NH4)2SO4<NH4CNS<NH4NO3 <NH4H2PO4<NH4Cl<(NH4)3PO4•3H2O<(NH4)2HPO4。同时测定了南方根结线虫J2的酸度适应范围是pH4.1~11.0。  相似文献   
46.
高雄  郝磊 《农机化研究》2016,(4):205-208
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CMG-4型马铃薯播种机性能优越、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因而对其排肥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排肥稳定性和最大排肥量的试验。当地轮转动相同圈数,外槽轮工作长度分别取55、40、25mm时,总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14%、1.21%,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2.27%、3.56%、3.97%。结果表明:排肥稳定性在规定的性能指标内;当外槽轮工作长度降低时,稳定性下降;最大排肥量为1 038.5kg/hm2,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47.
The β‐cyanoalanine pathway in plants detoxifies cyanide by assimilating this metabolic poison. Given the possibility that cyanide in soil could serve as an alternate source of nitrogen for plant nutri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nitrogen deprivation of wheat seedlings altered the activity of the first enzyme of the pathway (β‐cyanoalanine synthase) or asparaginas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mbient, nontoxic concentrations of soil cyanide may serve as an alternate source of nitrogen for plants under nitrogen‐limi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下旱地小麦土壤氮素的转化规律,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传统地膜穴播和露地穴播冬、春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次性基施氮肥后的第3年,0~6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硝态氮大部分累积在土壤中下层(80~160cm)。随着春(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呈"S"型变化,在120~160cm土层会出现一高峰值。相比露地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能更好地利用0~80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在耕层土壤中较高,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减少了春(冬)小麦各生育时期0~60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以江淮地区麦茬稻田为对象,研究秸秆还田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并结合水稻产量计算不同处理综合温室效应(GWPs)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2个水平,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移除(NS),副处理4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CK)、传统施肥(T0)、生物炭与尿素配施(T1)和单施硫酸铵(T2),共计8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GC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处理稻田N2O和CH4排放通量,测定土壤温度、湿度和无机氮含量,统计水稻产量,计算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结果】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移除条件下,除CK外,其他施肥处理的 N2O和CH4排放通量都会在基肥和追肥施用后出现峰值。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和单施硫酸铵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2O和CH4累积排放通量。在秸秆还田和移除条件下,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尿素配施处理均会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但会提高土壤NO-3含量,增加对周围水体污染的风险。在秸秆移除和还田条件下,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单施硫酸铵均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12.27%和7.78%。与秸秆移除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单施硫酸铵会显著促进N2O排放,但显著降低CH4的排放以及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结论】在目前秸秆还田造成CH4排放增加的背景下,用硫酸铵替代尿素能显著降低CH4排放,并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综合温室效应,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0.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深翻与旋耕处理及其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黑土耕层(0~20 cm)土壤容重、三相比和固定态铵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能改善因长期旋耕造成的土壤紧实状况,显著降低20~40 cm土壤容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三相比有显著影响,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秸秆不还田处理;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对两种耕作处理无明显响应,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则具有显著响应,其中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能有效增加固定态铵,秸秆还田次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固相比呈显著负相关(R2=0.538)。深翻结合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能较好地改善农田黑土土壤容重、三相比、提高固定态铵含量,可在该区域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