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139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临武鸭肉质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分析、评价临武鸭的肉质性能及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临武鸭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指标和氨基酸、肌苷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临武鸭肌肉中水分含量胸肌显著(P<0.05)高于腿肌,腿肌能量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其它指标公母间、部位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间胸肌17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肌苷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鸭种比较发现临武鸭具有水分含量较低,肌苷酸、谷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含量比较高,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以其独有的优势在世界粮食和饲料资源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仍然没有一个定论.围绕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用作食品及饲料的安全性问题,各国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由来及其用作动物饲料时与非转基因作物相比的安全性和饲喂价值差异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转基因农作物饲用安全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3.
《畜牧与兽医》2016,(12):30-3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水平对不同生理阶段猪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基因表达、血液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蛋白水平与Ca SR基因表达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关系。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约10 kg(9.57±0.64)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5kg(36.47±0.20)kg生长猪和60 kg(62.30±0.07)kg肥育猪各18头,分阶段饲养,每阶段18头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单栏饲养,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断奶仔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7%、14%,生长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8%、15%、12%,肥育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13%、10%,饲养期分别为45、30、50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前腔静脉血液、小肠各部位组织,测定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小肠各部位组织中Ca SR的表达。结果表明:当日粮蛋白水平降低后,不同阶段猪小肠Ca SR基因表达下调(P0.05),断奶仔猪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酪酪肽(PYY)浓度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CCK、葡萄糖促胰岛素肽(GIP)浓度也明显下降,而肥育猪只有血清GI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断奶仔猪空、回肠Ca SR表达与血中GLP-1和GIP显著正相关(P0.05),回肠Ca SR表达与血中PYY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猪十二指肠Ca SR表达与CCK显著正相关(P0.05),而空、回肠Ca SR表达则与GIP显著正相关(P0.05);肥育猪小肠各段Ca SR表达与胃肠激素无明显相关。我们的结果说明,降低猪日粮蛋白水平可下调小肠Ca SR基因表达和血液中CCK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日粮蛋白水平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可能通过Ca SR介导。  相似文献   
44.
色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氨酸作为一种功能性必需氨基酸,可提高动物生长性能、调节采食与泌乳、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等。色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低蛋白质饲粮中,在保证动物正常生产性能情况下,可减少蛋白质饲喂量,缓解蛋白质饲料原料紧缺问题,减轻养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从色氨酸在畜禽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对畜禽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色氨酸在畜牧生产中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味觉受体自从被发现以来,人们因对其浓厚的研究兴趣增加了研究的强度和深度,人们对哺乳动物感知味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包括味觉感知过程的分子基础及其功能等方面。这不仅对人和动物的日常饮食调控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为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综述了味觉受体和味觉感知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加深对味觉受体分子基础的认识,促进对味觉感知过程的理解,为哺乳动物营养平衡和健康饲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6.
稻草覆盖对坡地红壤培肥及作物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坡地红壤连续5年采用稻草覆盖措施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化肥氮磷”(“Straw+NP”)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磷分别比不施肥(CK)的提高42.9%和17.4%、44.2%,有机碳和全氮的增幅约是纯化肥(NPK)处理的2倍。与CK和NPK处理的相比,“Straw+NP”处理能明显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溶解性有机碳、氮以及Olsen-P含量,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在等养分施用量的条件下,“Straw+NP”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和甘薯的产量。因此,稻草易地覆盖是一种有效培肥坡地红壤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7.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就土壤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反映森林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循环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实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森林土壤均以>2 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占总团聚体的60%-80%。原生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平均有机碳含量较次生林、人工林分别高出48.11%和61.24%,次生林较人工林高出25.29%。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原生林较次生林、人工林分别高出18.13%和42.60%,次生林较人工林高出29.89%。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熵介于0.26%-1.00%,除桉树林外,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熵随着森林发展阶段的递进而降低。减少人为干扰有利于喀斯特地区森林土壤碳的固定和积累。团聚体粒径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影响不显著。侧柏林和枫香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较其他3种森林土壤的丰富,且微生物熵较低,是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48.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氮磷迁移生态阻控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亚热带红壤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 m底宽、1 m深的小型农田排水沟渠,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灯心草(Juncus effusus)、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水芹菜(Oenanthejavanica)等6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阻控技术措施及其效果。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的生态阻控效果差异显著(P<0.01),其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8kg/m2~2.32kg/m2,其中以美人蕉为最大,水芹菜到夏季后进入休眠期,其生物量最低。植物体地上部N、P含量(干基)变化范围分别为N 8.06 g/kg~16.39g/kg和P 1.34 g/kg~3.82 g/kg,地下部分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N 5.83 g/kg~10.80 g/kg和P 1.34 g/kg~3.35 g/kg。从生态拦截效果来看,以美人蕉对N的富集能力最强,达到23.90 g/m2,而黑三棱对P的富集能力最强(4.04 g/m2)。总的来讲,美人蕉和黑三棱在试验区具有明显的N、P生态拦截优势,其地上植株还可用作草食性动物的饲料,或者生物质覆盖还田,实现N、P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9.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自动观测气象站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农田气象资料为对照,初步分析了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对小气候存在明显影响。林内太阳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而相对湿度林内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太阳辐射年平均降低40.6%,气温偏低0.3℃-5.3℃,相对湿度偏高0.9%-11.4%;风速平均降低0.57 m/s。林内各气象因子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林外,次生林对各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各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林内外温度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50.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杀鼠剂对该地布氏田鼠种群增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月不育剂组布氏田鼠的家系大小较杀鼠剂组的家系更大且差异显著(P<0.05),6月差异不显著,杀鼠剂组布氏田鼠种群恢复速度比不育剂组快。贝奥不育剂改变了布氏田鼠种群的性比,其幼体出生率比杀鼠剂组低。因此,贝奥不育剂对布氏田鼠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