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9篇
  84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1.
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 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形(粒长、粒宽、长宽比)等6个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39个QTL,单个性状QTL数目在6~7个,说明垩白和粒形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8个QTL可在2个以上地点检测到,其中,两个垩白度相关QTL qCD 1、qCD 3(贡献率分别为288%、321%)在3个地点同时检测到;11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为2~6个,如第3染色体RM16-RM143区段控制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6个性状。比较3个地点的检测结果,发现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都受环境影响,但不同性状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长宽比和垩白度受环境影响较小,粒宽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12.
水稻氧营养的生理、生态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氧是水稻生命活动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因子。水稻利用通气组织将大气中的氧从地上部分转运到根部,同时也能通过根系从生长介质中吸收一部分氧。良好的氧营养状况下水稻才能正常生长,不仅如此,氧营养还参与了水稻 土壤环境系统的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从氧营养的水稻生物学响应和根际生态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稻田氧营养相关研究状况,重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水稻需氧性,氧营养对水稻形态学、解剖学特征的影响,相应的生理、生态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同时比较了水稻生产上所采用的氧营养调控途径,并对水稻氧营养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13.
水稻田表水磷素的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独立排灌式磷肥大田试验探讨了水稻田表水磷素的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 施入磷肥增加了田表水磷素水平, 首次水样总磷水平为0.201~ 1.301 mg/kg, 溶解磷水平为0.058~ 0.926 mg/kg; 在等量施磷的条件下, 与单施无机磷肥比较, 有机无机磷配施能显著地提高田表水磷素水平; 在首次采样的一周之内, 两者总磷水平相差达3.85~1.89 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因施磷结构的不同导致田表水磷素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并趋于一致。任一次田间排水都存在诱发附近水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从减少磷素流失的角度出发, 在施磷灌水后约一周之内或田间耘田时, 田间排水磷素流失潜能增大, 另外, 还要避免在雨水集中的季节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314.
为探讨东平湖生态渔业模式及环境效应,采用陆基网围实验方法,分别设置4个鲢鳙、3个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研究不投喂网围综合养殖系统鲢鳙蟹生长、沉积物碳氮磷(STC、STN、STP)积累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鲢鳙、河蟹最佳生长密度分别为0.35 ind/m2、0.30 ind/m2。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数量和产量显著上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成活率、数量和产量略有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河蟹平均体重、数量和产量与鲢鳙、河蟹放养密度均无明显关系,成活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显著降低,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2)与生产实践相比,实验E1组收获河蟹成活率提高60.7%、产量提高47.1%、体重降低9.22%,H2组收获鲢鳙成活率、产量、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6.4%、51.8%、8.3%,饵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3)系统STC、STN、STP净化平均值分别为(12.02±7.43) mg/g、(0.76±0.42) mg/g、(0.25±0.10) mg/g, ...  相似文献   
315.
为探讨干旱半干旱城市公园绿地夏季连续测量下植被的环境效应及相关因子的影响,于2020年7月—8月天气晴朗且人为干扰因素较小的10 d,选取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落叶阔叶疏林、落叶阔叶密林、针阔混交密林、针阔混交疏林等4种不同配置结构的植物群落及对照点为监测点,分析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负离子、噪声等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落叶阔叶密林日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最小,人体舒适度感受最好;针阔混交密林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最低,空气质量最好;落叶阔叶密林负离子浓度最高,可达1 030.37个/cm3;针阔混交密林的噪音最低,可达55.30 dB;综合各项指标,落叶阔叶密林的环境效应最好,人们在选择户外休闲锻炼,建议选择落叶阔叶密林附近的区域。  相似文献   
316.
北方农牧交错带跨度大、范围广、农牧兼有,是研究北方农牧业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养分流动直接反应养分循环状况,是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表征之一,研究农牧系统养分流动对于发展可持续农牧业,减少环境养分负荷等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农牧系统氮、磷、钾3种主要养分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提出了农牧系统养分循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期为后续农牧系统养分循环的理论研究、提高养分利用率技术手段的研发以及环境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17.
无机氮有机氮影响土壤矿化环境,以无机氮肥投入占比过高的集约化生产,给农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评估有机、无机氮投入的农田环境效应,对优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减肥增效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土壤氮环境承载效应、溢出效应及平衡机制,通过文献梳理农田氮转化、输出等过程,分析生态环境效应。发现过量无机氮投入易产生土壤酸化、温室效应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等严峻的环境问题;适量有机肥投入利于土壤氮稳定供应、增强土壤健康;有机氮无机氮配施利于降低活性氮损失、减轻环境污染,同步降低化学氮肥用量,提出了构建与种植制度匹配的氮调控生产模式、建立新型氮高效绿色施肥方法等集约化生产重要减肥增效途径,利于实现农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318.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农民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秸秆利用方式。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秸秆产出大省,近年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并在相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系统总结了2011年以来安徽省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和产量、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要进展,以期为全面和深入开展秸秆还田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分析显示,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工作近10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秸秆还田方式和化肥配施运筹等方面对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进行了优化;(2)拓宽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范畴,开始关注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3)开始探究秸秆还田对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影响,并日益重视秸秆还田在农田氮磷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环境效应。综上,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呈现出从以关注作物生产为主延伸到兼顾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发展趋向。今后,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应该在补齐区域短板、拓展研究内容、探明环境效应及深化机理探究等方面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319.
土壤矿质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氮素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一大指标,主要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土壤矿质氮的累积与土壤微生物、施肥、温度、水分、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可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释放的氧化亚氮会引发温室效应,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从土壤矿质氮的组成与来源、影响氮素矿化的因素、矿质氮的提取与测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土壤矿质氮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0.
由于抗生素残留引起环境污染,并诱导抗生素抗性菌株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产生及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近十年来国内外地表水环境抗生素残留水平表现出与水体功能、自净能力、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征,抗生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及生物体的毒性效应逐渐显现,低浓度抗生素残留诱导产生的抗性基因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储存、传播,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针对我国缺少对抗生素污染的监管,提出了应尽快开展标准建立、现状调查和生态安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