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10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蚓粪水溶性有机物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水培试验,以蚓粪(蚯蚓作用过的牛粪)和牛粪提取的水溶性有机物(DOM)为添加物,研究蚓粪和牛粪DOM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DOM均显著增加了黑麦草地上和地下部的生物量以及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根尖数(p<0.05);且对根系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茎叶;各项指标都以添加20g蚓粪DOM的处理为最大,这说明来自蚓粪的DOM对植物的影响显著优于牛粪DOM,并且高浓度的DOM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的DOM。  相似文献   
312.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它们可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等复杂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蚯蚓由于其快速和不断更新的能力被认为是研究再生的最佳材料,被当成研究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模式形成的模型.蚯蚓再生研究始于19世纪末,研究内容从生态学逐渐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综述了蚯蚓再生研究的历史:探讨了蚯蚓再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境对蚯蚓再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蚯蚓再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313.
采用5、10、20倍稀释的蚯蚓提取液处理肉样,以灭菌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温度(4.0±0.5) ℃冷藏保存,根据贮藏期间肉样的感官指标、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及持水性的变化评价蚯蚓提取液对肉样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蚯蚓提取液对温度(4.0±0.5) ℃冷藏保存的鲜肉有较明显的保鲜效果,15倍和10倍稀释液处理的猪肉保鲜期至少分别达14 d和21 d,5倍稀释液处理的猪肉保鲜期至少达28 d.  相似文献   
314.
蚯蚓粪缓解大棚黄瓜连作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通过向大棚连作土壤中添加蚯蚓粪来解除黄瓜连作障碍。结果表明:蚯蚓粪可以显著改善大棚连作土壤中黄瓜幼苗的生长,提高其根际土壤的肥力,可明显减轻大棚黄瓜土壤的连作障碍问题。蚯蚓粪处理的黄瓜幼苗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其提高率在17.7%~34.4%;而其地上部干重比对照提高了12.5%~26.7%。黄瓜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亦比较显著。添加蚯蚓粪的处理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其数量随黄瓜幼苗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但是细菌/真菌(B/F)比值呈现增加趋势,表明经过蚯蚓粪处理的黄瓜连作土壤肥力提高。  相似文献   
315.
通过在茶树+橡胶林地内进行了有机肥施用量及蚯蚓投放量对其林地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有机肥(牛粪)施用量+蚯蚓投放量对其林地土壤的综合改善作用是20 kg蚯蚓+20 kg牛粪10 kg蚯蚓+20 kg牛粪5 kg蚯蚓+20 kg牛粪10 kg蚯蚓+10 kg牛粪10kg蚯蚓+5 kg牛粪20 kg牛粪对照;在施用相同数量有机肥牛粪的条件下,投放蚯蚓数量多的处理对茶树+橡胶林地土壤物理性状改善的效果大于投入数量少的处理,但投放20kg蚯蚓与投放10kg蚯蚓对其林地土壤物理性状改善作用没有明显差别。而在投放相同数量蚯蚓的条件下,则是施用牛粪多的比少的明显。各处理对茶树+橡胶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及化学性质各指标的效果较一致,并且对林地0~20 cm土层及20~40 cm土层的土壤物理性状及化学性质均有改善作用,其改善效果是0~20 cm土层优于20~40 cm土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16.
为探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哌虫啶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降解及其生物有效性,本研究在室内模拟土壤生境,以赤子爱胜蚯蚓和哌虫啶分别作为受试模式生物和目标污染物,采用蚯蚓生物富集量和间接生物测量法,研究哌虫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哌虫啶在棕壤、红壤和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45~12.62、12.42~14.38 d和5.19~10.21 d,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为黑土>棕壤>红壤。哌虫啶在蚯蚓体内的生物累积量随其在土壤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10 mg·kg-1哌虫啶处理下,棕壤、红壤和黑土中蚯蚓体内哌虫啶的含量分别为190、210 ng·g-1和160 ng·g-1,生物富集法研究表明,哌虫啶在黑土中的生物有效性较低,在红壤和棕壤中的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不同处理的蚯蚓受到哌虫啶的氧化胁迫,其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各指标在黑土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在棕壤和红壤中受到的影响较大,哌虫啶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黑土中生物有效性较弱,而在棕壤和红壤中生物有效性较强。  相似文献   
317.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Zn>Cu。培养至第2天和第7天时,蚯蚓Cu含量与土壤全量Cu和DTPA-Cu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培养至第14天时,蚯蚓Zn含量与DTP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18.
以引进的大平2号蚯蚓及本地两种蚯蚓进行了不同品种蚯蚓处理石灰法造纸废水沉降底泥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平2号蚯蚓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本地环毛蚓和异唇蚓,大平2号蚓单卵平均孵化4.4条,在底泥中从幼蚓长为成蚓约需60d,每天每克蚯蚓消耗底泥0.97g左右  相似文献   
319.
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栽培作为对照(CK),设 3个处理,分别为:垄面上开50 cm(T1)、60 cm(T2)和70 cm(T3)宽的暗沟(蚓床)养殖蚯蚓,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垄上不同蚓床宽度套种套养技术均优于对照,可有效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2)从根系生长发育看,T1更有利于促进植株根系生长,T1根系总长、一级分枝数和健康根尖数均最多。其中,根系总长分别较CK、T2、T3增加了0.18%、0.91%和7.74%;一级分枝数分别较CK、T2、T3增加了12.53%、45.42%和18.0%;健康根尖数分别较CK、T2、T3增加了12.53%、45.42%和18.00%。(3)从产量情况看,T2产量最高,T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 0.05),较T1、T3、CK分别增加了23.96%、19.91%和49.34%。(4)从品质提升看,T1更有利于提升番茄品质,T1维生素C和糖酸比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 0.05),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T2、T3、CK显著增加了22.87%、55.45%和46.40%,糖酸比分别较T2、T3和CK显著增加了23.33%、27.38%和11.08%;T1谷氨基酸与天冬氨酸比值更接近4,C/T值为5.88,分别较CK、T2、T3增加13.70%、5.76%和9.70%。(5)T1土壤有效氮、磷、钾、全量氮、磷、钾、全盐及有机质含量均最高。综合判定,垄上开50 cm宽的暗沟养殖蚯蚓套种番茄(T1)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20.
为探究水稻秸秆和蚯蚓联合抗Cr细菌对C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和机制,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细菌(寡氧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F)、水稻秸秆(S)、细菌+水稻秸秆(SF)、水稻秸秆+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SE)和细菌+水稻秸秆+蚯蚓(SFE)对50、300 mg·kg-1 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生物有效态Cr的变化及总Cr和Cr(Ⅵ)在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试验早、中、后期各处理的总Cr和Cr(Ⅵ)去除率逐渐增加,在50、300 mg·kg-1 Cr(Ⅵ)暴露后期SFE处理的总Cr和Cr(Ⅵ)去除率最高,其总Cr去除率分别为35.68%、35.29%,Cr(Ⅵ)去除率分别为99.28%、75.33%。SFE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并促进了微团聚体凝聚胶结为大团聚体。在0、50、300 mg·kg-1 Cr(Ⅵ)暴露下SE处理大团聚体的占比最高,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4.57、9.51、9.85个百分点,与SFE相比分别增加了3.73、4.09、3.28个百分点。各处理对Cr化学形态的影响为SFE>SF>SE>S>F,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除F处理外,其余处理中各化学形态的占比都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稳定变化。与CK相比,在50、300 mg·kg-1 Cr(Ⅵ)暴露后期SFE处理中可交换态的占比分别降低了35.55、21.02个百分点,残渣态的占比分别增加了22.45、12.51个百分点。总Cr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中,Cr(Ⅵ)主要分布在微团聚体中,所有处理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总Cr和Cr(Ⅵ)含量都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FE处理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中总Cr和微团聚体中Cr(Ⅵ)的含量。研究表明,在50、300 mg·kg-1 Cr(Ⅵ)暴露下水稻秸秆、蚯蚓和寡氧单胞菌协同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总Cr和Cr(Ⅵ)的去除率,降低了生物有效态Cr的占比并改善了Cr在团聚体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