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0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林业   1328篇
农学   1100篇
基础科学   1389篇
  648篇
综合类   7953篇
农作物   417篇
水产渔业   836篇
畜牧兽医   4828篇
园艺   1575篇
植物保护   28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1155篇
  2013年   963篇
  2012年   1443篇
  2011年   1462篇
  2010年   1206篇
  2009年   1350篇
  2008年   1861篇
  2007年   1453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945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以抽薹时间差异显著的野生型萝卜YS105和栽培型萝卜ZP85为亲本构建F1和F2群体。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F2群体各单株进行鉴定并完成SSR遗传图谱的构建。运用MapQTL 4.0软件对萝卜F2群体抽薹时间进行QTLs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包括114个SSR标记,9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894.9 cM, 平均标记间距为7.85 cM。共检测到4个与萝卜抽薹时间相关的QTLs,分布于LG5、LG6、LG8和LG9连锁群上,LOD值10.18~18.11,可解释8.4%~21.6%的表型变异率。其中贡献率≥10%的QTLs位点3个,贡献率≥20% 的QTLs位点1个。  相似文献   
32.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百日红3个紫薇栽培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A、IBA和GA3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均可正向调控红火箭的发芽率,红火球和百日红的发芽率主要受IBA正向调控,10 mg·L-1 IBA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0~100 mg·L-1 GA3均能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种子发芽势;1 mg·L-1 NAA、10 mg·L-1 IBA、20~50 mg·L-1 GA3浸泡红火箭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10 mg·L-1 IBA浸泡红火球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1、5、20 mg·L-1 IBA处理。5和10 mg·L-1 IBA浸泡百日红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其中,1 mg·L-1 NAA、10 mg·L-1 IBA、5 mg·L-1 IBA分别浸泡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后,发芽率最高为88.0%、85.3%、87.3%;此外,各处理与对照组起始萌发时间相差不大,1 mg·L-1 NAA、10 mg·L-1 IBA、5~10 mg·L-1 IBA分别使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的萌发时间缩短5、3、4 d。试验结果对紫薇栽培品种的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的支撑。  相似文献   
33.
西红花种球腐烂是制约西红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为探索移植时间对西红花种球腐烂影响,开展了不同移植时间对西红花生长和种球腐烂的影响的试验,从10月底开始,共设5个移植时间,每期间隔10 d。结果显示,11月20日移植种球产量最高,11月10日移植种球最大,11月30日及以后移植的田间发病率和种球腐烂最轻。适当延迟移植,不仅可以增加种球产量,还能减少种球在田间的生长期间发病,对防止收获后种球腐烂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川西平原机插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2种施肥方式(人工撒施和机械侧深施);副区因素为2种施氮量(180 kg/hm2和144 kg/hm2,分别记为N180和N144)。分析各处理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机械侧深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川西平原单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与人工撒施处理相比,机械侧深施处理有效穗、每穗粒数、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0.39%、6.60%、4.97%、4.79%和18.54%。侧深施肥条件下,N180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N144处理。180 kg/hm2氮肥撒施处理的产量比144 kg/hm2氮肥机械侧深施处理增加2.87%。可见,机械侧深施技术既能降低施肥成本,又能稳产,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王肃桢 《绿色科技》2021,(6):197-198
为发挥石粉生态混凝土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满足规范和成本要求的条件下,提高石粉的利用价值,以确定适用减水剂类别。通过在石粉砂浆中应用4种常用的减水剂,研究了其不同减水剂环境下石粉砂浆和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粉砂浆在不同减水剂环境中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区别,进一步为高掺量石粉生态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安徽农业科学》2020,(2):70-72
以微型月季芳香王阳台(Fragrance king terrazza)和红宝石阳台(ruby terrazza)为试验材料,以高压钠灯为光源,以2、4、6 h的补光时间和2 000、4 000、6 000、8 000 lx的光照强度为处理,研究不同补光时间和补光强度对微型月季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 000 lx光强下补光6 h,2种微型月季达到最大冠幅;在8 000 lx光强下补光2 h,芳香王阳台的开花数达到最大值,在8 000 lx光强下补光4 h,红宝石阳台的开花数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在8 000 lx光强下补光4 h,芳香王阳台的株高达到最大值,而红宝石阳台在6 000 lx光强下补光6 h时的株高达到最大;同时,人工补光还可促进2种微型月季花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37.
一、品种选择韭菜选择抗病、抗寒、优质新品种四季翠绿。二、播前整地育苗地选择前茬不是种植葱、蒜、韭菜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疏松透气。翻耕深度25~30 cm,耙碎整平。整地前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0 kg,深翻细耙,起埂做成1.2~1.5 m宽的平畦。畦长因需而定。三、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3—5月,以干播种子为主,也可采用浸种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和收获时间对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总三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情况,为其药用价值和科学栽培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3个低海拔地区的8年生圆齿野鸦椿,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采集其叶片、枝条和果实,选择高海拔地区6年生的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于2014年8月分别采其叶片和枝条,对其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1)8月采集的叶片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野鸦椿高于圆齿野鸦椿,且其含量差异呈显著性水平;但是,8月采集的枝条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野鸦椿低于圆齿野鸦椿。2)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且2个月份采集的含量高低顺序均为叶片>枝条>果皮>种子,均以叶片中的含量为最高,依次为9.06%(农大)、7.14%(清流)和6.85%(邵武)。3)11月采集的圆齿野鸦椿样品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于3月所采样品中的含量,其叶片中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可提高172.91%。4)圆齿野鸦椿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试验地的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叶片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还与年均无霜期呈正相关关系,其枝条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各地理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圆齿野鸦椿的叶片采收期长于野鸦椿;低海拔、较少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较高有利于圆齿野鸦椿植株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累积,这3个因子可以作为圆齿野鸦椿适宜栽培区域的划分指标;夏季采摘野鸦椿叶片,秋冬季采摘圆齿野鸦椿叶片,所采叶片的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植物茎体水分数据,针对相同数据段上的缺失数据,对比不同数据填补方法,验证LSTM模型填补茎干水分数据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份栽种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紫薇树茎体水分完整数据,人工删去部分数据作为缺失数据,分别使用插值方法、RNN神经网络、LSTM神经网络对缺失部分进行填补,填补结果与原始数据比对并分析结果。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值误差随预测时刻推后而增大的误差分布情况,本文提出了在神经网络预测值基础上加入对数据后期处理的方法:从缺失数据的正向和反向进行预测,将2个方向的预测值各自乘以一组按照预测时刻递减的权重值并相加,结合2个预测方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度。【结果】3种方法中,RNN与LSTM神经网络方法较传统的插值方法优势明显:插值方法准确度在缺失值增多时迅速下降;神经网络方法下降速度较慢。当填补值与真实值误差在2%以内作为准确时,插值方法的填补准确率不足50%,RNN方法达到50%且不足60%,LSTM方法达到80%以上;当填补值与真实值误差在4%以内作为准确时,插值方法填补准确率为60%,RNN方法准确度最高达到90%,LSTM方法准确率在95%以上。在此基础上加入权重处理,对LSTM预测结果处理后误差在2%以内准确率达到97%,误差在3%以内准确率达到100%。选取一组测试数据代入模型,预测结果比训练数据预测结果精度有所下降,但双向预测方式优势更加明显。【结论】采用基于LSTM模型的双向综合预测法,可显著减小长期预测中的累计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升了预测数据的准确度。与其他两类数据填补方法相比,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数据填补方法在长期缺失的时间序列数据填补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0.
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进而为黄花棘豆作为优质牧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选择含水量为75%的新鲜黄花棘豆,填充于青贮瓶中压实密封后置避光处室温保存,分别于青贮0、10、20、30……100 d取样,感观检查青贮效果,利用内标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贮前后苦马豆素含量,确定黄花棘豆最佳青贮发酵时间。结果表明,黄花棘豆青贮后基本保持黄绿色,质地变软易分离,手抓松散不粘手,并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散发出酸香味越来越浓,青贮效果较好;苦马豆素质量浓度为0.375 mg/mL~6 mg/mL,苦马豆素质量浓度和me-Gal峰面积呈直线线性关系(R~2=0.999 98),加标回收率84.36%,RSD=0.77%,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用于样品中苦马豆素含量测定;经测定不同青贮发酵时间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青贮100 d时苦马豆素含量比青贮前下降51.90%。结论,黄花棘豆青贮发酵100 d以上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