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基于贵州喀斯特区域10个自动土壤湿度观测站2011~2015年逐日土壤湿度、降水量、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气候区土壤湿度持续下降、气温持续上升或下降阶段,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滞后时间为10~25日。(2)累计降水、气温、地表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土壤湿度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为0.61~0.96;风速与土壤湿度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38~0.57;辐射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仅在气温上升时期0.64。(3)累计降水量越大、气温越低,累计降水滞后时间越长;气温和地表温度越高、累计降水量越少,气温和地表温度滞后时间越长。(4)滞后时间内累计降水小于11.5~70.9 mm(气温持续上升)或20.9~65.0 mm(气温持续下降),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的主要因子,其它气象要素的变化不能改变土壤湿度的降低趋势。(5)不同农业气候区气象要素与土壤湿度回归模型误差7.50%,相对较小,能反映出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系统分析气象环境要素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为该喀斯特区域土壤水分的预报、生态环境恢复以及农业产业化的优化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贵州喀斯特区域1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2011—2015年逐日土壤水分、降水量、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不同农业气候区逐日土壤水分持续上升且气温持续上升或下降两个不同时段,分析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1)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滞后时间为10~30d。(2)降水、气温、地表温度为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最主要因子,与土壤水分相关系数为0.66~0.95;风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较弱,相关系数0.40,相对湿度、辐射的相关系数仅在气温下降时期0.60。(3)气温越高、累计降水量越小,则累计降水滞后时间越短,但气温和地表温度滞后时间越长。(4)研究时段内累计降水大于22.4~135mm(气温持续上升)或11.2~54.7mm(气温持续下降)时,其余气象要素的变化不能改变土壤水分的上升趋势。(5)不同农业气候区气象要素与土壤水分关系模型绝大部分5%,误差较小,较准确反映了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论]贵州省喀斯特区域10cm逐日土壤水分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滞后性,而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滞后时间、相关系数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农业气候区、气象要素、逐日土壤水分变化阶段不同引起。  相似文献   
33.
袁淑杰  梁平  任红敏  曹克强  张文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59-1361,1382
用趋势系数法分析了冀京津22个气象站1960~2003年春季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期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气象条件.用权重系数法计算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气象综合指数——K指数。结果表明,冀京津区域气温有增加趋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冀京津区域降雨量、降雨日数、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地区K指数大于0,即春季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逐年加大。这些地区只要菌源达到一定数量,未来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弧菌总数与水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弧菌总数和水质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系统监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弧菌总数与水质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法模拟了关键水质参数随机性变化对弧菌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对弧菌总数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温度,COD,盐度和弧菌总数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弧菌总数对数值=–7.24+0.355×COD+0.323×温度+0.129×盐度(R2=0.694,P0.01)。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温度,COD,盐度和弧菌总数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OD与弧菌总数的动态变化最为相关(R2=0.756),COD是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促进弧菌生长的最大风险因素。为了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对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弧菌总数和水质参数进行了12个月的测定,并将S–T模型的预测值与本研究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与观测数据基本吻合(P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法可以作为大西洋鲑循环水养殖系统快速评估弧菌数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5.
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世界农业逐 步迈入智慧农业新阶段。人工智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高性能传感器、无人机等关键领 域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有力支撑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将引领农业快速实现网 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一场农业上的新技术革命。【方法】通过系统研讨智慧农业的定 义与技术特点,智慧农业与互联网、物联网、遥感、人工智能、5G 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的 发展现状和融合趋势,文章对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 展智慧农业的规划、基础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结果】当前我国发展智慧农业存 在几个影响深远的短板:(1)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需求有较大不适应, 严重制约智慧农业的发展。(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产业对智慧农业的巨大需求。 (3)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实现农业技术突破和转换成智慧农业的生产力。 【结论】对我国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主要包括:(1)科学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为智慧农业快 速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2)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政府支持、财政投 入、民间资本投入等方式,加大对农村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3)加快人才队伍 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机制,培养一批具专业素养的农业技术人才,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交 流协作,加快实现智慧农业交叉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36.
基于大数据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越发重要。传统的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在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溯源查询需求。文章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引入进口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为进口农产品溯源管理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方法】该文利用WebGIS、Node.js、数据库开发等技术,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括溯源信息查询、防伪验证查询和投诉举报3个功能模块。【结果】实现了对进口农产品溯源数据的分布式动态采集,并以跨平台、多终端的方式为监管部门提供舆情监控、举报频次热度追踪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进口农产品追踪与管理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产品、企业、追溯信息、检疫检测等信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服务。【结论】对进口农产品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追查、及时控制,能减少进口农产品质量问题,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打破传统的的工作模式,建立多元、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构建农村电子 商务供应集成体系的有效手段。【方法】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电子商务理论将农村电子 商务划分为政府、企业、供应商、平台和其他因素5 个维度,通过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 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政 府扶持、企业赞助、供应商支持、平台支撑等对协同治理环境的构建有显著影响,政府扶 持、企业赞助、供应商支持、平台支撑产生的协同关系对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5 个维度形成的协同互动关系对农村电子商务供给集聚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8.
【目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关乎国计民生,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价格预测也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只有充分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才能提高价格预测精度,更好地指引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方法】文章以菠菜、大白菜、番茄、辣椒和马铃薯5种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72组月度价格数据,研究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并基于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构建农产品价格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价格进行db5的3尺度分解,其次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分解出的趋势部分和细节部分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对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重构。【结果】采用预测精度指标对5种蔬菜的价格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其平均绝对误差最小值为0.083元/kg,平均百分比误差最小为3.95%,均方根误差最小值为0.102。【结论】将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的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农产品价格预测性能,该组合方法能适应多种蔬菜的价格预测,具有普适性。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和强度会对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9.
基于产量反应的粮食作物养分专家系统微信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我国小农户生产中肥料施用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等现状,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养分专家系统微信版,研究其在三大粮食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2018年在水稻、玉米和小麦主产区10个省份(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和河北省)开展了225个田间试验,从施肥量、产量、净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方面对养分专家系统微信版进行矫正和改进,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1)NE处理,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2)FP处理,基于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处理;(3)ST处理,基于测土施肥或当地农技部门推荐施肥处理;(4)基于NE处理的不施氮处理;(5)基于NE处理的不施磷处理;(6)基于NE处理的不施钾处理。【结果】总体而言,与FP和ST处理相比,NE处理降低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平衡了钾肥用量,而水稻、玉米和小麦产量增加了0.1~0.6 t/hm~2。NE处理降低了肥料花费,但水稻、玉米和小麦均增加了净效益,与FP相比,分别增加了1 798、895和528元/hm~2;与ST相比,分别增加了894、360和365元/hm~2。【结论】应用大量的田间试验数据,采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形成了养分专家系统微信版,并通过田间验证进行了校正和改进。其在土壤测试条件不具备或测试结果不及时的情况下,养分专家系统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指导施肥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定量分析梨树县土地利用状况,为梨树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优化 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梨树县为研究区,在1987 年、2003 年和2019 年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 影像的基础上,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SVM)。同时,以转移矩阵、土地 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信息熵等为主要方法实现对梨树县30 余年土地利用动态的定 量表达。【结果】(1)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的变化最为显著,其中耕地面积增加态 势明显,1987 年、2003 年、2019 年面积占比均保持在75% 以上。(2)林地形态较为集中, 面积持续减少,以分布在东南部为主;水域、草地主要接受来自耕地的转入,呈现出“先减 后增”的态势,表明这一时期人类干预对土地利用起到积极作用。(3)建筑用地不同程度地 接受来自耕地、林地、其他用地的转入。(4)从信息熵原理来看,梨树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不均匀,均衡度较低,均质性较弱。【结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建筑用地的扩张 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从而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同时,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也造成了影响。该 结果及结论可为研究区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农业风险防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