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测定和评估了青岛地区5种底栖型海水鱼[(黄鮟鱇(Lophius litulon)、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长绵鳚(Zoarces viviparu)、角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和带纹条鳎(Zebrias zebrinus)]的形体指标、肌肉和肝脏的粗成分,以及肌肉、肝脏、脑、眼、皮肤、肠道等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以全面评估底栖型代表鱼类的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特征。实验鱼每种鱼9尾,3尾一组混样作为一个重复。结果显示,在5种鱼中,肌肉脂肪含量整体偏低,黄鮟鱇和带纹条鳎肌肉脂肪含量尤其低(0.3%~0.4%),但黄鮟鱇、鲬和角木叶鲽具有较高的肝脏脂肪含量(19%~29%),而带纹条鳎和长绵鳚肝脏脂肪含量偏低(4%~5%)。脂肪酸组成方面,黄鮟鱇肌肉中n-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C-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尤其以DHA最为明显。黄鮟鱇背肌中还具有最高含量的18:1n-9。长绵鳚背肌脂肪酸组成最明显的特征是较低的16:0含量和较高的20:4n-6及EPA含量。肝脏脂肪酸中,鲬和角木叶鲽具有显著高的18:1n-9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其DHA含量较低。在黄鮟鱇、带纹条鳎和长绵鳚的大多组织中均有较高的DHA、20:4n-6和22:5n-3,但EPA含量较低。研究表明,即使同为底栖型鱼类,不同种类间脂肪和脂肪酸组成差异也非常显著。黄鮟鱇具有显著高的n-3 LC-PUFA含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2.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在饱食水平之后达到稳定;在饱食水平下,刺参体壁和体腔液AKP、SOD及LZM活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表明在饱食投喂水平下,刺参抗病能力最强;不同投喂水平对刺参体壁营养组成以及刺参脏壁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建议刺参养殖采用饱食水平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33.
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中蛋氨酸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0.30%、0.60%、0.90%、1.20%、1.50%蛋氨酸制成6组等氮等脂饲料,各组蛋氨酸的实际含量分别为0.61%、0.85%、1.10%、1.39%、1.60%、1.84%,对初始体重为(13.83±0.63) 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了76 d的喂养实验,探讨其蛋氨酸的需求量。研究表明,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由0.61%升高至1.60%时,红鳍东方鲀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饲料效率(Feed efficiency,FE)、蛋白效率比(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均显著升高(P0.05),且都在1.60%组取得最大值。其中,特定生长率在1.39%、1.60%实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蛋氨酸的进一步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比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蛋氨酸水平对于蛋白沉积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对全鱼粗脂肪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水平升高,肝体比(Hepatosomatic index, HSI)和脏体比(Viscerosomatic index, VSI)呈现先升高再下降,在蛋氨酸含量为1.6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蛋氨酸0.61%组(P0.05),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血清中甘油三酯、胆汁酸的含量,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饲料蛋氨酸水平对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蛋白水平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体重为(13.83~82.47)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蛋氨酸需求量为1.38%,占饲料蛋白质的2.71%。  相似文献   
34.
研究探讨了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不同投喂时间对大菱鲆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水温为(14±0.2)℃,饲喂鲆鲽类商品饲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试验:Ⅰ.分段式投喂方法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段,每天每个试验缸连续投喂8次,大菱鲆幼鱼表现为18 h出现一次摄食高峰;Ⅱ.一次饱食投喂法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段,每个时段作为1个处理,每天每个试验缸投喂1次,大菱鲆幼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5:00、21:00、0:00和3:00,投喂时间显著影响了大菱鲆幼鱼的日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15:00、18:00和3:00投喂的大菱鲆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6:00、9:00、12:00、21:00和0:00投喂的各组试验鱼(P0.05)。结合生产实际,每天15:00—18:00时间段投喂大菱鲆幼鱼可显著提高其生长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35.
以维生素A添加量为0(对照组)、10 000IU/kg(1万组)和80 000IU/kg(8万组)的3种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大菱鲆Scophthamus maximus亲鱼8个月,通过比较各饲料组亲鱼平均相对产卵量、卵子上浮率、受精率、孵化率、卵子与仔稚鱼的大小等,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维生素A对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万组卵子上浮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1万组差异不显著(P>0.05);8万组初孵仔鱼体长2 684.1±24.91μm,显著高于对照组2 562.3±30.00μm(P<0.05),与1万组2 484.2±56.16μm差异不显著(P>0.05);卵子中n-3HUFA、n-6HUFA的含量和性腺中维生素A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8万组血清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力为91.8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70.57U/ml(P<0.05)。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脂肪代谢的影响,在高脂(16%)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5%的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98±0.02)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肝脏粗脂肪含量在牛磺酸组最低,显著低于半胱氨酸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在牛磺酸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降低了鱼体EPA含量,牛磺酸升高了鱼体C18:2n-6和C18:3n-3含量。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大菱鲆肝脏脂代谢基因表达,蛋氨酸升高了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半胱氨酸升高了甘油酯生成相关基因DGAT1的表达,而牛磺酸降低了脂肪合成相关基因(ACACβ、FAS、SREBP1、PPARα1、PPARγ和LXRα)的表达。生长方面,终末体重在牛磺酸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各处理组间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大菱鲆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牛磺酸具有降低肝脏脂肪含量的作用,而半胱氨酸具有升高肝脏脂肪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红鳍东方鲀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的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晶体赖氨酸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饲料(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65%、2.58%、3.18%、4.01%、4.80%、5.52%)。将体重(13.83±0.63)g红鳍东方鲀幼鱼随机放入18个养殖桶(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67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赖氨酸水平为4.8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1.65%赖氨酸组鱼体粗脂肪含量、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80%和5.52%赖氨酸组显著高于1.65%赖氨酸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红鳍东方鲀幼鱼对饲料赖氨酸需求量为3.83%,占饲料蛋白质的7.66%。  相似文献   
38.
几种摄饵促进物质对红鳍东方诱食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0种诱食剂对体长7-8cm,红鳍东方tun(Fugu rubripes) 进行了诱食活性试验,诱食效果次序为菲律宾蛤仔提取液>丙氨酸>组氨酸<乌内脏液>核苷酸+丙氨酸>甜菜碱>精氨酸>甘氨酸>石莼提取液。  相似文献   
39.
水产饲料中潜在的威胁——霉菌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毒素是由几种霉菌如曲霉菌、青毒菌产生的生物毒素,大约超过两百种霉菌毒素已经被鉴定出来,其中大部分已知是对动物有严重危害的,陆生动物养殖生产厂家对这种毒素的危害是很了解的,但是这些毒素对水产养殖的种类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考虑到目前饲料来源方面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廉价的,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不同脂肪源、VC和VE以及上述3种复合营养性添加剂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添加高剂量的V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并且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不影响大菱鲆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大菱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的VC含量时,其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饲料中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在75d的养殖时间内,摄食复合营养性免疫增强剂的大菱鲆,其体重增重率(平均为95·3%)和成活率(99·4%)均明显高于未摄食营养型免疫增强剂的对照组体重增重率(68·0%)和成活率(9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