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现已广泛地渗透到植物保护学等研究领域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综合国内外有关生物信息学的教科研发展现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植物保护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内涵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2.
徐州市葡萄主产区表层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徐州市葡萄主产区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采集3个产区TSMC,FXSL和SNGZ表层土壤和葡萄进行305种农药残留检测,并分析其安全指数。结果表明,TSMC和SNGZ产区表层土壤中均检出氯氰菊酯、克百威、氟硅唑和甲霜灵,而FXSL未检出克百威,3个产区农药残留平均检出率依次为氯氰菊酯(100%)、甲霜灵(95.83%)、氟硅唑(62.63%)和克百威(45.70%);TSMC产区葡萄中检出氯氰菊酯、涕灭威砜和克百威,而另2个产区均未检出克百威,3个产区葡萄中农药残留平均检出率以氯氰菊酯最高(100%),其后分别为涕灭威砜(50%)和克百威(20%);各产区葡萄中农药残留的IFS和均小于1。由此可见,徐州市不同葡萄产区表层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表层土壤农药残留水平均达到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而3个产区葡萄中的农药残留均超标。  相似文献   
33.
34.
昆虫热休克蛋白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体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生成热休克蛋白抑制正常蛋白的合成。通过对昆虫热休克蛋白HSPs研究,对了解昆虫的一些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如抗寒性、耐热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昆虫热休克蛋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5.
强承魁 《当代农业》2011,(23):41-41
一、消毒 1.鸭场空舍消毒清除鸭粪、垫料等.用2%~3%的火碱进行喷洒.晾1天后再用2%~3%火碱进行喷洒消毒1次.晾干后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1次.然后晾干再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整个鸭舍24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1周。  相似文献   
36.
泛素家族是一类含有保守性泛素结构域的蛋白质统称,主要通过ATP依赖性的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选择性降解细胞蛋白的各种生理活动。本研究基于HMM模型,已知泛素氨基酸序列作为训练集,搜索拟南芥信息资源数据库并鉴定AtUBQ家族成员,然后对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基因结构分析、染色体定位、多序列联配、系统发育树构建和组织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tUBQ家族中共有13个推定的AtUBQ基因,命名为AtUBQ01~AtUBQ13,均属无内含子基因且结构基本相同,非均匀分布于拟南芥5条染色体;AtUBQ家族可划分为A、B和C3个亚家族,其中76.92%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属于A亚家族;EST搜索发现除AtUBQ02和AtUBQ07基因无EST数据支持外,余下的AtUBQ基因在拟南芥根、芽和叶等7个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仅见AtUBQ08和AtUBQ10基因在上述7个组织中均表达,而AtUBQ03基因仅表达于叶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该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7.
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美洲斑潜蝇的毒力,并筛选出了混剂最佳配比。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4的配比为最佳配比,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比浓度为1500倍液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
小麦富集重金属的品种差异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出适合黄淮冬麦区种植的具有重金属低累积潜力且食用安全的小麦品种,在黄河故道丰县境内选取代表性农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2个小麦品种籽粒对Pb、As、Cr、Hg、Cd和Ni富集的差异,并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对其食用后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区144个采样点表层土壤中As、Cr、Cd和Ni的平均含量较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超标0.14倍、0.20倍、1.32倍和0.20倍,Pb和Hg均低于背景值,仅Pb未见超标点位,但所测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级标准值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限值。供试的1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的6种被测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制值,但对Pb、Ni、As、Cr的吸收累积差异较Cd、Hg明显,以Pb最为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2个品种划分为较低累积类群(保麦2号、烟农19、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迁麦1号)、中等累积类群(新麦288、淮麦20、百农AK58和豫农035)和高累积类群(徐麦30和徐麦33)。1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对6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Ni和Cr,富集程度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程度不同。其THQ值和总危害系数(TTHQ)值均小于1.0,表明居民消费供试品种小麦籽粒无被测重金属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但徐麦30、豫农035和徐麦33籽粒中重金属的TTHQ值均介于0.9~1.0,对此应引起重视。综合评价,保麦2号、百农207、保麦5号、荔高6号和新麦288可作为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