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送鹅源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鹅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JS5F基因,约1700bp,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得到候选DNA疫苗pVAX1-F0将pVAX1-F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X4550,获得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X4550(pVAX1-F).以2×108CFU/只的剂量两次免疫CD1小鼠,免疫小鼠可以检测到特异性针对NDVF蛋白的血清抗体应答,X4550(pVAX1-F)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X4550(pVAX1)组(P<0.05),表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够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华东地区蛋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从江苏、山东、安徽、上海等省市的蛋鸡养殖场中采集疑似禽白血病病例样品105份,经DF-1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从中分离禽白血病病毒(ALV)15株,继而对分离毒株gp85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获得的ALV分离株中,有A亚群ALV(ALV-A)3株,B亚群ALV(ALV-B)4株,剩余8株则均为J亚群ALV(ALV-J)。ALV-A、ALVB分离株遗传进化较为稳定,与其原型株(RAV-1、RAV-2)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与我国近年来的地方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ALV-J分离株与其原型株(HPRS-103)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2.8%~94.5%之间。8株ALV-J分离株中,只有1株与蛋鸡ALV-J分离株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其余均较远,反而与早期的肉鸡分离株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表明目前于华东地区蛋鸡群中流行的ALV-J可能来源于早期肉鸡分离株的感染。4株ALV-J分离株与我国地方品系HR土鸡的ALV-J分离株HR332J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表明ALV-J的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品系鸡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3.
2013年3月,江苏省宝应县某蛋鸡场饲养的一批5 000羽海蓝褐商品代蛋鸡从170日龄开始部分鸡陆续发生关节炎,部分病鸡肝脏还可见白色坏死点,累计发病率超过30%.无菌采集发病鸡肝脏和关节腔积液,分别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和血平板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均为阴性.根据禽呼肠孤病毒(ARV) σB基因和滑液囊支原体(MS) vlhA基因分别设计引物用于两种病原体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以病鸡肝脏组织和关节腔积液提取的RNA样品为模板,通过RT-PCR均可扩增出约900 bp大小的ARV特异性条带,以关节腔积液提取的DNA样品为模板,通过PCR亦可扩增出200 bp大小的MS特异性条带,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将该鸡场暴发的疾病确诊为禽呼肠孤病毒和滑液囊支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4.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产生致弱的8基因全禽源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rgF-H5△N1,经甲醛灭活制成油苗免疫SPF鸡和有母源抗体的商品鸡。比较拯救的重配病毒rgF-H5△N1和野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油苗免疫后的抗体应答水平、攻毒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其免疫和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为构建新型的流感疫苗株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蚕桑生产要稳定,一是要牢固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在努力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下,攻单产,增效益。二是要树立茧丝绸系统观念,从整体利益出发。茧丝绸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蚕桑生产是这个工程的基础,整个行业的兴衰,蚕桑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蚕茧收烘、缫丝、织绸、染印、服装等诸多环节都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并且都要主动关心、扶持蚕桑生产这个基础。三是要进一步认清和抓住蚕桑生产的优势,在认真抓好蚕茧这个主产品生产的同时,要着力研究桑园立体开发,…  相似文献   
36.
鸡白痢、鸡伤寒是重要的蛋传疾病之一 ,严重危害养鸡业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国内常采用药物控制的方法减轻其危害 ,多次反复用药 ,不仅使成本上升 ,而且带来耐药性和药残等一系列问题 [1~ 3 ]。事实证明仅依赖药物控制不是上选之策 ,加之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采取严格的净化措  相似文献   
37.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9N2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PCR引物,通过RT-PCR扩增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的HA基因,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pVAX1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VAX1-HA和asd-pVAX1-H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和X455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以5×109 cfu/只的剂量两次口服接种1日龄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免疫鸡既能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又能检测到黏膜免疫应答,采用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经滴鼻和口服同时攻毒免疫鸡后,这两种疫苗抑制免疫鸡排毒的效果与灭活疫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以研究黄芪多糖标准提取物为目标,综合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对纯化前后所得黄芪多糖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改良差示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红外光谱表征、TLC和GC-MS分析单糖组成,对多糖化学特征进行评价分析;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总抗氧化活性4项指标对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芪粗多糖中的多糖质量分数为50.00%,纯化后的黄芪多糖纯度为81.15%;TLC结合GC-MS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水解物中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其摩尔比为1.52∶3.27∶1.00∶44.66∶9.55;纯化后的黄芪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活性较纯化前的黄芪粗多糖均更强。结果表明,纯化后黄芪多糖得到有效富集,并保持了原有的性质和活性,产品品质得到提高,为黄芪多糖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评价不同方法对鸡滑液囊支原体(MS)活疫苗免疫和非免疫状态鸡群的监测效果,研究分别采用HI、SPA与ELISA三种抗体检测方法和qPCR方法同步对某养殖场A、B和C三组鸡群进行MS感染和抗体水平监测,其中A鸡群23日龄免疫MS活疫苗(MS-H株),B、C鸡群不免疫MS疫苗。结果显示: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所测MS抗体阳性率趋势基本一致,HI抗体效价变化规律和ELISA抗体效价变化规律相似,但血清学方法相对于qPCR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qPCR可以最早发现MS野毒感染,且在使用活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对疫苗和野毒进行鉴别检测。研究提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qPCR可以作为MS首选的监测方法;当检测条件受限时,上述三种血清学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评估MS野毒感染状况,但对结果的判断受母源抗体水平、疫苗免疫状况、野毒感染时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结果判断时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探究兔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CARD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和体内外表达特性。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17338739.1)设计引物,PCR扩增并克隆兔NLRC3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NLRC3-HA,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探究兔NLRC3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LRC3基因在兔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兔NLRC3基因编码区长3 192 bp,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显示,兔NLRC3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性较高,并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兔NLRC3由N-端、NACHT及LRR结构域组成,三级结构模型呈单曲率马蹄形,凸面由α-螺旋组成,凹面由β-折叠组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兔NLRC3位于细胞浆中,且不与线粒体共定位。兔NLRC3基因在所有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系膜淋巴结、淋巴滤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机体后,在脾脏、肝脏、肾脏中兔NLRC3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表明兔NLRC3基因参与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综上,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兔NLRC3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为胞内受体,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并参与了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探究兔NLRC3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