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42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以1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播深5,10,15cm条件下进行出苗率、叶干重和根干重的相关分析,以及播种前的发芽率、发芽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不能作为评定玉米自交系耐深播的有效指标.而田间出苗率、根干重和叶干重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深播条件下可综合作为评价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深播能力,筛选出耐深播的玉米自交系,为选育优良耐深播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以11份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播深5,10 cm和15 cm条件下进行出苗率、叶干重和根干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深的增加,田间出苗率、根干重和叶干重呈下降趋势.15 cm播深条件下可以反映不同品种的耐播深能力.因此,在15 cm条件下,筛选出耐深播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土壤碳库对缓解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PP)、外源碳投入和有机碳分解速率等因素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外,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等农业措施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会升高3.9-6.0℃,降水有望增加9%-11%。至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造成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80年降低2.3%-10%(小麦、玉米和水稻平均值)。相反,在综合考虑CO2浓度升高的协同作用后,2050年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90年前将会增加13%-22%(平均年增长率0.2%-0.4%)。模型预测显示,至2020、2050和2080年,中国旱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在CO2低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7、6.0和 7.8 tC·hm-2,在CO2高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9、6.8和8.2 tC·hm-2,大概占1980年农田土壤碳的4.5%、10.5%和12.7%。综合碳投入和排放对农田土壤碳库的整体影响来看,21世纪末期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含量较1980年会下降10%左右,但如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农田土壤碳库的降低甚至提高,如农田系统碳投入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时,土壤碳库会在21世纪末增加两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否会强烈影响农田土壤碳库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对固碳效应正面和负面影响相互抵消后成为碳源还是碳汇说法不一。因此,在采取缓解气候变化、增加农田土壤固碳的措施的同时,还需加强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政策框架的决定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采用盆栽与吸附试验,研究了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相同摩尔浓度的钙、钾与锌对小油菜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土壤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和高镉污染赤红壤上,施用锌明显增加小油菜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1.1%和7.82%。不同阳离子(钠、钙、钾和锌离子)共存改变土壤吸附镉能力的程度不同,与钠体系相比,钙、钾和锌体系中土壤镉吸附量分别降低65.6%、72.0%和96.9%,共存离子降低土壤镉吸附量的次序为锌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锌离子的影响最为明显。高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量分别增加5.5%和14.4%,低于低镉污染赤红壤上钙和钾使小油菜吸镉的增加量(分别为16.6%和19.6%);锌明显降低小油菜吸镉量,高和低镉污染赤红壤上,较对照分别减少45.8%和35.0%。3种阳离子与镉共存时,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差异取决于竞争吸附与竞争吸收的大小,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氮肥施用量对粳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楠  王术  黄元财  张宇  王頔 《作物杂志》2012,28(3):109-11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粳米的产量、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氮(180kg/hm2)处理下,沈农315产量较高,为9.78t/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呈上升趋势,对粳米的碾磨品质有所改善;氮肥施用量对粳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影响较为明显,使粳米的外观品质变差;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也显著增加,脂肪酸含量和综合值却下降,影响了粳米的营养品质。在大米食味感观测定中沈农315无论是在米饭粘性、弹性、外观、香味的总分比沈稻7号和沈稻11都要好,其次是沈稻11,而沈稻7号在回生特性测定方面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水稻高产高效栽培,通过对水稻的生理指标的测定和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调查,研究4个氮素水平对3个粳稻品种(‘沈农315’,‘沈稻7号’以及‘沈稻11’)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均呈增加的趋势。高氮处理穗长较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较多。‘沈农315’和‘沈稻7号’在高氮肥处理下产量最高,分别达到9.78 t/hm2和9.65 t/hm2。其次为‘沈稻11’高氮、‘沈农315’中氮、‘沈稻11’中氮及‘沈稻7号’中氮处理,产量依次为9.21 t/hm2、9.11 t/hm2、8.60 t/hm2、8.49 t/hm2。  相似文献   
37.
进口水果果实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用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运用系统分析法和途径分析法,建立进口水果果实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提出风险分析的分级标准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8.
以野生型、BoEXPA2基因过表达和BoEXPA2基因抑制表达的羽衣甘蓝为试材,采用无机试剂NaCl、蔗糖(sucrose)和甘露醇(mannitol)分别设定低浓度和高浓度NaCl(100 mmol·L-1和200 mmol·L-1)、蔗糖(150 mmol·L-1和250 mmol·L-1)和甘露醇(200 mmol·L-1或400 mmol·L-1),分析在不同的胁迫下3个株系种子萌发情况,并测定各基因型不同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BoEXPA2的表达,以期探讨羽衣甘蓝BoEXPA2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生物胁迫下,与野生型种子相比,BoEXPA2抑制表达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而BoEXPA2过表达系的发芽率显著提高。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3种基因型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增加,但是BoEXPA2过表达株系种子的SOD、POD、CAT ...  相似文献   
39.
孙楠 《北京农业》2013,(11):6-8
<正>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粮食安全始终牵动着国民的心。在粮食九连增的背后,粮食安全存在哪些隐患,气候变暖究竟对粮食影响如何?记者专访了来自辽宁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温福。  相似文献   
40.
针对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的低效率、高能耗、排水不达标的典型问题,首次提出凹凸棒土—稳定塘模式处理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该研究创新的通过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自控试验设计,考察在低温10℃条件下工艺的最优运行参数,经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凹凸棒土作为载体填料对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7.2~7.8之间,兼性塘水力停留时间为4d,好氧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与曝气时间分别为36、4 h时,工艺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ammonia-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87.7%、84.1%,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35.6、4.5、1.0 mg/L,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而单一式稳定塘工艺的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显著降低,COD、氨氮、TP的去平均去除率分别降低了3.6%、6.0%、4.7%。凹凸棒土—稳定塘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磷污染物,对削减农村水污染、降低水环境负荷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凹凸棒土的应用拓展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