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9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山羊GBD-1进行载体构建,转到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防御素抗菌机理打下基础。根据GenBank中山羊β-防御素的CDS区序列,设计含有特殊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到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GBD-1,电转化到毕赤酵母中进行诱导表达。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为114 bp,编码38个氨基酸,经Tricine-SDS-PAGE电泳验证在4.3 KD处有目的蛋白;作抑菌实验发现,重组蛋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山羊防御素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BD-1的蛋白纯化以及抗菌机理打下基础,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防御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PRNP基因编码朊蛋白,若朊蛋白异常折叠并在宿主体内蓄积则可导致绵羊和山羊瘙痒病,对肉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羊群还可感染疯牛病且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而增加了该病沿食物链侵染人类的风险.鉴于此,清除瘙痒病的育种计划在欧美国家已经持续近300年,但目前仍然收效甚微.可能原因是PRNP基因是动物固有的基因,只在动物生命晚期才表现明显的不良适应性,此时动物基本上已经繁殖后代,该基因已经传代并扩散.研究PRNP进化模式可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函数方法分析PRNP基因的进化驱动力.利用PAML中部分嵌套模型结合SLAC/FEL/REL三个模型共同确认PRNP基因受正选择驱动的是编码98和100氨基酸的位点,而编码136和171的位点为中性进化,154为强烈的漂变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目前针对136、154和171位点的瘙痒病育种计划对清除该病作用不明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其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养殖周转快、投资少、易管理,肉羊养殖已成为我国人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我国肉羊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肉羊生产逐渐规模化,羊只密度提高,生产数据量大,日常管理工作繁杂.羊病发生率增加,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农村基层兽医缺乏、诊断水平较低,羊病的诊断和预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4.
猪育种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加速现代动物育种进程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规模化的猪场养殖和猪育种的发展需要,使用高效的猪场育种管理软件成为必然趋势。综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着重阐述国内外常见的猪育种管理软件,并提出目前相关软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开发育种管理软件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利用 PCR-SSCPs法检测试验母猪群 FSHβ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该座位与产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基因型间全部胎次平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P>0 .0 5) ;基因型间最高产仔数比较结果发现 ,nn基因型母猪显著高于 N N基因型母猪 (P<0 .0 5)。 3种基因型母猪相对比较 ,加性替代效应为每年 n等位基因 1 .2 586头和 1 .1 954头 ,显性效应值分别为 0 .3 80 1头和 0 .1 950头 ,显性度为 0 .3 2 2 2和 0 .1 689,表明 FSHβ基因主要以加性遗传方式影响最高产仔数  相似文献   
36.
绵羊是一种体毛绵密、毛色多为白色的常见饲养动物,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它性情胆怯,一般秋季、冬季发情,可以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等产品[1].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绵羊逐渐融入了较多野生祖先的血统,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地方品种.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的绵羊品种散布各地,呈现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特征,此外,由于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生态特征,因此,不同地方的品种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37.
绵羊中性基因遗传共适应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绵羊的中性结构基因对对象进行遗传共适应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共适应差异是造成非等位基因遗传不平衡的原因之一,配子间遗传共适应概率可以作为动物遗传资源检测,遗传结构评价和遗传标志基因选择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运用Mannich法,将褪黑激素(ML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经UV-260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MLT与BSA的连接比为121.5只新西兰大耳兔用此抗原免疫6次后,ELISA和RIA抗体效价分别平均114000和1150000.抗血清经Na2SO4沉淀和Sephedex-G-200层析后收集纯化抗体,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其蛋白浓度.通过5-羟色胺阻断试验证明抗体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39.
绵羊血红蛋白基因对体重和剪毛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培育中凉山半细毛羊横交群研究发现,血红蛋白(HB)基因处于非遗传平衡状态。HB基因型间绵羊体重和产毛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AA型或AB型绵羊比BB型绵羊的初生体重、断奶体重、育成体重、成年体重和成年剪毛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  相似文献   
40.
黑素细胞由神经脊细胞分化而来,是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场所。在皮肤中,黑素细胞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中,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主要合成黑色素控制肤色并保护皮肤受免紫外线的损伤;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则在毛囊的周期性循环过程中通过合成黑色素控制着毛色。本文从黑素细胞的发育、分布、结构以及促进和抑制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因素对皮肤中的黑素细胞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