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70篇
综合类   7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三叶草/根瘤菌共生固氮潜力及干旱限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三叶草生物固氮与土壤水分供应和菌种基因型的关系,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对9个基因型的三叶草根瘤菌固氮效率和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根瘤菌接种后,白三叶草叶片含氮量明显增加,有3个基因型的根瘤菌接种植株后叶片氮含量达到对照的3倍以上,据此可根据根瘤菌的基因型来预测其同氮效率,共生固氮效率与根瘤菌基因型的关系较与分离宿主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白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所受影响较地下部所受影响更大,在白三叶草与根瘤菌共生体系建立过程中,当根瘤菌同定的氮素可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时,干旱胁迫可能成为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推进乡村振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本研究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关键词,对数据库WOS和CNKI进行检索,并对获得的1996—2020年外文文献28 039篇和1981—2020年中文文献11 036篇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该研究领域是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农业热点研究: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重点正在不断深化,即由宏观趋向微观,由系统整体转向具体要素,并关注系统各子系统协同耦合情况,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关注系统具体要素之间组合带来能流、信息流的变化,特别是在农业经营方式上,重审农地流转后的综合效益分析,如在经济效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与农户的生计相关的福祉问题、传统农业如间作套作以及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问题等。本研究认为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集约化和生态集约化的耦合研究,建立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集宏观政策导向与微观经营主体为一体的区域生态化农业管理系统,将是未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根据起因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和外源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之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5.
以小浪底水库库区6种主要坡地景观类型(免耕农田、传统耕作农田、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为例,研究了坡地不同景观配置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季末期农田景观配置(免耕、传统耕作)土壤含水量的增量是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景观的1.51、2.32、5.63、2.66倍,蓄水效率比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分别高7.06%、11.92%、17.23%、13.07%。土壤水分的垂直梯度变化可归纳为增长型、降低型和波动型和增长降低4种类型;径流和泥沙总量林地最少,农田传统耕作最多,其径流量是林地的13.9倍。  相似文献   
36.
本文分析了生态农业县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系统诊断的基本框架和策略,总结出生态农业县规划中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7.
毛乌素沙地杨树防护林内紫花苜蓿蒸散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验证后的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新疆杨防护林内紫花苜蓿的蒸散耗水,结果表明:(1)通过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得到的蒸散量与涡度相关法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4.73%(R2=0.84),说明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林草复合模式内牧草蒸散量是可行的;(2)不同生育期内紫花苜蓿蒸散量差别较大,具体表现为:返青-分枝阶段、现蕾-开花阶段蒸散量较小,分别为5.03 mm和44.95 mm;分枝-现蕾、开花-结荚阶段蒸散量较大,分别为71.10 mm和101.74 mm;其中耗水最大的生育期为开花-结荚阶段,占整个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66%。在空间上表现为:随着距主防护林带距离增加,紫花苜蓿蒸散量逐渐增大,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距离林带约115 m处(约7倍树高),为234.41 mm,之后,受另一侧防护林的影响,蒸散量逐渐减少。整个生育期防护林内紫花苜蓿总蒸散量为222.83 mm,对照地紫花苜蓿蒸散量为269.02 mm,与对照相比,防护林内紫花苜蓿比林外蒸散量降低了17.2%。防护林内和对照紫花苜蓿生物量干重分别为3287.28 kg/hm2和2959.93 kg/hm2,林内比对照增产11.1%。  相似文献   
38.
为了准确评价东北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从2011年5月—2012年11月间,在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模式,即对照处理(CK)、常规模式(CM)、稻蟹共作(CR)、有机水稻(OR)、减量施肥(RF)。在对各处理农事活动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资料和投入的成本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各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显示,稻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高为38 654 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3倍;其次为有机水稻23 087 元·hm-2,是常规处理1.4倍。常规模式的粮食产量最高,为9 466 kg·hm-2,显著高于减量施肥处理和有机处理(P<0.05),但是与稻蟹模式的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中产值最高的是稻蟹模式,其次是有机模式,分别为常规模式的2.0倍和1.6倍。净产值最高的有机模式为22 508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0倍,其次为稻蟹模式,是常规模式的1.5倍。试验表明,有机模式和稻蟹模式均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9.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0.
生物质能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5,自引:10,他引:45  
生物质能是当前能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鉴于目前能源、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所处的战略地位,对当前生物质能研究的四个热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潜力、生物质能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同时就发展生物质能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进而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研究有个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在能源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拉动下,生物质能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