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大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黄河治理开发的根本措施 ,必须抓紧抓好。在治理方略上 ,必须坚持“防治结合 ,保护优先 ,强化治理” ;在战略布局上 ,必须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 ;在措施安排上 ,必须把沟道坝系工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作 ;不断加强预防监督工作 ,实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 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 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 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33.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遗传特征,分别采用叶盘接菌法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新疆吐鲁番、阿克苏、石河子等11个不同产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菌株种内存在着致病性分化现象,依据其在鉴别寄主上致病性的差异,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强致病性菌株为优势菌株,且种间致病性分化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SSR标记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并且菌株之间亲缘关系都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93时,48株菌株聚为4大类,且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新疆不同地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之间存在致病性分化与遗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34.
【目的】明确新疆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方法】2016年和2017年在南疆、北疆7个地区30个植棉单位采集典型叶斑病样206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并纯化,依据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和菌落特征,在南疆、北疆分苗期和生长后期各选取10个代表性菌株,根据其形态特征,结合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北疆苗期(5―6月)棉花叶斑病病原以Alternaria alternata为主,A.tenuissima次之;生长后期(8―9月)棉花叶斑病病原以A.tenuissima为主,A.alternata次之,也分离到A.macrospora。南疆棉花苗期叶斑病病原为A.tenuissima;生长后期棉花叶斑病病原为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其中从陆地棉上分离的以A.tenuissima为主,从海岛棉上分离的以A.macrospora为主。【结论】新疆棉花叶斑病病原主要有3种,即A.alternata、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  相似文献   
235.
定向筛选提高棉花抗枯萎病的病理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病圃定向筛选抗枯萎病大幅度提高的棉花材料和原感病品种为对象,研究接种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后抗、感材料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二者在宏观病理学方面存在差异,感病品种接种7天开始显症,25天严重发病,整株维管束变色;抗病材料生长健康或只有轻微症状,维管束变色部位仅局限在子叶节以下。在细胞和组织病理学方面二者也存在差异,侵入前期,抗病材料被侵入细胞中有细胞壁加厚现象;侵入中期,病菌可通过表皮层侵入感病品种的薄壁组织,但只能到达抗病材料的皮层组织中;侵入后期,抗病材料中出现大量寄主细胞的降解物质或分泌物将菌丝包围,阻止病菌进一步扩展。抗病材料的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均较感病品种大幅度增强。  相似文献   
23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主题。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在分析可持续经营理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可持续经营理论,提出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主要是走森林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37.
[目的]查明温室大棚中葡萄扦插苗大量死亡的病原及其防治的有效药剂.[方法]通过常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细胞核染色等方法鉴定其病原,通过室内药剂筛选有效药剂.[结果]造成葡萄扦插苗死亡的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高墨品种最为感病.药剂筛选证明:甲基立枯磷和五氯硝基苯对病菌的抑制效果良好.[结论]温室大棚中葡萄扦插苗死亡的主要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应参照立枯病的方法进行防治,所用药剂可选用甲基立枯磷和五氯硝基苯等.  相似文献   
238.
[目的]建立一种能从棉花植株中快速检测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的方法,为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的大面积普查打下基础.[方法]利用Dneasy Plant Mini Kit试剂盒对落叶型标准菌株592和非落叶型标准菌株511及病圃中显症前后不同时期棉花植株DNA进行提取,然后用落叶型引物DB19/DB22、DB19/espdef01和非落叶型引物NDf/ NDr、InND2f/InND2r对所提DNA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使用落叶型引物只在592菌株和落叶型病圃的病株中检测到目标条带,使用非落叶型引物只在511菌株和非落叶型病圃的病株中检测到目标条带.[结论]该试剂盒可以有效地提取棉花植株中的DNA,供试的两套引物对检测植株中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具有高度特异性,该法可直接检测棉花植株中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239.
葡萄白粉菌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时空分布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为准确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葡萄生长期应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分别观测1 d内不同时间、不同高度及整个生长期白粉菌空中孢子数量.同时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葡萄白粉病情,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生孢子主要发生在每日10:00~22:00,14:00~16:00捕孢量最多而稳定;距地面1.5 m左右的捕孢量最大,冠层以上捕孢量随高度增加而逐次减少. 2009年当地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始见期在6月中旬,扩散期为6~9月,7月下旬~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后进入消退期.自捕捉到孢子5 d后田间开始陆续发病.葡萄生长期白粉菌孢子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的相关系数为0.83.[结论]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释放扩散具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孢子扩散主要发生在白天,扩散高峰期在14:00~16:00,大多分布在葡萄冠层以下,以1~2 m处最多.分生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扩展动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0.
新疆葡萄霜霉病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葡萄霜霉病菌对4种药剂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乙蒜素的敏感性,旨在为合理施药及对该病的抗药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叶盘保湿法测定来自新疆不同地区和单位的11个葡萄霜霉病代表性菌株对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乙蒜素的敏感性.[结果]葡萄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嘧菌酯、甲霜灵和乙蒜素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197 1、0.167 9、0.936 7和0.575 1μg/mL.[结论]目前烯酰吗啉、嘧菌酯可以作为新疆葡萄生产中霜霉病发生期的主要治疗剂,但不要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