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Tai模型对2005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花101、福花104和泉花10号表现为平均稳定性品种,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龙花3号、龙花163等7个品种表现为不稳定性品种;莆系29表现为对环境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22.
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在湖北省进行了两年7个试点的试验,其表现为:株高99.1 cm,千粒重47.47,穗粒数23.00粒/穗,有效穗数39.26万穗/667 m2,全生育期181 d;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于对照鄂大麦9号,产量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6.70%,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3.
莆田市花生生产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莆田市花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潜在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4.
25.
高产饲用大麦莆大麦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育出高产优质的饲料大麦新品种,1989-1994年期间通过有性杂交、多年南育北繁加代育成了二棱皮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1995-2000年多年多点区试表明,该品种大穗大粒,丰产性好,增产显著,抗白粉病和网斑病。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6.
通过统计两个代表福建省大麦生态类型的大麦品种“早黄大麦”和“六棱白肚”在全国 2 4个生态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对福建省大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省大麦品种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的环境中 ,各个阶段发育和生育期基本正常 ,表现早熟 ,产量构成因素表现较正常 ,具有较好生态适应性。因两个品种产地不同 ,特征特性存在差异 ,生态适应性表现略有不同 ,反映出品种特异性。试验结果可为福建省大麦引种、供种及穿梭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对今后大麦生态型育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1 选育经过 该品种系1985年冬选用"84-28'作母本,以抗病优质的地方良种"白壳麦”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6年春获得杂交种子43粒,当年冬季种植F12行,成熟时全部混合收获.F2代随机取1 000粒种子单粒播,单株选择.至1992年春,从F2高代稳定株系中选出2个优良株系参加本所品系鉴定圃测产试验,其中编号9207的品系表现大穗大粒,穗层整齐,比对照种晋麦2148增产显著;1994~1996年度连续2a参加莆田所品系比较试验,产量均居参试种首位,1996~1998年2a参加福建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定名为"莆小麦7号”.  相似文献   
28.
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水平为主处理(A),播种密度为副处理(B),对大麦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1)不同施氮水平间大麦白粉病发病程度有显著差异,以最高施氮量(A=415.0kg/667m2)发病最重;(2)不同播种密度白粉病发病没有显著差异;(3)A×B互作不显著即施氮的效应不因播种密度而异,播种密度的效应也不因施氮水平多少而异。以期为大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9.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花生产业危害巨大,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花生果种皮结构以提高花生抗黄曲霉能力。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tTTG1基因的cDNA编码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AtTTG1基因,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片段长1026bp,与基因库中数据比对相同,该片段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86.96KDa,等电点为4.85。结合实验室已获得的花生果种皮特异启动子S19和MAR序列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pLMAR,构建了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LMAR-S19-TTG1,并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进一步对花生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高抗黄曲霉花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钙量等5个栽培因素对春花生新品种莆花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因子对花生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纯N﹥K2O﹥CaO﹥P2O5;莆花4号实现产量≥4000kg/hm2的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种植密度26.91~27.27万株/hm2、纯N量134.04~138.51kg/hm2、P2O5量89.07~93.72kg/hm2、K2O量178.59~183.27kg/hm2和CaO量58.84~61.1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