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制禽腺病毒血清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亚单位疫苗,本研究对FAdV-4的Fiber-2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根据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Fiber-2基因,并且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Fiber-2.将该质粒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  相似文献   
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适应于Vero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内6个省市(广东、巾东、河北、辽宁、、新疆和北京)的7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法氏囊组织处理后,直接在Vero细胞上盲传3~4代,均能不同程度的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通过选用具有广谱性的抗法氏囊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IBI)V-Mc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显色技术(APAAP)的方法对7株分离毒的Vero第8代细胞进行鉴定,又用逆转—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7株分离毒的第14代Vero细胞毒进行进一步证实,结果表明这7株IBD囊毒均适应于Vero细胞上,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将组织毒直接适应于Vero传代细胞上。  相似文献   
23.
参考Cul株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一对20bp序列为引物,经反转录和PCR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核酸高度保守的Vp4编码区中150bp的片段,用于检测IBDV。对德国Cul株、美国标准强毒STC和变异株1084E、中国q801以及7个国内野外分离株分别进行扩增,同时对新城疫病毒(NDV)、马立克氏病毒(MDV)、禽呼肠孤病毒(REOV)、禽腺病毒(HAA)、Vero细胞、SPF鸡法氏囊组织进行扩增后,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1株IBDV都出现分子量大小与设计相符合的DNA扩增带,4种其他病毒、囊组织和Vero细胞都未出现任何扩增带。建立了直接采用细胞毒或组织毒进行PCR的快速简便的核酸提取方法,应用二级PCR扩增出了与一级PCR相符的更加清晰的扩增带。  相似文献   
24.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纯化.将禽脑脊髓炎病毒(AEV)L2Z株、Van Roekel株和1143株分别经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接毒后13天,收集脑、消化道及胰腺,用玻璃匀浆器制成10%的组织悬液.组织悬液经3次反复冻融后,以4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而后用氯仿处理,取水相,经冷冻真空浓缩,进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取出含AEV的组分,用PBS稀释后超速离心除去蔗糖,得到提纯的病毒.病毒样品经2%磷钨酸负染,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典型的病毒粒子,大小为24~28nm.  相似文献   
2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后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IBDV超强毒株LX株接种2周龄SPF雏鸡后,其致病性不同于经典强毒株CJ801株,它主要引起接种鸡全身性炎症反应,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大量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崩解,胸腺皮质严重萎缩、坏死,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在接种后14d法氏囊淋巴滤泡严重萎缩、淋巴细胞排空形成囊腺样结构,未见恢复正常,其它免疫器官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电镜观察,接种后2和4d可见胸腺淋巴细胞胞浆浓集、染色质周边化形成新月形,表现细胞凋亡特征;在法氏囊坏死淋巴细胞胞浆中可见60nm大小呈晶格排列或散在的病毒粒子。研究初步探明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26.
文章结合林业扶贫工作实践,分析了宣汉县和其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总结了林业扶贫工作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林业扶贫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后续林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韦莉 《农业新技术》1999,17(4):31-33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引起的鸡传染病,1979年由Yuasa等首次在日本发现,此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相继证明了该病的发生.由于该病的垂直和水平传播引起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给世界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已列入世界许多范围内重要禽病研究的行列.  相似文献   
28.
为制备抗A型塞内卡病毒(SVA)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A型塞内卡病毒的检测,本研究构建了SVA VP1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0a-GST-VP1(528 b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大量表达VP1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VP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细胞亚克隆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选为腹水生产细胞株,最后纯化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VP1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亚型重链为IgG2a、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SVA病毒粒子。本研究成功制备的抗SVA VP1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进一步研究A型塞内卡病毒VP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A型塞内卡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取4种血清型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证明这些血清型的外膜蛋白主要由2条带组成,位于30 ̄43KD。用血清型O78的免疫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结果显示,其与这4种血清型的外膜蛋白均发生反应,表明4种血清型的主要外膜蛋白不仅具有抗原性,而且具有交叉免疫性。  相似文献   
30.
6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表型及生理抗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川县六个油橄榄品种的叶片表型、生理抗性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莱星在抗旱性上表现最好,而在抗寒性上表现较差,叶长和叶宽较大。皮削利在抗旱性方面最差,而抗寒性较好。在叶片表型上与其他五个品种比较,叶长和叶宽适中。叶长和叶宽都较大的钟山24在抗寒、抗旱性上表现较差。叶长和叶宽都较小的鄂植8#在抗寒、抗旱性上适中,但从逆境条件下产生的有害过氧化物判断,则优于其他五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