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对10个藜麦新品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分枝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与藜麦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7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51.6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株高(X2)和茎粗(X3)可以解释48.2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最优回归方程为Y=-102.340+1.040X2+3.257X3;株高和茎粗对藜麦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宜种植密度基础上,将适当提高株高和茎粗作为云南昆明及周边地区高产藜麦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
旨在为扩大苦荞麦DNA提取材料范围提供依据,筛选与薄壳性状相关联SSR引物,为苦荞麦特异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分别以苦荞麦植株的子叶、嫩茎、嫩叶、老叶、老茎、叶柄为材料,40℃烘箱烘干后,采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苦荞麦6个部位的基因组DNA,并进行DNA质量、浓度和纯度检测,利用7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与苦荞麦薄壳性状相关联引物。结果表明:子叶提取的DNA浓度最高,为70.6 ng/μL;嫩茎次之,为69.6 ng/μL;老茎和叶柄获得的NDA浓度偏低,分别为20.0 ng/μL和7.2 ng/μL。采用子叶、嫩茎、嫩叶、老叶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清晰,采用老茎和叶柄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暗。SSR扩增效果除叶柄不能达到扩增要求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异都能达到扩增要求,可用于后续的分子实验。采用烘干组织提取DNA浓度虽然没有新鲜组织高,但除叶柄外都不影响后续分子试验。初步筛选出在薄壳和厚壳苦荞麦中具有多样性的SSR引物1对。  相似文献   
23.
24.
荞麦新品种(系)在云南种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筛选出最适合云南种植推广的新品种荞麦。对来自云南省内外14 份苦荞、8 份甜荞新品种(系)的8 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平均单产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的平均单产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分别是31.13%和26.38%,甜荞的单株粒数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是26.06%。应用主成分分析将8 个苦荞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 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1.52%,甜荞的8 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3 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92.92%。采用聚类分析,将14 份供试苦荞在遗传距离57.49 时,聚为3 类,将8 份甜荞在遗传距离39.46 时聚为3 类。基于性状表现,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无倒伏、产量高,较适合云南推广种植的新品种(系),‘晋苦荞6号’、‘云荞1号’、‘六苦3号’、‘荞杂-2’、‘定甜荞2号’、‘本地大粒’。  相似文献   
25.
云荞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荞1号是由云南曲靖地方苦荞资源经60Co-γ射线辐射,系统选育而成。通过第八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云荞1号在北方和南方组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分别增产8.3%和6.0%,其单产在14个参试品种中居第4位。2010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适宜在云南昭通、四川西昌、内蒙古赤峰、山西五寨、甘肃定西等地及与之相近的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6.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荞麦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云南荞麦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适施用量,以‘云荞1 号’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生物有机肥(F1、F2、F3)的3个不同施用量(T1:300 kg/hm2、T2:600 kg/hm2、T3:900 kg/hm2)对荞麦病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生物有机肥均有防治荞麦褐斑病的效果,其中F3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最好,但施用量对病害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荞麦各农艺性状及产量来看,3 种生物有机肥均可增大株高等农艺性状,增加产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其表现值也增加,T3 时各性状及产量的表现值为最大值,但这些性状在生物有机肥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荞麦地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荞麦褐斑病发病率,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显著提高荞麦产量。  相似文献   
27.
‘富魔1号’是通过系统选育方法,从云南富源地方花魔芋资源中选出的新品种。2年生平均产量为35.94 t ? hm-2,繁殖率为7.1,精粉葡甘露聚糖含量74.8%,粘度21 567.0 mPa ? s。适宜在云南海拔1 600 ~ 2 300 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8.
山区谷子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越来越少,干旱地区逐渐增多,谷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突出,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区,谷子发展备受重视.目前,山区谷子产业发展的模式是影响谷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并处理好山区谷子产业发展模式及各环节利益关系,将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企业利润.通过调查山区谷子产业的发展模式现状,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实现谷子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9.
以娄底市气象局历年(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作物生育期观测试验研究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光合辐射和光合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娄底市冬半年的太阳总辐射值为38.546 0 k Cal/cm2,光合生产潜力可达34 162.5 kg/hm2,以经济系数0.4计算,则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3 665.0 kg/hm2,光能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娄底市冬半年光热资源利用的建议,认为该市非常有利于油菜和萝卜、白菜等喜凉蔬菜及绿肥的生长发育和高产。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用44只8日龄乳鸽(杂王鸽)分为A、B、C、D四组,采用嗉囊灌注法饲以CP水平为24.6%,ME分别为2900、3000、3100、3200kcal/kg的四种饲粮,通过分析乳鸽28日龄体重来探索8-28日龄乳鸽饲粮的最佳能量水平,结果表明:①人工哺育8-28日龄乳鸽,其饲粮的最佳能量水平ME为3100Kcal/kg,且C、D两组21天增重均高于A、B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8日龄起实行人工哺育,亲鸽的产蛋间隔平均缩短到31天,与亲鸽哺育时的38天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③人工哺育乳鸽成活率为100%,避免亲鸽哺育时造成踩死现象.④8-28日龄乳鸽的进食量随饲粮能量浓度而变化,可通过调节采食量来满足其对能量需要,A、B两组采食量高于C、D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