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双基因共转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位于不同质粒上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按照1︰1和1︰3的浸染浓度混合共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和中花12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从43棵经潮霉素反复筛选的再生植株中获得21棵共转化植株。经PCR分析表明2个基因的共转化率分别为47.37%和60.00%。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gus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表达。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T1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进行遗传。分析了影响转化率的几个因素如浸染菌量比例和品种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共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补偿性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度;但两个品种的茎数于复水后出现超补偿现象,最终茎数和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CK,但此期控水处理改变了物质的分配系数,使经济产量的降低幅度高于生物产量降幅的一倍以上,因此这种数量上的超补偿可以说具有生态学意义,但没有农学意义.今后应加强使补偿或超补偿更具有农学方面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多基因在同一受体植株中的共转化在研究植物多基因控制的代谢途径和获得去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共转化上的研究进展,尤其对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系统的新类型、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以早粳稻品种龙粳31为供试材料进行盆钵试验,设置播种量和苗后水分管理2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3个播种量即A1(480 g/m2)、A2(600 g/m2,对照)、A3(720 g/m2),1叶1心期开始水分管理,3种水分管理方式,即土壤含水量约50%(H)、100%(R),土壤表层浅灌水层1cm(S),研究不同处理对秧...  相似文献   
25.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行株距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株苗/穴、株距10 cm,行距30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9 896.90 kg/hm2),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4株苗/穴,30.0 cm×13.3 cm)增产31.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对高产影响作用最大的;垦鉴稻5号不同处理随株距增大,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口感和综合评分均以每穴2株苗的处理最好,以每穴6株苗的处理品质最差.综合比较,处理16(6~8株苗/穴,30.0 cm×10.0 cm)产量和品质是最佳群体配置.  相似文献   
27.
《作物栽培学》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高素质综合农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对《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大豆球蛋白对小肠内微量元素Ca2+吸收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肠囊内液中Ca2+浓度,并测定小肠囊中段组织中与Ca2+吸收相关的Ca2+-ATP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单独应用大豆球蛋白(0.4~1 mg·mL-1)对小肠囊Ca2+吸收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小肠粘膜内Ca2+-ATP酶活性,同时剂量依赖性的反馈性诱导增强小肠粘膜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 mg·mL-1大豆球蛋白通过抑制Ca2+-ATP酶活性抑制葡萄糖酸钙Ca2+吸收。综上表明,大豆球蛋白通过抑制Ca2+-ATP酶活性阻碍Ca2+的吸收及转运,并可能通过反馈性的增强SOD的活性以减少氧化自由基对粘膜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29.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改变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缩短生育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材料乐香202B是由乐山市农科所提供的早熟稳定性较好的品种.对其研究表明,乐香202B具显性早熟基因,经遗传分析表明,符合3:1分离比,且不具感光性及胞质效应。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染色体第2染色体短臂端,暂定名为Ef-2(x)。与微卫星标记RM279、RM154有连锁关系,遗传距离分别为13.5cM和8.9cM。该基因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为探明不同品种稻米脂肪酸与食味的关系及土壤水分的调控效应,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及土壤水势为-30~-35 kPa和-60~-65 kPa的控水处理对糙米优势、中位、劣势粒成分及食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垦鉴稻5号"、"富士光"、"东农V10"的籽粒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垦稻8号"和"空育131";"空育131"食味值极显著高于"东农V10"、"垦鉴稻5号"、"垦稻8号","富士光"、"东农V10"、"垦鉴稻5号"极显著高于"垦稻8号","富士光"显著高于"东农V10"和"垦鉴稻5号".食味值与脂肪酸、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002年r为-0.577**、-0.910**,2003年r为-0.845**、-0.980**)、蛋白质与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002年,r为0.582**,2003年,r为0.866**):各品种籽粒成分的变异系数均表现脂肪酸>蛋白质>直链淀粉.抽穗前控水除"绥梗3号"分蘖期控水处理外,两品种("上育397"和"绥粳3号")各粒位籽粒的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同一生育时期两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多以控水强度大的处理高,但差异多不显著;长穗期控水对两品种各粒位籽粒的食味影响最大,均极显著低于CK;两品种各粒位籽粒成分的变异均以脂肪酸最大,但对食味的通径系数均以蛋白质最大.建议今后在稻米的食味及营养评价中列入脂肪酸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