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采取问卷答题,走访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从网球课教学、学生课外网球锻炼及比赛、学校网球运动队的组建以及学校网球场地建设等方面对上海市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空间结构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5组,对鳡进行驯食的驯食空间分别为0.5m×0.5m×0.6m(S1组)、1.0m×1.0m×0.6m(S2组)、1.5m×1.5m×0.6m(S3组)、2.0m×2.0m×0.6m(S4组)、3.0m×3.0m×0.6m(S5组),每组3个平行。随机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64±0.05g鳡幼鱼转入各网箱中,初始放养密度为每m3 500尾,试验共28d。结果显示:驯食成功率(WSR)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2组最高,S3组其次,S1组最低;累积死亡率(MR)(30~57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DAH))以S5组最高(P0.05),S3组最低;总残食率(CR)(30~57DAH)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而升高;S1组SG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2、S3组体质量变异系数(CV)显著低于S1、S4、S5组(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鳡最佳驯食空间为1.5m×1.5m×0.6m。  相似文献   
24.
泥鳅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染色技术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稚鱼(1~45d)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消化道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消化道黏液细胞最早在3d的口腔、食道和7d的消化道中有分布。10d前黏液细胞数量较少,15d开始黏液细胞分布广泛,随着仔稚鱼发育,黏液细胞的类型逐渐由幼稚型的Ⅰ型和Ⅱ型为主转变为成熟型的Ⅲ型和Ⅳ型细胞占主导。根据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推测3~10d为消化道发育的敏感期,20d左右消化道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建议根据泥鳅消化功能的发育过程采用不同的饵料进行喂养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5.
1989年4月-10月对5种不同追肥处理精养鱼池的浮游生物和不同水温下追肥后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肥追肥鱼池的浮游植物理平均为51.87-88.71mg/L,在适宜肥水指标内;以隐藻为主,蓝藻极少。浮游动物量为2.27-3.43mg/L,以轮虫为主。追肥的效应时间和肥效持续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探讨了追肥周期、追肥量、氮磷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铵是一种良好的鱼池用氮肥。  相似文献   
26.
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2006年试验用鳡鱼亲鱼共14尾,年龄4~5龄,雌鱼体质量9.0~36.5 kg,雄鱼体质量4~7 kg。采用LRH-A2、DOM和HCG等催产剂3种或2种混合使用,2次或1次注射,并采取网箱中原位催产、简化操作程序、亲鱼不离水操作和必要时使用降低应激反应药物等综合措施,成熟亲鱼的催产率达到100%。2针注射的效应时间为7~9h,1针注射的效应时间相应要长4~5 h。受精率分别达到62%、77%、94%和81%,孵化率分别为72%、48%、93%和83%。3年共孵出鳡鱼苗181万尾。  相似文献   
27.
再次分级、驯食对小规格鳡生长、残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再次分级、驯食对初次分级产生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弱小群体(S群)生长、存活的影响。试验设5组,A组试验鱼取自初次分级并驯食后的大规格群(B群),为对照组;B、C、D、E组取自S群,B组再次分级不再驯食,所分两级为B1、B2亚组;C组再次分级再次驯食,两级为C1、C2亚组;D组不再分级再次驯食;E组不再分级不再驯食。饲养85 d。结果显示:A组全长(TL)、体重(BW)始终最高,终末BW以E组最低;E组体重特定生长率(SGRBW)(55~139 DAH)最低;总存活率(SR)(55~139 DAH)A组最高,C组其次,E组最低;总残食率(CR)(55~139 DAH)E组最高,D组其次;初始体重变异系数(CVBW)对总CR影响显著(P=0.001),可用线性模型y=0.514 9x-7.761 7(r2=0.667)阐释两者关系。结果表明,再次分级和再次驯食有利于S群存活,但不能使S群规格在85 d内追及B群。  相似文献   
28.
黄颡鱼瞬时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8.0±0.5)℃下,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长1.90~11.03 cm、体重0.17~22.99 g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黄颡鱼窒息点(Sp)为0.33~0.60 mg/L,瞬时耗氧率(IRO2)为0.0119~0.2081 mg/g.h。Sp和IRO2随规格的增加而降低,黄颡鱼窒息点(Sp)与体长(L)、体重(W)的关系式分别为:Sp=0.7795L-0.3695(R2=0.9619)、Sp=0.4897W-0.1323(R2=0.9656);瞬时耗氧率(IRO2)与体长(L)、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IRO2=0.7290L-0.5709(R2=0.9580)、IRO2=0.3549W-0.2036(R2=0.9539);IRO2随水中溶解氧(DO)的下降而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黄颡鱼属低窒息点鱼类,其呼吸类型可归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29.
釆用MS-222浓度为0(C0组)、5 mg/L(C1组)、10 mg/L(C2组)、15 mg/L(C3组)、20 mg/L(C4组),运输时间为0、2、4、6、8、10 h,运输密度为33 g/L,采用5×6双因素实验,氧气袋运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稚鱼,研究了运输时间和MS-222浓度对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翘嘴鲌全鱼皮质醇、乳酸水平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C1-C4组的DO、p H随运输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各组的DO和p H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1-C4组的氨氮(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运输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C0组则随运输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各组的TAN和游离CO_2浓度随MS-22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时间和浓度的交互作用都显著。运输时间T6 h时,MS-222刺激翘嘴鲌,不利于运输,运输时间T6 h时,MS-222能显著降低其应激水平及代谢强度,其中C4组皮质醇、乳酸含量最低,C3、C4组水质条件最好,其适宜的麻醉剂浓度为15~20 mg/L。  相似文献   
30.
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Herzenstein)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东方高原鳅成熟卵呈淡黄色、圆形,卵径为0.97~1.11 mm,遇水具微黏性,为沉性卵。在水温(16±0.5)℃下,受精卵历时132h9min孵化出膜,所需积温为2 113.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时期: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初孵仔鱼全长(4.86±0.09)mm,在水温(16±0.5)℃下,胚后发育历时34d,分为卵黄囊和后期仔鱼阶段,其中卵黄囊阶段历时9d,后期仔鱼历时2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