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4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21.
对晋西黄土丘陵边缘土石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以及各群落间β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总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乔木种在海拔较高地段丰富度较大,灌木种则是在海拔较低地段丰富度较大.群落相异性指数Cody指数和Whittaker 指数多以相邻海拔群落间的指数值最小,群落间海拔差异越大指数值越大.而群落相似性指数Jaccard和Sorenson指数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群落间海拔差距的增大,指数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相邻群落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值最大.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以喀斯特断陷盆地小流域中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即桉树(Eucalyptus maideni)林、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天然次生灌丛、高盖度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和低盖度车桑子灌丛为研究对象,探究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同步监测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小流域降雨量与各林地土壤水分,采用变异系数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方法,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以及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衰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层雨季和旱季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相同,且雨季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旱季(P0.05),均为中等变异(Cv:12.88%28.66%)。(2)同一乔木林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活跃层与次活跃层垂直分布不同,但同一灌丛雨季和旱季分布相同。(3)6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在降雨量较充足的8—9月达到最大值,其变化范围介于26.25%44.08%之间,在降雨量明显不足的3—4月达到最小值,土壤体积含水量介于9.48%17.47%之间。(4)3种乔木林0 30 cm土层、3种灌丛0 10 cm土层充分降雨后约10 d土壤水分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低盖度和高盖度车桑子灌丛10 30 cm土层土壤水分降雨后15 d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并且接近植物萎蔫系数。[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雨季、旱季和月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均表现为桉树林天然次生灌丛冲天柏林马尾松林高盖度车桑子灌丛低盖度车桑子灌丛。喀斯特断陷盆地季节性干旱和临时性干旱问题严峻,乔木林和灌丛经充足降雨,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在连续放晴天气下林地土壤水分可供植物10 15 d的消耗。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由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肌肉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1 2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在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剪切值及L*和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腿肌剪切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的胸肌率、胸肌a*值以及胸肌和腿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及腿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胸肌率、胸肌a*值和腿肌系水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腿肌滴水损失率及胸肌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微观察可见,21日龄和42日龄时,试验Ⅱ组和Ⅲ组肉鸡胸肌和腿肌组织结构清晰,肌纤维数量增多、排列紧密,肌纤维横断面较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肌的生长发育,改善胸肌和腿肌的肌肉品质,其中以添加1.0%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4.
张伟  王继秀  周金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45-6546,654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党参、淫羊藿对青脚麻鸡肝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20只14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均分7组,分别为饮用党参和淫羊藿提取物大(2.0 g/L)、中(1.0 g/L)、小(0.5 g/L)浓度组和对照组(饮用自来水)。于28,35,42,49,56日龄时,早晨空腹随机抽样12只解剖,迅速取肝脏标本,称量并计算肝系数,并于Bouns液中固定24 h后,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2.0 g/L党参组在28、35、42日龄时肝血窦增大,血窦内枯否氏细胞增多;2.0 g/L淫羊藿组在42、49、56日龄时肝细胞索分界明显,血窦内枯否氏细胞增多,肝血窦增大。[结论]2.0 g/L的党参、淫羊藿提取物对青脚麻鸡肝组织结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园林废弃物不同资源化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北京市房山区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人工林开展试验,设置粉碎物、堆肥、生物有机肥、生物炭4种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有机物料和1 m2样地含碳质量1、2、4 kg的施用量,培养15个月后,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施用4种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有机物料均可促进土壤中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化,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持水性和孔隙度,并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其中粉碎物和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全磷质量分数;堆肥处理显著增加全氮质量分数,提高毛管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有机碳质量分数;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硝态氮质量分数;堆肥处理显著增加速效磷质量分数。不同园林废弃物有机物料对土壤pH、铵态氮、饱和孔隙度等指标作用效果不显著。因此,园林废弃物粉碎物、堆肥、生物有机肥及生物炭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工林土壤质量,其中,粉碎物、堆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增加土壤肥力及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效果优于生物炭。  相似文献   
26.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在流域内进行高密度采样的基础上,利用EPIC模型中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及其空间变异,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图,运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K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流域K值变化范围为0.2451~0.4623,均值为0.3289,变异系数为0.1295,流域K值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K值总体分布趋势为从流域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逐渐减小,受人为干扰较多的区域其K值也较高。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面积加权平均K值,以果园0.3769最大,油桐0.2607最小,植被类型下的K值均低于除耕地外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的地类,说明植被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性质,提高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但K值的大小与植被类型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7.
本文研究了仁寿兴林抑螺示范区抑螺植物益母草的生长与结实特性。益母草存在基部优先与顶部优先两种构型,前者适应于肥沃生境,而后者适宜贫瘠生境。埂边生境高度较大(1.6 vs 0.95),分支数量较大(一级枝8.5vs 6.6;二级枝32.6 vs 9.7;三级枝:0.7 vs 0),分支率较高(4.7 vs 2.3),瘠薄的间作生境明显较低。两种生境中,个体高度与一级枝无关,而与二级枝数量呈现明显抛物线曲线关系。不同位置或节点枝径、间距长度、结实数量都呈现直线或曲线关系,表明位置效应明显,益母草呈现向基性发育模式。深入分析发现,益母草生殖枝结构性参数,如枝径、节间长度都与结实数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暗示这种位置效应实质上是结构大小引起的,归为结构限制。随着个体生长,益母草枝干、根系、花果、叶片生物量增长速度依次降低,暗示培育目标实现可能需要优化构型特征。总体分析,益母草通过构型优化(如分支率)来适应异质性生境,而构件生殖存在结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8.
根据湖南西北部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2004-2008年间坡面径流小区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对流域坡面尺度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评价流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灌木林和润楠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油桐林相对较差,自然植被恢复同样带来良好效益,坡耕地年均产流产沙均为最高,反衬了植被与自然恢复措施较好的水土保持效应。降雨因子中,降雨量P与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最强,其次是降雨侵蚀力R,最大10 min雨强I10与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最小,其相关系数不到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雨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明显。坡耕地产沙随产流的变化趋势最大,其决定系数R2达到0.7693,灌木林最小,其R2仅为0.42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植被、地形、土壤相关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关联度值均在0.5以上,植被总盖度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均为最大,说明植被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植被恢复仍是该区域今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9.
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包括原生植被、人工植被两大类,其中人工植被缓冲带又包括森林、林农复合系统和农田缓冲带;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具有保水固土,过滤径流,提供生物栖息地,防浪护堤,改善长江水文状况和美化滩地环境,丰富人文景观等现实与潜在功能;分析提出了生态重建的总体目标、原则(可持续性,自我恢复,分类重建,调整反馈)与步骤(信息系统建立,系统诊断与评价,规划设计与生态重建,长江保护与流域可持续发展)。为滩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长江流域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光合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美洲黑杨I-69、XL-75、XL-77、XL-90及苏柳J17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并实行人工淹水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淹水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光合特征,分析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各无性系Pn、Tr、Cond、Ci均表现出先随淹水胁迫快速下降,至30 d或45 d时略有回升的趋势,其中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淹水胁迫时Pn、Tr、Cond在不同无性系之间、淹水与不淹水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a=0.01),4个杨树无性系中,以I-69杨下降幅度最大,其Pn下降89.91%~91.98%、Tr下降91.78%~95.27%、Cond下降96.30%~97.41%。Ci在淹水胁迫时下降幅度明显不及Pn,表明淹水胁迫下Pn降低是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淹水胁迫的进行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不淹水对照。叶片蒸汽压亏缺值Vpdl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上升。对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