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2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8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临床观察、组织学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一例犬外耳道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本病例为13岁雄性苏格兰牧羊犬,肿瘤发生于左侧外耳道,眼观肿物呈灰白色,形成乳头状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组织学观察可见结缔组织将实质分成小的囊状结构;实质细胞增生,呈典型的顶浆分泌性腺体结构,核大而圆,异型性小,形成乳头状突起;间质中有多量的血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中的CK染色发现增生的实质细胞为上皮细胞,而通过SMA染色可见腺上皮被覆一层完整的肌上皮细胞。通过以上诊断方法确定该犬患为外耳道耵聍腺腺瘤。  相似文献   
22.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74-1677
随机选取6~35日龄自然状态下腹泻犊牦牛和正常犊牦牛各12头,对12例腹泻牛进行3d治疗并观察疗效;采集腹泻犊牛治疗前、后及8头正常犊牛血清,同时对剩余4头正常犊每天饲喂该药剂并采集血清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凝胶剂对犊牦牛临床腹泻的治愈率为75%(9/12),总有效率达到91.67%(11/12)。血清生化结果显示,各组间Mg2+和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CRP在腹泻犊牛中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腹泻治疗前组血清中Ca2+、Cl-、Na+、血清P、TP、ALB、ALP、ALT和AS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血清中Ca2+、ALB、ALT、AST较治疗前组显著升高(P0.05),且血清Ca2+、ALB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犊牛饲喂药剂前后血清中AST、ALP、ALT活性物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有效,对正常犊牦牛无不良影响;正常犊牦牛与腹泻犊牛血清生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3.
<正>喹噁啉衍生物(quinoxalines)是一类重要的苯并吡嗪类杂环化合物,喹噁啉环上的2个N原子氧化形成的喹噁啉-1,4-二-N-氧化物(quinoxaline 1,4-di-N-oxides,qdNOs)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细菌和抗念珠菌活性、促生长活性、抗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等[1],在医药和农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含QdNO结构的动物用喹噁啉类兽药  相似文献   
24.
从湖北新洲某鸡场的10日龄患病蛋鸡的腺胃里分离并鉴定1株细菌,同时对病鸡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阴性菌,生化反应特性是对甘露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蔗糖、α-葡萄糖、海藻糖、肌醇、山梨醇等反应阳性,对麦芽糖、吲哚、L-阿拉伯糖、D-阿拉伯糖、鼠李糖等反应阴性。通过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为鸭源鸡杆菌。病鸡腺胃增厚,黏膜面乳头明显,镜下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分离菌的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多粘霉素E、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敏感,而对红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具有耐药,说明该株菌在鸡群中存在已久,产生了耐药性较强。  相似文献   
25.
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和实验室诊断方法,对湖北通城某鸵鸟养殖场的患病死亡鸵鸟进行了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细菌、霉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该批鸵鸟感染曲霉菌,结合其发病经过,该批鸵鸟是受到强烈驱赶和殴打后,其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曲霉菌感染而发生气囊炎以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26.
西藏和四川红原牦牛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支原体病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地区,使全世界养牛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83年,我国黎济申首次报道从乳腺炎的牛乳中分离到了牛支原体。2008年之后,湖北﹑重庆﹑贵州﹑宁夏等多地区报道了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疫情,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高达10%~50%。笔者于2014年3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西藏和四川红原地区牦牛进行了支  相似文献   
27.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31株湖北部分地区分离株进行1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离株对卡那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和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为100%,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壮观霉素、林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8%、83.9%、32.3%,25.8%,22.6%和9.67%,对头孢拉定、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8.
用已鉴定的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AL101002感染7日龄雏鸭,分别采用颈部皮下、腹腔、脚蹼和脑内不同途径感染,分析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雏鸭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途径感染均可引起雏鸭与自然感染鸭相似的病理变化。各组病理变化比较:皮下组和脚蹼组的临床症状最典型,眼观病变数量统计,分别占到3/6以上,脑膜炎组织病变严重于脑内组(P≤0.01),且皮下组肝细胞和脾细胞坏死较严重(P≤0.01);腹腔组和脑内组病理变化较其次。由此可见不同途径感染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雏鸭的病变最严重的是皮下感染,与自然感染病例症状相似,从而确认病理感染模型复制的最佳途径为皮下感染。  相似文献   
29.
正支原体(Mycoplasma)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进行自我复制的、且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原核生物,结构简单,缺乏细胞壁,能通过0.22微米的细菌滤器。支原体种类繁多,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大,且易污染体外培养的细胞,给科研工作带来  相似文献   
30.
《畜牧与兽医》2016,(9):96-99
为研究猪博卡病毒(PBo V)VP1蛋白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PBo V NP08株(Gen Bank登录号KR014255.1)VP1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确定1-334个氨基酸为优势抗原表位区,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VP1,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量为56.7 ku的重组蛋白VP1,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的VP1蛋白与临床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用该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10份临床感染PBo V的猪血清样品和3份未感染猪的血清,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不与未感染猪的血清发生反应,为建立PBo V感染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