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锌锰钼配施技术在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省土壤特点,锌锰钼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2000年起对Zn、Mn和Mo肥3种微肥在鸡脚草(鸭茅)(Dectylis glomerata L.)和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混播草地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详实地探讨三种微肥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措施。研究证明:Zn肥对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的有效范围集中在200~600mg/kg之间,最佳利用浓度为200~400mg/kg,能够促进牧草光合作用和提高种子产量,对牧草生产没有影响。200mg/kg的Zn肥与500mg/kg Mn肥和300mg/kg的Mo肥三者配施下,不但提高牧草的光合能力和种子产量,而且也显著地提高牧草产量(11.8%)。  相似文献   
162.
河南省饲草饲料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河南省自然条件,饲料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其科学化,集约化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采用硝酸稀土浸种的方法对6种优良牧草及饲料作物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研究表明:稀土的最佳利用范围为350×10-6~650×10-6,它对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营养生长阶段,和对照组相比,稀土可极显著地提高6种牧草的生物学产量,同时对5种禾本科牧草的经济产量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对紫花苜蓿的经济产量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4.
三种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无芒雀麦)在一年内的生长中分蘖有三个高峰,并且在果后营养期中分率总数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5.
在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中,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一年内,二者生物量的动态均呈双峰曲线,峰期分别位于完熟期以及果后营养中后期.地上生物量增长最快在抽穗到成熟期,地下生物量增长最快在分蘖期到拔节期.  相似文献   
166.
167.
 分别用5%的高硒、高硒钴以及高硒钴锌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Medicago sativa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普通苜蓿青干草,研究高微苜蓿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和改善奶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和添加等量的普通苜蓿草干草相比,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干草能显著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影响牛奶的营养含量,并且饲喂安全,无副作用。其中,高硒苜蓿草干草能提高产奶量8.6%(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8%(P<0.05),但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加强奶牛对饲料的利用,增加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6.5%(P<0.05)和33.1%(P<0.05)。另外,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还能改善牛奶的品质,其中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P<0.0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使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提高9.28%(P<0.05)、3.26%和4.69%。因此,在奶牛生产中适当添加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既能能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又能提高奶的品质,而且安全又效果好,可以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8.
在黄河滩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通过王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单作及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inn)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等豆科牧草的混作,研究该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探索在温带的条件下,优质化种植该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丰富河南饲草资源,发展黄河滩现代草食畜牧业提供保证。结果表明,王草在河南适合在4月10日到4月20日栽植,生长期为6个月,生长最快在6~7月份,植株全年都处于营养生长期,不抽穗不扬花,全年茎叶比和鲜干比分别平均为0.77∶1和7.01∶1,鲜草产量为323.23t/hm~2。王草与苜蓿和苕子等豆科牧草混作,可以促进分蘖、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生长速度,提高王草的产草量,其中,苕子效果最为显著,可提高王草个体鲜重10.14%(P0.05),生长速度13.43%(P0.05),鲜草总产量12.68%(P0.05),其次是苜蓿,可提高王草个体鲜重5.58%(P0.05),生长速度9.70%(P0.05),鲜草总产量7.96%(P0.05)。同时王草与苕子和苜蓿混作还能降低其倒伏性,8~9月份的倒伏率分别降低8.48%(P0.05)和4.60%,有利于收获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9.
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分别以4.5kg/hm~2和15.75kg/hm~2混播的情况下,研究混播草内部各组分的相互关系以及牧草的生长动态,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类草地的生产规律和利用特点,为畜牧业服务。结果表明:(1)苜蓿和无芒雀麦的AGR(绝对生长率)均呈双峰动态模式,第1个峰值出现在开花到成熟期,第2个峰值出现在果后营养后期,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二个峰。在开花(扬花)期以前,无芒雀麦的AGR高于苜蓿,但之后却是苜蓿高于无芒雀麦,杂草的AGR值也呈双峰曲线,但第1个峰值在抽穗扬花期,第2个高峰在完熟期;(2)苜蓿和无芒雀麦的RGR(相对生长率)呈双峰动态模式,峰值分别在春季分蘖期和果后营养中期,杂草则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规律;(3)混播牧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呈双峰曲线,地上生物量峰值分别在完熟期(1137.45gDM/m~2)和果后营养后期(985.63gDM/m~2),生产最快在4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根冠比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V型动态模式,最大值在越冬期,最小值在成熟期。  相似文献   
170.
郭孝  李明 《家畜生态》2011,(3):30-34
通过在三黄雏鸡日粮中添加高硒、高硒钴、高硒钴锌以及高硒钴锌铁4种紫花苜蓿草粉的试验,研究其对雏鸡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鸡饲料中添加5%~15%的4种高微牧草均可提高饲料报酬,提高雏鸡对饲料的利用和转化。其中,在鸡饲料中添加10%的高硒钴锌的苜蓿草粉,应用效果最好,添加后雏鸡的体重增加了150%,比对照提高了93.5%,料肉比比对照下降了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