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0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725篇
林业   573篇
农学   2979篇
基础科学   101篇
  793篇
综合类   7370篇
农作物   1772篇
水产渔业   657篇
畜牧兽医   3260篇
园艺   1071篇
植物保护   64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1103篇
  2011年   1232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155篇
  2008年   1302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883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小麦抗叶锈基因Lr 38的AFLP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几乎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严重时可造成5%~15%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1]。小麦抗叶锈基因Lr38发现位于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第7组的一条染色体上,并被标定在6 DL上[2],是抗性很强的抗叶锈病基因,国内外至今尚未发现对Lr38有毒性的菌株,是一个应用潜力很大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112.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方法对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23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共筛选了64对引物,获得一对引物(M05/E03)可在MFR小种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具有325个碱基。根据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出SCAR标记引物,对60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离物进行回检结果表明,研制的SCAR标记能够准确区分MFR生理小种。本实验结果为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植物病毒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商明清  魏梅生 《植物检疫》2004,18(4):236-240
本文主要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快速免疫滤纸测定、免疫胶体金技术、毛细管区带电泳、免疫PCR等血清学方法和PCR、分子信标、实时RT-PCR、核酸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免疫胶体金技术、毛细管区带电泳、分子信标和TaqMan实时RT-PCR等植物病毒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4.
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策略和已获得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集团混合分离分析法(BSA)、平行芽变分析法(PSA)和已知信息捕捉法(KIH)是果树农艺性状基因标记筛选的主要方法。目前已获得了大量果树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这些标记是果树基因作图、图位克隆、分子辅助选择和种质资源鉴定等遗传研究与育种实践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5.
苹果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玉新  翟衡 《果树学报》2004,21(6):586-591
借助分子标记手段苹果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涉及苹果的抗性、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等各方面基因,综合有关文献,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已发现的主要苹果遗传标记、已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及苹果的转基因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苹果基因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苹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117.
参照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国内分离株D971约1.3kb的片段,其中包含3a、3b、E及M蛋白基因的完整0RF,并将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国内外部分IBV毒株序列比较表明:D9713a基因与CU—T2、D1466、DE072、M41、GA/99和UK/66的3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3%~89%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7%~91%,其中与CU—T2毒株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为83%和77%);3b基因与上述毒株的对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5%~95%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2%~96%,与CU—T2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和96%);E蛋白基因与CU—T2、D1466、DE072、M41、Ark99、H52、Gray、GA/99和UK/66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1%~86%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80%。不同毒株推导的E蛋白C末端表现不同特征,其中D971E蛋白C末端比CU—T2的时应区多9个氨基酸残基,而比本试验选用的其他参考毒株的相应区域短5~7个氨基酸残基。M基因与Cu—T2、DE072、Gray、M41、H120、H52、SD/97/02、LX4及D41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6%~91%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5%~95%,其中与SD/97/02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1%和95%)。对M蛋白的3个功能区进行序列比较发现,其N端第1~19位与SD/97/02的同源性最高,达90%,与CU—T2的同源性为80%,而与其他毒株同源性均低于61%;N端第20~100位含有3个跨膜蔬水区,D971与其他参考毒株比较,该部位第20~67位相对保守,其中与SD/97/02的同源性为100%,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在97%以下;在推测的与核衣壳连接的C端,D971与SD/97/02在第101~182位同源性为100%,与疫苗株H52和H120及国内分离株LX4和D41的同源性为97%,而与本试验所选的国外参考毒株同源性在96%以下;在C端第184~219位D971与H52的同源性为100%,与H120和SD/97/02的同源性为97%,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也在96%以下,而且在C末端第220~222及224位与上述国内外参考毒株均不同,国内外各毒株在该4个位点氨基酸为丙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而D971M蛋白的该区域氨基酸突变为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该突变是否与D971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组织嗜性的变化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上结果表明,D971与SD/97/02亲缘关系较其他毒株为近,但其遗传衍化又与国内使用的疫苗株H52和H120具有一定的联系。从其mRNA3和mRNA4cDNA的序列分析来看,D971又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11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可在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择准确性、利用遗传变异及扩大有效群体大小方面发挥作用.鸡的快慢羽基因、矮小型基因及裸颈基因等作为标记基因在鸡的遗传育种中已逐步得到应用,但由于还存在理论、统计学及成本上的局限性,MAS还不能在家禽育种中广泛应用,随着分子遗传、数量遗传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MAS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9.
用RT-PCR法,以1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扩增了NP全基因cDNA.将cDNA克隆于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1542个核苷酸的片段包含了核蛋白完整阅读框架,其中编码区为1497个核苷酸,编码498个氨基酸.将其序列与6株A型流感病毒NP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各毒株之间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5%~95.9%,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0%~98.4%.本研究通过分子进化分析揭示了各毒株间的亲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0.
鸡抗马立克氏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加上MDV的感染可导致宿主的免疫抑制,因此它是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养鸡业中最具经济意义的疾病之一。MD的有效控制措施应包括三方面,即疫苗免疫、生物安全和抗病育种。但长期以来,养禽业主要依赖疫苗免疫,由于MDV的普遍存在及其毒力的不断增强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