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9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4篇
  43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3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前期实验表明,变温处理(28 ℃ 12 h/16 ℃ 12 h)可显著提高羊草种子的萌发率,且羊草种子萌发中的第1天是接受变温信号的关键时期。以此为研究基础,结合羊草种子变温萌发的转录组测序数据,针对羊草种子萌发初期对变温处理的响应筛选出与种子萌发、休眠及低温相关的基因24个,利用测序结果中这些基因的RPKM值制作基因表达热图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以萌发率高、低的两种羊草种质的种子为材料,对24个基因在恒温12 h(28 ℃)和变温1 d(28 ℃ 12 h/16 ℃ 12 h)萌发处理中的表达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恒温对照相比,变温处理12 h后,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有SAIN1,PP2C62,EXPB3,EXPB4,GA3ox,EXPA2和EXPA7,而表达明显下调的基因有bHLH49,GID1,ABI8,Chi1,11833,CBF3,NAC2,PP2C72,SAIN2和5423。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基因在高、低萌发率两个种质中表达的差异,筛选出其中可能与羊草种子萌发相关的基因有几丁质酶基因Chi1,转录因子基因CBF3,羊草新基因5423,赤霉素合成基因GA3ox,细胞松弛素蛋白基因EXPB4和羊草新基因SAIN1,将为下一步阐明羊草种子萌发的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长天数表现为负相关,函数关系为y=189.04x^-0.342(R^2=0.9466);天然羊草草地伴生的禾草和其它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体上高于同一时期羊草的消化率,其中榆树叶、苣荬菜和碱蓬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3.
羊草群落进行了不同强度、不同频度的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在羊草生长旺盛期间,轻度刈割的羊草具有较强的存活率、再生强度、再生速度以及再生产量。轻度刈割处理的再生能力与中度和重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和中度刈割处理对羊草的再生有明显地影响。因此,在刈割利用和放牧管理方面应注意羊草的再生特性,留茬高度应不低于14cm,而且不宜高强度利用。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及其机理和菌根增强羊草耐盐性的可能机理,提出了丛枝菌根对羊草。耐盐性的潜在影响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羊草(leymus chinesis)是根茎型禾本科牧草,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耐短时积水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繁殖力极强,在我国东北草原和内蒙古东部草原的羊草分布中心经常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多年来,羊草一直是草地学和生态学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结实率、发芽率、生物量生殖分配、觅养生长格局、遗传分化、密度制约机制、营养繁殖动态等方面,对不同土壤生境下羊草种群生物量的年龄结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06.
选取18月龄的健康五龙鹅2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的羊草粉含量分别为12.70%、16.70%、21.00%、25.80%,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检测饲料和粪便中的多种营养成分,确定其消化率.结果表明:在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羊草粉添加水平的提高,CF的消化率为13.00%~18.40%,中性洗涤纤维(NDF)14.10%~21.47%,酸性洗涤纤维(ADF)15.40%~22.29%;组间净蛋白利用率(NPU)及氮(N)的沉积量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氨态氮(N<,3>-N)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较高(77.30%~91.78%);P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a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减趋势(P<0.05);AKP活性与CF、NDF和ADF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蛋氨酸(Met)、胱氨酸(Cys)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P活性与Ca、P表现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四种酶的活性与CF、NDF、ADF消化率,Ca、P、Met、Cys表观消化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7.
108.
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组合日粮饲喂干奶前期奶牛对其围产期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一致的干奶前期荷斯坦奶牛45头,根据体重、胎次及预产期接近(P>0.05)的原则将奶牛随机分为试验A、B和C组,每组15头。分别以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16∶24∶30∶30(A组)、16∶24∶45∶15(B组)和16∶24∶60∶0(C组)比例配合日粮饲喂。产前2周将3组试验牛转入围产牛群,3个试验组开始饲喂场内同一围产前期和新产牛日粮。试验期88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组在产后1、2和3周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10.46%(P<0.05)、7.79%(P<0.05)和5.65%(P<0.05)。除产后1周外,产后2、3周B组的奶牛体况评分分别比C组高6.60%(P<0.05)和9.06%(P<0.05)。2)各试验组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B组初乳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比C组提高10.82%(P<0.01)和18.07%(P<0.01)。3)与C组相比,B组产后21 d产奶量提高9.00%(P<0.05),乳非脂固形物率提高2.83%(P<0.05),乳蛋白率提高10.59%(P<0.05),乳糖率提高5.64%(P<0.05)。各试验组间乳脂率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4)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B组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A和C组(P<0.05), B组的血清尿素氮和胰岛素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总蛋白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B(IgM)和IgG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后21 d,B组的血清IgM和Ig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瘦素显著高于C组,而B组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在产前7 d、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胆固醇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B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低于C组(P<0.05)。各试验组间β-羟丁酸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干奶前期饲粮组成和养分水平可影响围产期奶牛的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干奶前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的适宜比例为16∶24∶45∶15。  相似文献   
109.
植物形态及生物量分配变化是天然草原退化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之一,通过研究植物形态及生物量分配对环境的响应规律有助于揭示草原退化及植被演替的内在机理。本试验研究了羊草形态、生物量累积及分配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可塑性响应。试验采用有效磷含量低于3mg P_2O_5/kg的土壤设置0,30,90,180mg P_2O_5/kg 4个磷肥添加梯度,形成4种具有不同供磷能力的土壤,用于对羊草植株的培养,并于后期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供磷能力的减弱明显减小了羊草的株高、各构件生物量,表现为高磷添加量显著高于低磷添加量,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了14%,50%,51%,79%,63%。2)羊草个体形态及生物量分配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响应并不完全一致,生物量累积对供磷量的敏感度最大,生物量分配次之,形态的敏感度最差,可塑性指数分别为0.58,0.31,0.19;单个性状指标以根干重最为敏感,可塑性指数达到了0.79。3)相关分析表明,羊草地上干重与叶宽、节间数、株高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此3个形态指标对羊草地上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0%,27%,26%,是形态指标中解释羊草地上生物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子。本试验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个体水平上探索羊草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响应,与课题组前期试验结果相结合,可有助于探索天然草原退化和植被演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我国北方广大半干旱草原的生境条件,培育适宜放牧的根蘖型苜蓿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我所于1984年开始采用综合育种手段,育成“图牧3号”和“图牧4号”根蘖型苜蓿新品种,经7年时间生产应用,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加拿大“Rangelander”苜蓿和内蒙地方品种准噶尔苜蓿。1995年起建立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根蘖率和产草量完全超过育种指标,具有持久、耐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2000年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半干旱草原带试种,放牧利用效果显著。目前在国内已建立2个种子繁育基地,为提供天然草地补播和建立人工放牧草地所需要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