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31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 7个病毒分离株 .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 ,外壳直径 75nm,内核直径 50 nm;病毒核酸型为 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 ,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 ,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 ,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 ;试验感染 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 10 0 % ,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 ,并可回收到该病毒 .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03.
半番鸭适宜日粮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秀清 《中国家禽》2005,27(9):11-12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三组半番鸭分别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察各组肉鸭的增重、成活率、饲料报酬、屠体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4~7周龄日粮适宜蛋能比为14.41克/兆焦、粗蛋白17%、8~9周龄12.08克/兆焦、粗蛋白14.5%。  相似文献   
104.
高米糠粕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利纯  尹兆正 《中国家禽》2005,27(15):14-16
选择22日龄商品代番鸭180只,研究在高米糠粕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酶制剂使番鸭日增重提高10.83%(P〈0.01),饲料利用率提高10.35%(P〈0.01),肝重率提高16.87%(P〈0.01),腹脂率降低10.38%(P〉0.05)。添加酶制剂有利于番鸭羽毛生长,防止啄羽,试验第2、第3周加酶组啄羽率比对照组均下降50%。  相似文献   
105.
王永坤 《中国家禽》2004,26(2):35-38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雏番鸭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数日龄至3周龄左右的雏番鸭,具有传播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985年以来,福建、广东、浙江、山东、广西、江西、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均有本病的流行发生。法国学者(1991)报道了1989年在法国两个地区爆发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并从患病雏番鸭群中分离到两株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DucklingParvovirus,简称MPV)。番鸭细小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单股DNA病毒;病毒颗粒大小:角对角直径为25nm,…  相似文献   
106.
为初步了解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2012—2018年,在福州、莆田、漳州和三明4个主要番鸭饲养区18个固定养殖场,收集435例临床病例样品,进行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和番鸭小鹅瘟)病原检测,分析病原感染状况。结果显示:2012—2018年,在435例临床病例中,检出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阳性病例155例,阳性检出率为35.6%(155/435),其中番鸭三周病阳性病例102例,番鸭小鹅瘟阳性病例125例,两种病混合感染病例72例。2012—2014年,番鸭三周病病原检出率约为40.0%,2015年降至27.4%,2016—2018年降至5.0%以下,病原检出率大幅下降(P<0.01);2012—2018年番鸭小鹅瘟病原检出率在23.4%~34.9%之间,检出率下降不明显(P>0.05)。分析认为,2014年番鸭三周病商品疫苗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三周病的临床发病率,使该病已非导致番鸭临床发病的主要因素;而对于番鸭小鹅瘟,因缺乏针对性的有效疫苗,防控效果不明显。因此,该地应继续加强番鸭三周病活疫苗的免疫,最终净化该病;而对于番鸭小鹅瘟,需做好综合防控,可免疫鹅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控制临床发病,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7.
番鸭呼肠病毒病是发生于雏番鸭(半番鸭)的一种新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为番鸭正呼肠病毒,与禽呼肠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病毒对番鸭胚和鸡胚及其成纤维细胞有致病性,对番鸭和半番鸭有强的致病性,主要感染7日龄~45日龄的雏番鸭,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0%~95%以上。临床上以软脚、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病变特征为肝、脾等内脏器官形成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灶。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胸腺、脾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和坏死、单核细胞浸润;肝、脑血管周围和肾间质、肺间质、心肌间有淋巴样细胞或/和吞噬细胞聚集。该病原的致弱活疫苗和灭活苗、以及高免血清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MTT法检测番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建立番鸭淋巴细胞转化检测的MTT法 ,筛选细胞浓度、刀豆蛋白ConA浓度和培养时间 3个参数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确定了MTT法检测番鸭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最佳培养条件 ,细胞浓度 5× 1 0 6个 /mL在 2 0 μg/mLConA的RMPI 1 640完全培养基 40℃培养 60h。试验表明 ,该方法可用于番鸭体外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9.
阳新县阳新番鸭饲养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年靠自繁自养,产品难以迈出县门.近两年来,我县把发展阳新番鸭作为实施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并以此作为富县富民的基本战略加以实施,通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其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在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0.
方祥福 《农技服务》2006,(11):42-42
目前认为鸭“白点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Ⅲ型。番鸭最易感,其他品种鸭均有发生。番鸭发病又以雏番鸭较多,具有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常并发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菌病等,使死亡率高达70%~90%。我部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物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死亡率下降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