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2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948篇
林业   2809篇
农学   1860篇
基础科学   1249篇
  992篇
综合类   11704篇
农作物   1466篇
水产渔业   1107篇
畜牧兽医   2997篇
园艺   1430篇
植物保护   54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713篇
  2016年   890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1457篇
  2013年   1366篇
  2012年   1741篇
  2011年   1627篇
  2010年   1453篇
  2009年   1445篇
  2008年   1291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924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947篇
  2003年   1034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 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著。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 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 cm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 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相似文献   
102.
103.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2012—2018年连续观测数据,系统解析了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物生长季(4—10月)不同时间尺度蒸散发(ET)与气象植被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小时、日和月尺度上,始终与ET保持高度相关的气象植被因子包括风速(P<0.01)、空气温度(P<0.01)和降水量(P<0.01);(2)结合不同时间尺度主控因子,利用多元回归定量表征了小时、日、月尺度的下垫面ET变化特征,经验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4(P<0.01)、0.42(P<0.01)、0.82(P<0.01),小时和月尺度上的经验方程可较好地反映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下垫面耗水特征;(3)ET与降水差值显示,2012—2018年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物生长季(4—10月)水汽交换以下垫面水分消耗为主,8月份发生干旱事件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现有玉米精密电驱排种控制系统无法快速适应多类型排种器排种控制的问题,在玉米CAN总线电动排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玉米排种器排种驱动进行现场标定的电驱控制系统。系统在排种驱动电动机控制信号与排种盘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采用分段线性插值的方法现场获取排种器驱动曲线,实现排种盘转速标定与控制。以国产气吸式玉米精密排种器和指夹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为试验对象,在模拟车速下,对系统排种盘转速现场标定的控制准确性进行试验。电驱气吸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控制性能试验中,株距设定为25 cm,车速设定为3~12 km/h(间隔3 km/h),结果表明,系统调节时间最长为0.80 s,稳态误差最大为0.81 r/min,控制精度最低为97.42%。电驱指夹式排种器排种盘转速控制性能试验中,株距分别设定为20、25、32 cm,车速设定为4~9 km/h(间隔1 km/h),结果表明,总体排种盘转速平均调节时间为1.09 s,标准差为0.26 s;总体平均稳态误差为0.38 r/min,标准差为0.23 r/min;总体平均控制精度为98.30%,标准差为1.01%。与分段PID排种转速控制系统控制性能进行对比得出,支持转速现场标定的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平均调节时间减少0.51 s,平均稳态误差增大0.16 r/min,平均控制精度降低0.63个百分点。选用指夹式排种器,进行了播种均匀性田间试验,株距为20 cm,车速范围为4~7 km/h(间隔1 km/h),结果表明,播种合格指数大于等于84.26%,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8.29%,说明系统能够完成对玉米精密排种器排种转速控制曲线的高控制精度现场标定,能够精准控制电驱排种转速。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增加、栽植密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深入探究水稻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施氮、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找出水稻栽植密度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试验田种植的第2季水稻圣稻1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处理,施氮量设4个水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高密度,30万穴/hm~2。共12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水稻的株高、鲜质量、叶面积及分蘖数均以30N3处理为最佳。对于水稻养分吸收,中氮中密度下的水稻氮素含量最高,其中27N2处理在抽穗期比24N2处理高出20. 2%,27N3处理在灌浆期比27N1处理高出1. 30%。而水稻全磷、全钾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在中密度条件下,288 kg/hm~2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肥产量提高12. 1%;在中氮条件下,27万穴/hm~2的栽植密度比低密度处理产量提高18. 5%。因此,氮肥水平与栽培密度的最优组合为288 kg/hm~2和27万穴/hm~2,该组合在降低施氮量,控制合理密度的同时,产量实现最优,达到14 615. 3 kg/hm~2。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82-1787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微线体蛋白4(MIC4)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引物扩增RH株中的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链接到pET-28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后去除内毒素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监测抗体水平、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方法鉴定其免疫原性并初步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mic4基因ORF编码580个氨基酸残基,去除信号肽(25个氨基酸残基)后的PCR产物长度为1 686 bp,重组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63 830,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较低,在pH7.5和IPTG浓度为0.5 mmol/L时18℃培养可溶性表达,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3免之后抗体滴度达到1∶8 000以上,抗体可以识别排泄分泌抗原(ESA)中的MIC4,MIC4主要位于速殖子前部的细胞质和膜表面。结果表明,重组MIC4是ESA的成分并且分泌之前分布于虫体前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7.
春尺蠖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属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的发育阶段。越冬蛹羽化成虫时期早,幼虫不仅活动能力强,而且取食量极大,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将整株树叶食光,使树木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持续受害可导致植株死亡。其取食为害的树种约20余种,还为害小麦、玉米、苜蓿等,当食物短缺时,也取食苦豆子,为害部位为叶片和花蕾,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8.
109.
以盐恢888为父本,盐161S、盐220S、盐221S为母本,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母本和栽插密度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栽插密度、母本以及两者的互作效应都对制种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制种产量、有效穗数、总颖花数表现为增加趋势.栽插密度对不同母本制种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盐161S、盐221S在中密度处理下制种产量最高,盐220S在高密度处理下制种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结实率与制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中亚天然气C线管道属于典型的输送压力高、流量大、管道跨度大、压气站数目多、输送工艺复杂的输气管道。为研究中亚天然气C线管道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下水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事故下管道的自救时间,采用SPS软件建立了中亚天然气C线管道仿真模型。模拟了正常工况下管道全线压力和温度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90%和12.24%,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温度和管道粗糙度变化对全线输气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种事故工况下管道最长的自救时间,可为中亚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