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新疆羊源STEC的耐药性和毒力情况,评价羊源STEC在羊产业链饲养阶段的风险。【方法】 从某规模化羊场随机采取2月龄羊的肛拭子样本,EC肉汤增菌后用MAC平板结合双重PCR(stx1,stx2)法分离鉴定STEC,用SMAC平板结合双重PCR(rfbEfliC)法分离鉴定E. coli O157:H7;用K-B法做9类18种药的敏感试验,并用PCR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用PCR检测STEC的毒力基因(eae,ehxA,hlyA,stx1a,stx1c,stx1d,stx2a等),并检测是否“Top Six”和E. coli O157:H7血清型。【结果】 被检的21只羊中,9只携带STEC(42.86%),其中1只羊还携带E. coli O157:H7;药敏试验显示仅有2株菌对头孢吡肟具有耐药性,对其他药均敏感;所有分离菌均携带stx1毒力基因,其毒力基因亚型以stx1a(60%)与stx1c(80%)为主,9株STEC不属于“Top Six”或O157血清型。【结论】 该场羊源STEC的携带率较高,主要携带致病力较弱的stx1,有E. coli O157:H7,但是没有“Top Six”血清群;该场羊源STEC对目前的抗菌素普遍敏感,反映了其良好的养殖环境和较少的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02.
试验选用7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试验1~7组分别为口服0 mg/kg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对照组、口服0 mg/kg空囊组、口服1 mg/kg CCK-卵黄抗体(yolk immunoglobulin,IgY)-低剂量微囊组、口服5 mg/kg CCK-IgY-高剂量微囊组、注射0 mg/kg CCK对照组、注射1 mg/kg CCK-IgY-低剂量非微囊组、注射3 mg/kg CCK-IgY-高剂量非微囊组。单笼饲养,试验期40 d。以小鼠体重、日采食量及血液中CCK抗体D值为评价指标,对CCK-IgY及其微胶囊进行促生长及免疫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试验全期来看,试验3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但与试验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注射CCK-IgY剂量的增加,D值也随之升高,试验7组D值极显著高于试验5组(P<0.01),而CCK-IgY微囊组均未达到与注射一致的效果。口服微囊化CCK-IgY和腹腔注射非微囊化CCK-IgY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腹腔注射非微囊化CCK-IgY具有较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但CCK-IgY微囊饲喂效果不够明显,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和评价新疆肉牛养殖场的环境,对新疆阿克苏和伊犁及塔城地区的肉牛养殖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根据《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等标准和规范,对3地区的8个肉牛养殖场的土壤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重金属砷(As)、汞(Hg)、铅(Pb)、镉(Cd)、铬(Cr)的检测。结果显示,8个肉牛养殖场土壤中总As、总Hg、总Pb、总Cd、总Cr的平均值分别为0.389、0.568、22.708、0.573和149.449mg/kg,均低于《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规定的最高限值。8个肉牛养殖场综合污染指数(P综)值为0.577~0.994,其中伊犁地区2个监测点和塔城地区1个监测点的土壤环境P综为0.7~1,土壤环境质量处在尚清洁水平;其余5个监测点P综均≤0.7,土壤环境处在清洁水平。结果表明,3地区肉牛养殖场的土壤环境均符合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规范和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禁食禁水双重应激对马匹机体的影响,试验选取8匹成年伊犁骟马,采用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禁食禁水组(禁食禁水49 h)和正常饲喂组(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监测马匹基本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及应激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禁食禁水组心率在12~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呼吸频率在48和49 h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糖浓度在18、24和36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浆皮质醇水平在18、30和36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在48和49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他指标未见显著变化(P> 0.05)。由此可知,在禁食禁水双重应激情况下,马匹通过降低心血管活动、减少机体能量消耗、提高应激能力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北疆地区是新疆肉牛养殖业的主产区,大多采用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养殖模式.了解北疆地区肉牛养殖业饲料安全状况.[方法]选择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3个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肉牛养殖场,采集101份饲料样品,对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霉菌进行检测.按照GB/T18869-2002(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GB/T13092-2006(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66份显示为大肠菌群阳性,检出率为65.3;,其中,精饲料、打瓜藤中大肠菌群最高,达到2.4 × 105/100 g,麦草、草垛、秸秆中大肠菌群含量都较低,数量低于2.3×102/100g;在所有饲料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在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100份出现霉菌阳性,检出率为99.01;,其中麦秆霉菌数量最高,达到8.9×104 cfu/mL.不同肉牛场、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大肠菌群和霉菌污染变化不同.[结论]所检测的101份饲料样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大肠菌群和霉菌的污染.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肉牛饲料微生物污染限量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综述了蜂虻Bombyliidae寄生的研究简史、寄生类型、寄生生物学习性、寄生与蜂虻科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寄主专一性以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对应用蜂虻防治农林害虫,特别是控制蝗虫发生进行分析,未来应重点研究特定种类在生物学习性,寄主范围、寄生率,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花生在生长及贮藏过程中因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感染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这两种霉的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具有强毒性和高致癌、致畸性。受污染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以B1、B2和G1、G2为代表,其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化学方法等。对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整粒花生的分选,目前仅是利用比色分选、图象识别等方法,依据外观差异剔除具有明显霉变特征的花生粒,尚无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的无损、在线和专用分选技术。为此,文中对污染黄曲霉毒素花生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8.
正狐蓝子鱼(Siganus vulpinus)又名狐狸鱼,是一种隶属于鲈形目、刺尾鱼亚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在珊瑚礁活动的热带海水鱼。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菲律宾及我国南海、台湾岛海域,属于暖水性近岸鱼类。狐蓝子鱼体色为黄色,头部较细且长,有似狸猫一样黑白花纹,状似狐狸而得名。其觅食各类有机物及礁石上的蠕虫、海藻等,既可被人类食用又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中草药的毒性反应,在水温13~15℃下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对体质量为(2.36±0.41)g的刺参幼参进行了5种中草药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方中草药对刺参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五倍子乌梅石榴皮黄芩甘草;五倍子、乌梅、石榴皮、黄芩和甘草对刺参幼参的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40、2.027、2.149、2.234、4.900 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5、0.272、0.166、0.271、0.605 g/L;6组复方药物中毒性最大的是五倍子+甘草,其次是五倍子+黄芩、甘草+黄芩、石榴皮+五倍子,乌梅+石榴皮、五倍子+乌梅两组复方的毒性最低。研究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单方中草药五倍子、乌梅,复方五倍子+乌梅、石榴皮+乌梅可用作刺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高效利用,以餐厨垃圾为原料,采用乳酸菌进行固态发酵,结合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餐厨垃圾乳酸菌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餐厨垃圾添加10%麦麸和4%豆粕搅拌均匀,加入125%的水,121℃灭菌20 min,冷却后,接种2.0%乳酸菌,32℃厌氧培养48 h。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比原料提高了5.36%,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均有下降,并且乳酸菌含量达到了24.8×10~8CFU/g;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