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0篇
  免费   1269篇
  国内免费   1211篇
林业   5287篇
农学   1778篇
基础科学   1042篇
  2632篇
综合类   15749篇
农作物   1070篇
水产渔业   2877篇
畜牧兽医   7382篇
园艺   1745篇
植物保护   968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849篇
  2021年   936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1116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979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2077篇
  2013年   1882篇
  2012年   2546篇
  2011年   2691篇
  2010年   2408篇
  2009年   2603篇
  2008年   2701篇
  2007年   2387篇
  2006年   2270篇
  2005年   2031篇
  2004年   1585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997篇
  2001年   814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6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探究土壤环境中红霉素污染的生物风险,本试验采用14C示踪技术,选取广东菜心为代表,研究红霉素结合残留的释放、转化及生物有效性,并探讨添加外源有机肥(如鸡粪、活性淤泥)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红霉素结合残留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释放,在培养45 d时下降至引入量的59.83%,其中15.00%转化为可提态残留;植物根系的吸收和扰动能促进红霉素结合残留的释放和转化(P <0.05);土壤中的红霉素结合残留能够被广东菜心根部吸收并转运至可食部分,转运系数为0.34,表明红霉素结合残留在菜心体内不易向上运输;放射性自显影图片显示,被植物吸收的14C-红霉素及其放射性衍生物主要集中在叶片和根部;外源添加有机肥(鸡粪和活性淤泥)处理,一方面可抑制结合残留的释放,增加富啡酸中红霉素结合残留的含量(P<0.05),导致土壤中红霉素污染更持久,另一方面可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红霉素残留的吸收;腐殖质分级结果显示,红霉素结合残留主要集中在富啡酸中(87.92%~97.21%),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释放。本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红霉素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炭肥比和膨润土粘结剂对生物炭基肥理化及缓释特性的影响,以生物炭为基底,分别制备了炭肥比1:4,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15%、10%、5%和粘结剂质量分数10%,炭肥比为1:6、1:5、1:4、1:3的柱状尿素和氯化钾生物炭基肥颗粒,分析了生物炭基肥颗粒的理化及缓释特性。结果表明,在炭肥比为1:4条件下,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越高,生物炭基肥微观结构越紧密,力学和缓释特性越好,质量分数为20%时,氯化钾和尿素生物炭基肥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286.78和281.27 N,前3天养分淋出率分别为45.53%和36.87%。在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炭肥比越高,生物炭基肥缓释性能越好,炭肥比为1:3时,氯化钾和尿素生物炭基肥前3天养分淋出率分别为42.06%和40.32%。同时,氯化钾生物炭基肥表面孔隙先增后减,炭肥比为1:6和1:3的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271.25和282.42 N。尿素生物炭基肥内部结构中孔隙变多,炭肥比为1:6时,平均抗压强度为最大值267.84 N。综合考虑,满足中等肥料浓度要求时,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20%、炭肥比为1:4或膨润土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炭肥比为1:3的生物炭基肥成型配方较优。  相似文献   
103.
生物炭对向日葵秸秆热解特性及气体产物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向日葵秸秆热解的影响,以向日葵秸秆为原料,基于TG-FTIR研究生物炭添加前后向日葵秸秆热解特性与气体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向日葵秸秆相比,混合样品主热解区间由276~349℃变得更长,并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热解活化能不同程度降低,由60.21降到38.07~50.35 kJ/mol,呋喃类、酸类、含羰基类化合物、芳香醛类、CO、CH4等产物吸光度值存在差异。随着添加500℃制备生物炭比例增加,混合样品热解的活化能减小,释放气体产物中芳香醛类释放量增量减少,CO与CH4释放量降低。添加不同制备温度的生物炭,混合样品热解产生呋喃类、酸类、含羰基类化合物释放量均有所降低;添加500和700℃制备的生物炭,混合样品热解气体产物中芳香醛类增加。添加900℃制备的生物炭,向日葵秸秆热解气体产物中CO产量增加。该研究为向日葵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4.
菌剂挂膜3D-RBC联合BCO工艺处理养猪沼液废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养猪沼液废水寡营养、高氨氮的水质特征,该研究采用耐高氨氮、适应贫营养生长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以下简称HN-AD)菌挂膜启动三维结构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3D-RBC+BCO)组合工艺对沼液进行处理。该文研究了3D-RBC+BCO组合工艺在真实沼液条件下的启动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和C/N比2个关键因素对组合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DO和C/N比优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真实沼液条件下,采用HN-AD菌剂挂膜启动方法,仅用12和18 d就分别完成3D-RBC和BCO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同时组合工艺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4.8%、95.7%和80.1%,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厂排放一级B标准。在对3D-RBC反应器DO和C/N比的优化过程中,增设底曝后COD、NH4+-N和TN等指标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25.4%、15.4%和15.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增加底曝后3D-RBC盘片生物膜中微生物菌属的数量小幅下降,但HN-AD优势菌属的种类与丰度显著降低,导致脱氮效率下降;贫营养型Acinetobacter、Pseudomonas菌属是3D-RBC可以对真实沼液高效脱氮的关键,提高C/N比会显著降低其丰度,进而影响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以2年田间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连续施用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为烟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方法】  田间试验在山东省诸城市潮褐土烟田上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且秸秆不还田(CK),常规施肥+小麦秸秆还田(FS),常规施肥+小麦秸秆生物炭2.25 t/hm2 (FB1)和4.50 t/hm2 (FB2)。在烟叶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了土壤基础理化指标和总有机碳(T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热水溶性有机碳(HWC)、活性有机碳(LOC)及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  【结果】  连续施用小麦秸秆或其生物炭2年后,FB1和FB2处理TOC含量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74.9%和116.0%,而FS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LF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OC类似,FB1和FB2处理LFOC含量分别较CK处理显著增加154%和326%。FS处理HWC含量显著高于CK和FB1处理,而与FB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FS处理HWC含量增加了107%。FS和FB2处理MBC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252%和144%,而FB1处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FS处理LOC含量较CK显著增加了68.9%,而FB1、FB2处理LOC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FS处理还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及有效磷含量,其对部分土壤理化特性的改良效果优于生物炭处理(FB1和FB2)。此外,CPMI也以FS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73.5%,而FB1、FB2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  【结论】  连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烟田土壤活性有机碳(MBC、HWC和LOC)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CPMI。而同量秸秆转化为生物炭后连续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长期固存。  相似文献   
106.
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生物炭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多功能的土壤调理剂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的长期效应还缺乏了解。研究施用生物炭5年后对茶园土壤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生物炭在酸化土壤改良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茶园生物炭田间试验在福建安溪县进行,茶园种植年限超过7年,茶树品种为铁观音,土壤为黄壤 。试验设生物炭施用量0、2.5、5、10、20和40 t/hm2共6个水平,一次施入土壤,5年后调查了茶园土壤pH、电导率 (EC)、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施用生物炭5年后,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个单位,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EC值降低了1.85%~47.77%,其中施用10~40 t/hm2生物炭处理的pH值均显著高于0~5 t/hm2处理。施用生物炭5年对土壤性质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细菌群落Chao指数、ACE指数表现为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得趋势,Shannon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用生物炭促进了适宜酸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的节杆菌属、硝化螺旋菌属、黄色杆菌科细菌相对丰度的增加,降低了嗜酸性细菌如酸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施用0~10 t/hm2生物炭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受pH、EC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施用20~40 t/hm2生物炭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其中硝化螺旋菌属、α-变形菌门、酸杆菌属、康奈斯氏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EC值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在酸化茶园施用生物炭5年后,土壤pH、EC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了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且适宜酸中性或弱碱性环境的细菌丰度增加,嗜酸性细菌丰度降低;其中施用0~10 t/hm2生物炭的处理土壤pH、EC是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施用20~40 t/hm2生物炭的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养分流失有毒重金属活化,严重影响稻米质量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水稻秸秆和谷壳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分别记为RSC和RHC),研究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化土壤改良及其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设置3个生物炭用量(0,20,50 g/kg,分别记为CK、C1、C2),4种土壤酸化水平(pH 4.01,4.25,4.33,4.58,分别记为L1、L2、L3、L4),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土壤共同培养60天后测定土壤pH、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态Cu、Cd含量。结果表明:RSC对酸化土壤pH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RHC,且施炭量越高提高幅度越大,RSC的C2处理使4种酸度水平的土壤pH分别提高了0.68,0.97,1.29,1.71个单位。2种生物炭均能提高土壤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其中各施炭处理有机质显著提高,尤以速效钾的增幅最为显著,RSC对4种养分的提高均优于RHC。RHC对土壤有效态Cu含量无显著影响;RSC的C2较C1处理更能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u含量,使4种酸度水平的土壤分别降低了13.62%,6.57%,4.36%,7.88%。RHC处理的L3、L4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最大分别降低了13.79%,19.23%。RSC使4种酸度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最大分别降低了20.00%,25.81%,20.69%,19.2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稻秸秆炭用于改良酸化土壤、降低重金属Cu和Cd有效性的效果更佳,且降低污染土壤中Cd的有效性较Cu好;生物炭对酸化程度越低的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以及有效态Cd含量的降低效果较好,而有效态Cu含量的降低效果则在酸化程度越高的土壤中表现更佳;土壤pH是生物炭调控重金属Cu、Cd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以白叶1号茶树为试验材料, 研究楝素生物叶面肥对春茶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相比, 春茶萌芽前喷施叶面肥能明显提早萌芽, 其中叶面喷施700倍液对茶树产量因子促进作用显著, 3个取样时期萌芽密度(一芽一叶)分别较对照增加2.6、1.29和0.54倍, 春茶新梢(一芽一叶)百芽重增加14.5%;喷施1 000倍叶面肥最有利于春茶品质的提高, 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较对照分别提高12.8%和52.8%, 茶多酚和酚氨比较对照分别降低14.4%和24.1%。  相似文献   
109.
孙佳丽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53-1555
由于水蜜桃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在贮藏和运输期间易发生褐变、腐烂,严重阻碍了水蜜桃产业的发展。研究水蜜桃采后保鲜技术是维持果实品质的关键。本文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3个角度,综述了近几年我国水蜜桃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存在的不足。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包括研发高尖端保鲜设备、以研发天然保鲜剂为重点、研究综合保鲜手段,旨在为水蜜桃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