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55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335篇
基础科学   152篇
  237篇
综合类   951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057篇
畜牧兽医   37488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826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728篇
  2013年   1599篇
  2012年   2480篇
  2011年   2446篇
  2010年   2422篇
  2009年   2533篇
  2008年   2504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885篇
  2005年   2057篇
  2004年   2019篇
  2003年   1979篇
  2002年   1700篇
  2001年   1560篇
  2000年   1287篇
  1999年   1288篇
  1998年   1459篇
  1997年   1851篇
  1996年   1500篇
  1995年   1270篇
  1994年   1388篇
  1993年   1388篇
  1992年   1368篇
  1991年   1164篇
  1990年   876篇
  1989年   85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本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罗斯肉鸡胚胎发育的11~21 d及胚后个体发育至成熟的过程中小肠绒毛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第12天及以前的小肠绒毛呈蜿蜒纵行排列的黏膜褶,13~15 d呈沿小肠纵轴为W型排列的板状黏膜嵴,胚胎发育至15 d小肠绒毛的形态开始向指状结构转变,在18 d后发育成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的指状绒毛,小肠以指状绒毛形态一直持续到胚胎孵化出壳,出壳后的鸡雏小肠绒毛仍然保持指状;随着雏鸡不断发育,在7 d以后绒毛逐渐由指状向板状发育,至孵出后第24天左右鸡雏翅膀长出第一排初级飞羽时,小肠绒毛发育成完全的"W"板状结构。本实验通过研究鸡个体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变化,为探讨其形态重演与鸟类食性演化及飞翔关系提供基础资料,孵出后鸡的发育早期小肠绒毛由指状转变成W板状这个全新的发现也为鸡的相关生理、营养等方面的生产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原生态放养条件下兴义矮脚鸡产蛋期就巢行为,选用360羽20周龄、品种特征一致且健康无病的兴义矮脚鸡产蛋母鸡,将它们随机分为6组,每组60羽,进行分区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产蛋母鸡产蛋前期(25~28周龄)的产蛋行为会随着母鸡年龄的递增而增加,29周龄后产蛋行为表现频繁(78.14%),就巢行为增加至频繁;而产蛋后期(44周龄后)的产蛋行为显著减少(60.96%),就巢行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蟛蜞菊醇提物对原代鸡胚心肌细胞抗热应激作用的影响。研究选取12胚龄的文昌鸡胚构建原代心肌细胞体外模型。采用MTT法测定蟛蜞菊醇提物对心肌细胞活性和抗热应激损伤的影响。通过研究热应激组(45℃)与常温组(37℃)的心肌细胞上清液中AST和LDH含量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sp70的表达量,分析醇提物对减缓心肌细胞抗热应激损伤的作用。蟛蜞菊醇提物浓度为0.5~50μg/ml时对心肌细胞无毒性并具有促进活性作用。热应激处理下,醇提物浓度为5~20μg/ml时能够极显著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P<0.01),并降低AST和LDH酶含量(P<0.01)。同时,蟛蜞菊醇提物促进了Hsp70的表达量,且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作用,并且在蟛蜞菊醇提物浓度为20μg/ml时作用最佳。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蟛蜞菊醇提物可以有效减缓热应激对原代鸡胚心肌细胞的损伤,并诱导细胞显著提高Hsp70表达。  相似文献   
16.
秋冬季节天气温度变化快,昼夜温差大,由于圈舍通风不良等原因影响,通常会引起免疫失败,疫病发生情况增多,易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鸡白痢等。每年的近期各种疾病已陆续爆发,本文作者在此做一下归纳分析,主动采取调控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冷应激因子诱发的诸多季节性高发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0年7月周宁县礼门乡首洞村一鸡场发生鸡支原体感染,并陆续出现死亡,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当今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一旦感染,轻症瘫痪,重症死亡。控制本病的最佳方案是做好鸡场的消毒和净化,配以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某养鸡户饲养的2500只麻鸡饲养至58日龄出现以瘫痪、不愿吃食、羽毛蓬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症状的病变,初期使用大肠杆菌及病毒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后采集病料送吉林大学兽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做病原检查,确诊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遵循“两个疗程,两种药物”的治疗原则,使病情得以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蛋鸡或是肉鸡,伴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针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流行情况和危害,本文将简述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并探析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加强对鸡大肠杆菌的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此类疾病对养鸡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鸡适宜的精液稀释液配方以及稀释液最佳保存时间,本实验采集50只海扬黄鸡精液,测定比较3种不同的精液稀释液(基础稀释液、BPSE稀释液、自配稀释液)稀释后体外不同存放时间(0.5、1.5 h)以及对自配稀释液在100℃灭菌和加双抗条件下不同存放天数(3、6 d)稀释后的精液品质。结果表明:存放0.5 h后,自配稀释液稀释后的精子活力较BPSE稀释液提高了2.29%(P<0.05),自配稀释液稀释后的精子活率较基础稀释液、BPSE稀释液分别提高0.65%(P<0.05)、0.66%(P<0.05);存放1.5 h后自配稀释液稀释精子活力较基础稀释液提高了4.61%(P<0.05),精子活率较基础稀释液和BPSE稀释液分别提高0.98%(P<0.05)、1.12%(P<0.05);BPSE稀释液稀释后的精子畸形率在存放0.5 h和1.5 h后均为最高;3种稀释液稀释后的精液在体外存放0.5和1.5 h之后,精液死精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在1.5 h时自配稀释液死精率最低;100℃煮沸和加双抗的稀释液在4℃冰箱中存放3 d和6 d后稀释的各精液品质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自配稀释液稀释后精液品质优于基础稀释液、BPSE稀释液,可作为海扬黄鸡的精液稀释液;煮沸或加入双抗的自配稀释液保存6 d之内对所测精液品质指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