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吉平  王娟  郑学勤 《果树学报》2007,24(2):244-247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观、口感可达贮藏前的水准;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独穴蜂针疗法与蜜蜂毒素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效果,5年来采用独穴蜂针疗法治疗了32例全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结果有效率为100%,两年治愈率为78%,说明独穴蜂针疗法对变应性鼻炎具有特殊的防治效果。结果提示:蜂针疗法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免疫疗法,蜂毒液可能为一类天然的有效的生物应答调节剂,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抗过敏、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培养兰州百合根中内生真菌,筛选具有促进生长和抗旱作用的菌株。[方法]利用真菌一兰州百合幼苗共培养体系筛选益生菌,研究干旱条件下益生真菌对兰州百合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获得1株可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明显促进兰州百合幼苗生长和抗旱的内生真菌。[结论]利用内生真菌抵御干旱胁迫是一种新的策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评价2味中药复方药剂对各动物模型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无水乙醇模型中的血液值;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盐酸模型中的血液值,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略有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值有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而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模型中的血液指标中模型组PT、FIB、APTT、TT值较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LWZY组较模型组比较PT、FIB、APTT、TT值有明显降低(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有一定的体内促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基质加标标准曲线,对中国对虾、大菱鲆、鲫鱼、鳗鱼、蟹、甲鱼6种主要养殖水产品肌肉组织中氯霉素类药物: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氟苯尼考(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FA)的多残留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AP在2–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TAP、FF和FFA在5–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加标回收率在76.4%–9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7%–13.9%之间。检出限:CAP为0.2μg/kg,TAP、FF和FFA均为1.0μg/kg。定量限:CAP为0.5μg/kg,TAP、FF和FFA均为3.0μg/kg。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水产品中CAP、TAP、FF和FFA多残留的同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将其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从青岛市胶州湾海泥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蛋白酶的海洋菌ZR-Pw。通过菌株ZR-Pw的菌落形态、菌体形状、革兰氏染色,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种进行鉴定;将ZR-Pw接入发酵培养基中,测定该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酶曲线,确定其产酶的最适温度及pH。结果显示:菌株ZR-Pw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在生长到18 h时,菌体生长量达到最大值。在菌株生长到24 h时,产酶量达到最大值。该菌株产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 8.0。试验为菌株ZR-Pw产蛋白酶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妍慧  于常红  刘岩  刘健  张婷 《茶叶科学》2014,34(3):271-278
建立了茶叶中3类11种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茶叶样品以乙腈–乙酸(体积比99:1)提取,以PSA为净化剂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然后通过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甲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表明:11种农药的分析时间约为20 min,在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检测限为0.1~1.7 μg·kg-1。测定了茶叶样品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加标回收率为62.4%~114.8%(添加水平分别为10~4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19.34%。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茶叶样品,检测其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检出结果差异较大。其中绿茶中11种农药的检出量为1.7~339.4 μg·kg-1,加标回收率为86.1%~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n=6)。本方法准确、灵敏、简单、快速、安全,能满足茶叶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齐墩果酸抗大鼠移植性肝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志勤  李洪亮  孙立波  程齐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07-10808,10851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抗肿瘤作用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探讨齐墩果酸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32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齐墩果酸高剂量组(100mS/kg·d)、齐墩果酸低剂量组(50mg/kg·d)、氟尿嘧啶(5-Fu)组(5mg/kg·d)、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前3组于造模成功后第8天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灌胃给药,连续用药14d后停药24h,取血处死大鼠,取出瘤块称重,常规瘤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1齐墩果酸给药组瘤重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齐墩果酸给药组及5一FIJ组血管条数目密集程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齐墩果酸对血清中AsT、AIJ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且AsT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各组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两者的表达均以生理盐水组最高。l结论]齐墩果酸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内癌细胞的生长,对移植性肝癌所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资源考察、标本鉴定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对青岛崂山菊科植物种类及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分析了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结果表明:(1)青岛崂山有菊科植物69属145种(其中新发现30种未入载《崂山植物志》),分别占山东省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88.5%,总种数的82.9%;分别占全国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29.4%,总种数的6.3%;属于典型药用植物的有51属106种,约占全国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总属数的42.5%,总种数的21.2%,其中32种入载2010版《中国药典》,本文分别对其进行了重点记述。(2)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聚炔类、三萜皂苷、木脂素、生物碱等,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本文最后就该地区丰富的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IBV)引起鸡的病理组织变化和病毒超微结构特征,采用常规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显微观察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对山东省3株病毒分离株(QX、DY、FC)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毒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可引起明显的腺胃组织炎症,主要表现腺胃黏膜内炎性细胞浸润,腺胃腺体上皮细胞增生,腺腔中有黏液、有多量坏死、脱落、崩解的腺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有多量空泡化等特点。在病理组织中观察到了大小为80~120m的病毒颗粒;通过鸡胚分离的病毒大小为80~150nm,该病毒略呈球形或梨形,有囊膜,囊膜表面覆有长12~25 nm的呈典型冠状的突起(团集的病毒则较少有冠状突起),为冠状病毒。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治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