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对~株来源于发病罗非鱼的链球菌进行分类学鉴定,本研究利用原核生物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该菌株进行了16s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扩增出长约1.5kbp目的片段,测序得到一条长度为1447bp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NCBI公布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s.iniae)SCCF5L菌株16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9.496),暂称为中国广西株(S.iniae-CGX)。同时,亲源关系较近的S.iniae、S.difficile和S,agalaciate代表菌株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该菌株与S.iniae代表菌株组成同一进化分支,与s.agalaciate代表菌株组成的另一进化分支距离较近(95.596),而与S.difficile代表菌株组成的进化分支距离较远(92.3%)。本研究证实,从发病罗非鱼脑组织分离得到的致病性链球菌为海豚链球菌。  相似文献   
12.
2007-2012年中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菌株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血清型鉴定方法,对2007-2012年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云南等地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分离获得的168株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59株为Ⅰa血清型,6株为Ⅰb血清型,3株为Ⅲ血清型。各区域流行菌株血清型也存在差异:从广西自治区7个地区50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1株无乳链球菌中,有54株为Ⅰa型,4株为Ⅰb型,3株为Ⅲ型;从广东省10个地区59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4株无乳链球菌中,有63株为Ⅰa型,1株为Ⅰb型;从海南省5个地区26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33株无乳链球菌中,有32株为Ⅰa型,1株为Ⅰb型;从福建省漳州6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株和从云南省文山4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4株均为Ⅰa型。研究表明,2007-2012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血清型存在Ⅰa、Ⅰb和Ⅲ3种血清型,Ⅰa型为主要血清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分析中国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规律和特点提供数据,为该病防治及疫苗候选菌株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流行,造成鱼苗100%死亡;咸鱼的损失也高达30%~80%不等。为了确定该病病原,本试验对患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从南宁和合浦两地分离到NN和HP两株G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腹腔注射感染可引起健康斑点叉尾鮰100%死亡,浸泡感染可引起30%-55%死亡,并且感染发病的斑点叉尾鮰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两株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均与国外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参考菌株(JCM1680)相同;两株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JCM1680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3%。以上研究证实,NN和HP两株细菌为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本研究首次对国内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证实了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的流行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国内该病的控制及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4种微生物基因组DNA腹腔注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8 h后腹腔注射海豚链球菌,在攻毒后24和48 h采血,通过测定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以及血液中病原菌感染量和死亡率,探讨注射4种微生物DNA对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作用.结果显示,注射大肠杆菌DNA的实验组,LSZ、AKP和SOD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现为先略低于对照组后升至正常水平;而注射鮰爱德华氏菌DNA、毕赤酵母DNA和生理盐水的实验鱼,LSZ和AKP表现出明显变化(P<0.05),LSZ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而AKP变化趋势则不同.注射感染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其中24h大肠杆菌组感染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48 h各试验组的细菌感染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以大肠杆菌组和嗜水气单胞菌组最低,且其死亡率也最低,表明注射一定量的大肠杆菌基因DNA和嗜水气单胞菌基因DNA能增强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上思县明江网箱养殖罗非鱼暴发鱼病,该病由饲料某些营养成份缺乏以及病原体感染共同作用引起。采用体外杀虫、灭菌及内服抗病药饵等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净化水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了解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分析其优点和所涉及的技术参数,对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进行噬菌蛭弧菌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鱼回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结果:在试验水体中加入嗜水气单胞菌对斑点叉尾鱼回进行感染,同时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当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浓度达到105个/ml以上时有预防斑点叉尾鱼回败血病的效果;采用背肌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鱼回进行感染,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结果试验鱼全部死亡,说明噬菌蛭弧菌不能起到治疗斑点叉尾鱼回败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罗氏沼虾白肉病发病原因,特别采集白肉病的典型病虾苗进行细菌分离、除菌组织悬液制备及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从罗氏沼虾白肉病病虾的肌肉、肝胰腺中分离到的细菌浸泡感染正常罗氏沼虾苗不能复制疾病。病虾除菌组织过滤液浸泡感染正常虾苗,7d后可发病,并出现典型的白肉病症状,氯仿处理不能破坏病毒的感染力,表明罗氏沼虾白肉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一步法和二温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231bp的特异基因片断,对300份南美白对虾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快速和敏感的桃拉综合症病毒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净化养殖水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从水产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经海藻酸钙包埋固定后加入凡纳滨对虾饲养池中,结果池水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比对照池显著降低,总碱度显著上升。表明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质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