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豫麦70—36是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国审小麦品种豫麦70号(内乡188)进行改良后选育的半冬偏春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河南金丹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经营。豫麦70—36多抗、广适,优质高产,一般亩产600kg左右,高产地块突破750kg,将成为我省新一代的当家品种。豫麦70—36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镉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给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品种保障,2003年对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2004年对鹤璧市卫河堤岸内侧土壤重金属检测表明,其土壤Cd含量为10.5mg/kg,严重超过国家标准(0.6mg/kg)。在此土壤环境下测定小麦植株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积累量因品种、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品种间籽粒Cd含量为0.102~0.168mg/kg,均超过国家标准(0.100mg/kg)。小麦各部位Cd积累大小次序为根〉叶〉茎〉鞘〉籽粒〉颖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氮素积累及分布与运转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3个冬小麦品种,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素含量,着重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强筋、弱筋和中筋)冬小麦各生育时期氮素的积累、分布与运转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在生育前、中期植株体内的氮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小麦抽穗至开花以后,随着生殖器官的不断发育,各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运转氮素增加,尤其在灌浆中期之后,强筋小麦的旗叶、倒二叶氮素下降幅度大,向籽粒运转比例增大,中筋、弱筋小麦的旗叶、倒二叶氮素下降比较平缓,向籽粒运输较小,直至成熟期籽粒中氮素含量形成明显差异,这是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遗传特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玉米的科学育种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量只能叫做产量表现。那么它是由什么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呢?一个品种有一定的生产潜力(产量潜力或产量能力),只有满足该品种最适宜的条件时,由群体产量因素构成的产量能力才可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但在实际上,往往处在相对不利的条件下,这时品种又有对这种条件的适应能力。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构成一对矛盾,环境条件通过这对矛盾起作用,形成一定的产量表现犤2犦,即:根据这个理论,优良品种应该既有高的产量能力又要有强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提高品种的产量(表现)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产量能力,二是提高适应能力。品种的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5.
水氮配合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水泥池中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氮配合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亩产300公斤左右条件下,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水氮配合应用与只浇水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以拔节期肥水增产效果最佳,后期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品质,在土壤肥力偏低条件下,强筋小麦不易达到较高的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补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两年对温麦6号小麦的小区试验和高产攻关调查研究,提出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的几个群体质量指标,即最高叶面积系数为10.0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以上,有效叶面积率95%以上,每公顷成穗在750×10~4左右,分蘖成穗率50%左右,抽穗期无效分蘖残存率在5%以下。同时对上三叶的叶面积和叶质量以及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特点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28豫麦28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普8131系统选育而成,1993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豫麦28为春性,白粒(普8131为红粒),千粒重40克以上,晚播早熟,秆韧抗倒,比较抗病,落黄极佳。经河南省农科院实验中心、郑州...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麦收前对河南省中产灌区麦田进行调查取样,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表明,播量、氮肥施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选用等是目前中产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选用具有高产潜力新品种的同时,控制播期播量,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分期施氮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对豫麦 49号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入一定底氮 (纯氮 1 2kg/亩左右 )的基础上 ,不同底氮增加量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差异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产量最高 ;不同行距配置对产量影响不大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互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并采用 0 .2 0m× 0 .2 6m种植方式产量最高 ,底肥增施 2 0kg/亩尿素宜采取 0 .1 3m× 0 .33m种植方式 ,底肥不增施氮肥时 ,无论采取何种行距 ,其产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