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白菜中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大白菜的食用安全性,优化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本经石油醚:丙酮=8:2提取,液-液萃取纯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大白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2.00%~104.1%,变异系数为0.8%~2.7%;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10%~103.0%,变异系数为0.8%~2.9%.溴氰菊酯在大白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10%~99.01%,变异系数为1.6%~2.4%;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5.31%~103.0%,变异系数为0.8%~1.3%.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 E-clipse XDB-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柱温25℃,流速1.0mL/min,在220nm波长下,对杀菌剂异丙菌胺原药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异丙菌胺浓度为1.6~200μg/mL范围内,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26,变异系数为0.27%,平均回收率为99.96%。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检测辣椒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并优化了新鲜辣椒中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GC-μECD)分析方法。采用50 mL V(乙腈):V(水)=3:1的混合溶剂提取,二氯甲烷萃取, N-正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在添加水平为0.017~0.64 m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4.0%~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3.3%~15%。该方法准确、灵敏,可同时测定辣椒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4.
为丁香菌酯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UPLC-PDA方法,测定了丁香菌酯在稻田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当丁香菌酯在土壤、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0275~1.37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8.53%~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9.83%.在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225 g/hm2)分别施药1次和2次进行最终残留试验,间隔期为15 d,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后采样,糙米中丁香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  相似文献   
15.
阿维菌素降解菌AW1-12的筛选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阿维菌素降解菌以提供农药污染物修复的依据,利用富集培养法从长期施用阿维菌素农药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阿维菌素降解菌,标记为AW1-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株的阿维菌素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2.5%时,该菌株在合100 mg/L的阿维菌素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30℃,150 r/min,pH =7的条件下摇床培养9d后,对阿维菌素的降解率达80%,而第6天为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AW1-12为Ochrobactrum haematophilum AW1-12.  相似文献   
16.
贵州罗甸水稻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霜霉病又名黄化萎缩病,1890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发现,其后在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东北、台湾、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市相继报道此病发生。2002年以来,在贵州省罗甸县的不同乡镇陆续发现该病,其发生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面积大,危害重,对当地水稻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形结构类似小盆地,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mm,全年无霜期300多天,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天然温室”的美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早熟蔬菜基地,也是贵州省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种植面积7200hm^2。  相似文献   
17.
含两个手性中心的三唑类杀菌剂色谱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杀菌剂,而绝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属于手性农药,具有1个或2个手性中心,存在2个或4个对映异构体。本文在近年有关三唑类杀菌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和合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1种三唑类杀菌剂 (氟环唑、多效唑、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叶菌唑、苄氯三唑醇、环唑醇、糠菌唑和乙环唑) 进行分离测定的研究进展,可为多个手性中心三唑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调查鉴定魔芋白绢病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对从染病魔芋植株上分离纯化的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试验表明,药剂浓度大于500 mg/L时,3%广枯灵AS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抑菌率均较高,均达到96%以上,建议作为魔芋白绢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Y5247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瓜白粉病Sphaero the cafuliginea是黄瓜的一种常见病害,该病往往在黄瓜的生长旺盛期爆发,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品质降低,失去经济意义,严重影响黄瓜的生产。迄今生产上常选用甲基托布津、腈菌唑等防治黄瓜白粉病.但其效果均不够理想,急需筛选更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调查鉴定辣椒白绢病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Sate.引起;对分离纯化的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pH值5.0~6.0条件下适宜菌丝生长;25~35℃、pH值4.0~6.0、光照、相对温度100%加水等奈件适合菌核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药荆浓度为100~300μg/mL时,3%广枯灵水荆的抑菌率均为90%以上,75%百菌清WP、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抑菌率在300μg/mL时仅为70%左右;田间防治试验中,3%广枯灵水剂、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5%以上,明显优于其他供试药剂。其中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发病植株生长恢复较快,有利于提高发病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