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2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7年生杉木与山杜英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及山杜英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山杜英纯林(81.9210t/hm^2)和杉3:山1(58.1940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出2.01倍、1.13倍,杉5:山1(49.7117t/hm^2)和杉2:山1(44.5395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82.67%和63.66%;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不仅有利于地力维护,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能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因此,杉3:山1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2.
香椿种源苗期性状变异与原产地生态因子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揭示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规律以及与原产地生态因子间典型相关程度,对香椿天然分布区内的35个种源3个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不同种源间苗高、地径和抗冻性3个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57、0.782和0.950,说明香椿苗期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主要受较强的遗传力控制,综合选出7个速生、抗冻的优良种源;香椿苗期性状与原产地生态因子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苗期性状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纬度变异为主,来自偏南、偏西的种源比偏北和偏东的种源生长快,但抗冻性差。  相似文献   
13.
杉木采穗圃的树体管理和插条选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采穗圃建立初期,树体管理方式对单株产条量有显著影响。在12种不同处理中,生长季节(8月)进行压干和生长初期(4月)进行截顶两种处理的效果最好,有效产条量为17~18根/株,总产条量为47~51根/株,4月和8月进行全截干处理,产条极少,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单株产条量的高低顺序是:压干≈截顶>埋干>半截干>全截干。树体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持足够的树冠营养面积和及时抑制主干高生长优势。对两种采穗圃连续3a观测表明,栽植密度为1.66万株/hm2的压干式采穗圃的产条量,超过密度为2.66万株/hm2的换干式采穗圃产条量的40%~50%。但压干式采穗圃适宜稀植,而换干式采穗圃可实行高密度圃地栽培,从而实现早期丰产。两者各具优点,可因地制宜地选用。在采穗圃中采集树干基部20cm以下部位、带有顶芽、长度10cm左右、粗细均匀和较为粗壮的穗条,用于扦插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整齐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造林施肥两年生长反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造林施肥两年生长反应*胡炳堂洪顺山关志山蔡宏明封剑文关键词马尾松、生长量、造林施肥、追肥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面广、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大,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5.
施肥是林木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 ,我国对林木经营越来越集约化 ,许多树种都在进行林木施肥的效益研究 [1~ 3]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 ,对它的研究也相对较多[1,4,5] ,但其研究对象大多只限于混种实生苗 ,对杉木家系间特别是杉木无性系间的施肥效应研究较少 [5]。而林业发达国家在培育主要造林树种优良家系、无性系的同时 ,开展了不同遗传基因型对环境条件要求 ,特别是对营养要求的试验研究[6,7] 。本文是以杉木无性系为施肥对象 ,研究杉木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及特点 ,为杉木无性…  相似文献   
16.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 42m3·hm-2,生物量为41 5127t·hm-2,与杉木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74 55%和97 27%,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何贵平陈益泰蔡宏明封剑文关志山关键词杉木、幼林地、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常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  相似文献   
18.
1992~1995年在福建邵武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营造的马尾松林中,连续进行4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施N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使其明显下降约8%;施用以P为主的肥料对生长的促进效果显著,胸径、蓄积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7.2%~19.5%、32.2%~52.2%,但其松梢害虫的虫株率则较显著提高;施K则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