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湖北省稻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水稻主要种植区设置3个田间原位监测点,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水稻田地表径流产生和氮磷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稻田平均产生地表径流8次,产流量平均为304.5 mm,产流系数为34.7%,径流主要发生在4~8月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段;施肥后全省稻田年平均总氮的流失量为4.90-10.67 kg/hm2,总磷流失量为0.63~1.44 kg/hm2;径流水中总氮平均浓度为1.83~3.83 mg/L,总磷浓度为0.16~0.49 mg/L;可溶态氮是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总氮的70.2%~86.7%,其中尤以硝态氮的流失量最大,占总氮的51.8%~69.5%,铵态氮流失量较小,约占总氮的7.4%~34.9%;磷素的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占总磷的60.4%~87.7%;肥料氮、磷养分流失量平均分别为当季施肥量的0.46%和0.37%.施肥和径流量是影响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主要因素,施肥导致氮、磷养分流失量增加,径流产生量大的时段,其氮、磷的流失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选择了24户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户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 d的生活污水产生量、水质、主要污染物产污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户平均生活污水日产生量为46.132 L,人均日产生污水量为17.530 L;人均日产生污水量受季节、地域、农户有无下水设施的影响,与农户收入水平无明显联系;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不稳,其中COD、TP、TN及NH4+-N等指标的浓度变幅较大,仅pH变幅较小。生活污水水质中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pH为7.15,COD为656.22mg/L,TP为4.13 mg/L,TN为20.69 mg/L,NH4+-N为11.88 mg/L,表现为高碳中氮中磷的水质特性;生活污水的产污系数为COD 21.04 g/(人.d)、TP 0.12 g/(人.d)、TN 0.53 g/(人.d)、NH4+-N 0.30 g/(人.d);COD的产污系数受地域、季节、农户有无下水设施的影响,受农户收入水平影响不规律;TP的产污系数则受地域、季节、农户有无下水设施的影响,与农户收入水平无关;TN和NH4+-N产污系数则只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重金属稻米低积累及稻草高富集品种,供生产应用。[方法]选取早中晚主栽水稻品种18个,同时在重金属污染的2个土壤背景条件下做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采样和检测各品种稻米和稻草中As、Cd、Pb含量,分析不同品种稻米和稻草重金属吸收量的差异及分配。[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同一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量差异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背景中重金属吸收规律不完全一致;同一品种在同一背景中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有差异,且有的不超标,有的超标;除少数品种稻草对个别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小于稻米外,其他均是稻草大于稻米。[结论]早稻中9优547、中稻新两优223和晚稻宜优207可在土壤取样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不同类型地膜为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地膜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无色杀草地膜的效应为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效生态模式“猪沼果”的施肥量比关系,不同量比关系对脐橙产量、品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猪沼果”模式的能量与物质循环特点及其在保持水土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残杀威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经动态试验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在湖北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残杀威在茶叶中消解很快,其在茶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d和1.9d。残杀威最终残留量测定,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推荐使用期和推荐安全间隔期使用残杀威,在茶叶中无残杀威的残留物。  相似文献   
17.
以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石坎梯田为对象,比较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5种模式分别是"茶-春马铃薯-豇豆-秋马铃薯"、"茶-花生-榨菜"、"茶-花生-辣椒-秋马铃薯-春马铃薯"、"茶-黄豆-萝卜"、"茶-春马铃薯-玉米"。结果表明,在石坎梯田的新栽茶园中,以"茶-花生-辣椒-秋马铃著-春马铃薯"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每公顷纯收入22 576.5元,比其他4种模式高60%-346%;"茶-春马铃薯-豇豆-秋马铃薯"模式经济效益次之,每公顷纯收入13 933.5元,比其他3种模式高68%-170%。同时,这两种模式生态效益较好,综合优势明显,适合当地种植习惯和自然气候特点,是值得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大力推广的高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解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类型复杂,来源不明,底数不清,导致防控措施不力。采用综合调查法对4个库区县(区)2007年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排污系数法测算污染物负荷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与源解析。结果显示,湖北省三峡库区2007年农业面源TN、TP和COD的排放/流失总量分别为2918.08、346.22、12461.10t.a-1;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其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为5836.16、3462.20m3.a-1,两者等标污染负荷比和为91.80%;库区内主要农业污染源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6.08%和34.37%,而农村生活污染源只有7.99%;4个县(区)污染负荷的比重为夷陵区>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因此,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防控的污染物主要是TN和TP,防控的重点源为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防控的重点区域为夷陵区。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草甘瞵和二甲四氯开展豚草化学防治研究,2004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设计了20%草甘磷、40%草甘磷和20%二甲四氯3种试验处理,每种处理设3次重复,另设3个对照小区,共12个处理小区,主要对豚草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农药可以有效破坏豚草的生长和蔓延,施用20%草甘磷、20%二甲四氯、40%草甘磷防治豚草,两周后,豚草萎蔫率分别达到76.3%、82.5%、85.6%;同种农药的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但是存在农药飘移二次污染环境的潜在危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在豚草生长的幼苗期;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