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1.
选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粳型寒丰糯(HFWx),与同型的寒丰不育系(HFA)进行杂交、回交转育成粳型糯质新不育系寒丰糯A(HFwxA),与自主选育的粳型糯质恢复系糯恢2号配组育成了杂交粳型糯稻新组合糯杂2号。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介绍了糯杂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对沪郊2008-2009年区域试验的水稻晚粳品种进行了各性状与产量、库容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和不同库容类型的水稻高产栽培调控因素筛选。结果表明:水稻的库容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8):并明确了水稻品种不同库容量的主要调控因素,为不同库容类型水稻高产和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栽培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肥料运筹对机穴播水稻群体生长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速效氮肥及与缓释肥配伍的肥料运筹方式,对精量机穴播杂交粳稻‘花优14’的群体生长效应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全生育期比尿素单施处理增加10—11 d,株高日增长量在拔节至孕穗期明显高于尿素单施处理,至成熟期株高比尿素单施处理增加(4.03±0.48)cm。拔节期后,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群体生物量积累量占各自总生物量的比例及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尿素单施处理。抽穗后,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的水稻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在达到高峰后下降缓慢,而尿素单施处理SPAD则下降较快。氮素对水稻主茎总叶片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处理N_2、N_3、N_5和N_7均比处理N_0、N_1和N_4增加1张叶片;氮素与产量拟合方程分析显示,水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超过311.47 kg∕hm~2阈值有减产风险。等氮条件下,产量均为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显著高于尿素单施处理,其中处理N6产量最高,达到(11 837.25±327.12)kg∕hm~2。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氮素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等氮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为尿素与缓释肥配伍处理高于尿素单施处理,其中处理N_5与N_1以及处理N_6与N_2间的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处理N1与N7间结实率差异显著。每穗实粒数以处理N_2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从水稻T-DNA插入突变群体中分离得到一个密穗突变体A989,表现晚开花、穗二级枝梗和小花数增加以及包颈。分子检测证明A989中T-DNA是单拷贝插入,通过inverse PCR的方法分离得到A989中T-DNA的旁邻序列,表明T-DNA插入在RCN2基因polyA加A位点后330bp处;RT-PCR检测发现在A989中,RCN2基因的表达被显著上调。利用2×35S启动子在野生型水稻Zhonghua 11中超表达RCN2基因,转基因植株表现为不抽穗,通过细胞学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能完成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但是生殖生长期的分生组织在分化出二级枝梗原基后停止分化和生长。此外,通过比较部分开花相关基因在野生型Zhonghua 11、突变体A989中的表达,推测了RCN2基因可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流苏石斛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流苏石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显示:茎段诱导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0.5mg·L-^1+CH0.5g·L^-1,芽的诱导率达58.3%;培养基Ms+BA4.0mg·L^-1+NAA0.5mg·L^-1+CH0.5g·L^-1可促进丛芽的形成,而丛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0.2mg·L^-1+CH0.5g·L^-1,增殖系数达6.23;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0.5mg·L^-1+NAA0.5mg·L^-1,50d后试管苗生根率可达100%。研究还发现,壮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BA0.5mg·L^-1+NAA0.1mg·L^-1+CH0.2g·L^-1,丛芽在该培养基上培养75d后,可同时完成增殖与生根程库。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氮肥量和基蘖肥与穗肥氮素配比试验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申优17’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等氮(240 kg∕hm2,下同)条件下提高后期穗肥氮则会降低加工品质。氮肥与稻米粒长、粒宽呈正相关,与长宽比呈负相关,而等氮条件下穗肥氮与稻米粒长和粒宽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施氮量增加会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率,后期增加穗肥氮施用会增加稻米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氮肥和在等氮条件下,氮肥后移处理均极显著和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由氮素与直链淀粉拟合方程可知,施氮量在318 kg∕hm~2时,直链淀粉理论值最低(15.04%)。稻米胶稠度与氮肥使用量无明显规律,但在等氮条件下可随穗肥氮同步递增,至穗肥氮占比为30%时,胶稠度值达到峰值(78.33 mm),之后缓慢下降。增加氮肥和后期穗肥氮占比有效地提高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并显著地降低了稻米食味值。当氮量为257 kg∕hm~2时,食味理论值最低(84.45)。在等氮条件下,穗肥氮占比为30%时,食味达到了最高值(83.0)。综上,杂交粳稻‘申优17’稻米品质易受氮肥调控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适当控制总氮量和优化后期穗肥氮比例以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浅旋耕旱直播条件下,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法,研究了水稻栽培中的主要技术因子与稻谷产量的关系,结果明确了播种量、氮化肥、磷化肥、钾化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获得了95%保证率下产量高于8250kg/hm^2的优化农艺方案,并在详细分析秀水122品种若干生育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产措施和简易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青香软粳'是从‘南粳46'亲本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早熟晚粳新品种。多年试种示范及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高95 cm左右,全生育期为153 d。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为(9.3±0.59)%,碱消值为6.95±0.06,胶稠度达(87.50±6.86)mm,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综合表现为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适宜青浦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施肥,采用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20.
以寒丰不育系(HFA)为母本,突变体寒丰糯(HFwxB)为父本,通过多代杂交、回交转育,育成糯稻不育系寒丰糯A(HFwxA)。HFwxA与HFA比较,除籽粒胚乳呈蜡质状和千粒重降低外,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花粉不育特性和配合力等方面的表现均基本一致。寒丰糯不育系(HFwxA)表现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等特性。利用其配制的杂交糯稻组合,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糯米淀粉黏度特性指标值也优于常规糯稻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