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通过3 a诱集监测和重点果园调查,结果表明:东方果实蝇在长江中下游北岸1 a可发生3代以上,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活动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丘陵、山区桔园发生较重,10月中下旬虫果率达2.00%-15.88%,其它果园零星发生;釆取冬翻杀蛹、虫果摘除、地面封杀、性诱捕杀和点喷药物等综防措施,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2.
25%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噻嗪酮WP和48%毒死蜱EC为对照药剂,进行了25%吡蚜酮WP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20g/667m^2药后14d防效达91、66%,略优于25%噻嗪酮,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次多、蛾量大,盛发期长;田间虫卵量高,残留量大;发生范围广,为害程度重。分析认为其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迁入虫量大,迁入峰次多;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卵的孵化和幼虫取食;防治期遇雨,方法不当,防效差;食料及田间小气候对其发生极为有利;田间高频次地使用化学农药,致使天敌控害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信优灵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区对比法,对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效果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好,干扰率为99% ~100% ,同时对棉花害虫天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天敌增加1.30~9.23倍,控制棉红铃虫虫害花效果为76% ~100% ,对棉红铃虫青铃危害控制效果为58.52% ~84.25% ,单铃虫道(瘤)控制效果为68.54% ~87.50% 。  相似文献   
15.
以几种新型农药为材料,研究了其不同剂量防治棉蚜和伏蚜的效果及其配套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50mg/kg、20%喹硫磷EC150mg/kg、40%毒死蜱EC300mg/kg和1.8%阿维菌素EC6mg/kg药后1d、5d、10d、15d防效分别为72.3%~99.4%、81.3%~99.4%、62.7%~98.8%和47.1%~96.8%,其总体防效相当于或略优于对照药剂50%甲胺磷,是高毒农药的理想替代品种,且对棉花生长和棉田天敌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WS -16型手动喷雾器防治稻飞虱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S—16型手动喷雾器与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喷施锐劲特防治稻飞虱的比较试验表明,WS—16型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和可调喷头药液附着率显著高于工农—16型喷雾器;药后8~20d的防效也优于工农—16型喷雾器,且压杆频率低,操作过程中无“跑、冒、滴、漏”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据宿松县30a螟虫发生为害测报调查资料分析,水稻二化螟近年发生特点是越冬场所广,基数大;发育极不整齐,蛾峰多,盛发期长;为害时间长,转株为害严重,被害症状多;三代发生为害加重。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明确减少越冬虫源、秋收灭茬、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的防治作用。提出药剂防治一代二化螟应改一次施药为一次重点,重发区补治、挑治。明确在新的发生情况下,各代的防治对象田、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70%艾美乐WG、10%蚍虫啉WP和25%扑虱灵WP三种药剂进行了防治五(3)代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三种药剂对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效,以70%艾美乐WG防效最好,10%吡虫啉次之,其持效期达30d,对天敌安全。建议在低龄若虫期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19.
新克黄枯防治棉花枯萎病防效显著,防效达77.3%,并能显著提高棉花的成桃率、衣分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蛾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芯诱蛾性能均较强、持效期长、防效佳、操作简便;6-9月试验区A、B、C三种诱芯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达112头、89.6头和299.5头,分别是20 W频振式杀虫灯的15.9,12.7和42.5倍;相对防效分别为75.50%,70.25%和8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