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东海中部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产卵群体繁殖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0–2012年春季在东海中部获得的日本鲭产卵群体样品的生物学及繁殖力测定数据,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指数GSI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东海中部日本鲭产卵群体年龄结构由1–5龄组成,以2–4龄占优势。日本鲭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4770–734684粒,平均为(145575±10067)粒;纯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75–1404 grain/g,平均为(524±24)grain/g;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02–2070 grain/mm,平均为(483±29)grain/m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叉长组间的性腺指数GSI(F=2.34,P0.05)、绝对繁殖力(F=8.57,P0.01)和叉长相对繁殖力(F=5.59,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体重相对繁殖力差异不明显(F=2.0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对繁殖力与体高、肝重关系密切。为了应对高强度的捕捞压力,日本鲭主要采用降低性成熟年龄,减小最小性成熟叉长和卵径、增加繁殖力等策略来维持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45份杂交种、69份自交系为材料,研究玉米茎基部抗推力(PRBS)、穗下节间抗折力(BRFI)和拔根力(VRPR)3个抗倒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自交系3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PRBS与BRFI呈显著正相关;在自交系和杂交种中,茎秆直径与PRBS、BRFI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抗折强度与BRFI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茎秆弹性模量也与PRBS呈显著正相关;自交系PRBS、BRFI、VRPR在抽雄和灌浆两个时期都表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的自交系中,兰卡斯特群自交系3个抗倒性状表现较差,变异度也较小,其他类型种质中,材料间存在较高多样性,现有的主要种质都存在目标性状比较优异的种质;杂交种PRBS、BRFI与亲本相应性状均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孤雌生殖诱导系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极大加快了育种进程。综述了玉米单倍体获得的途径和加倍的方法,讨论了孤雌生殖诱导系产生单倍体的机理以及单倍体的应用价值,最后分析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为单倍体加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以Reid群、黄早四群和温热Ⅰ群群内杂交20个组合的单倍体胚芽鞘节为外植体,分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并对再生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和花粉育性分析;同时使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再生植株的基因型。【结果】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芽鞘胚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温热Ⅰ群高,达极显著水平;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10;I-KI染色发现,散粉的花药,其花粉为部分可育;15株单倍体植株的遗传稳定,未见变异。【结论】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胚芽鞘节组培特性较好,温热Ⅰ群较差;组织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遗传型均来自双亲的重组类型。建立了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东海带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利用2002年12月~2004年8月在东海中北部(27°~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带鱼渔获样品,共采集788ind,每月对带鱼矢耳石生长轮计测和带鱼样品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带鱼年龄与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东海群系带鱼呈现出较以往任何时期低龄化和生长加快的渔业生物学特征;体重与肛长的关系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该群系的生长其性别间无显著差异,雌雄合并估算的vonBertalanffy生长参数L∞=493.3mm,K=0.346/yr,t0=-0.387yr。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用 2 0 0 3年在长江口渔场 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 ,对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三个调查航次共捕获渔业生物 79种 ,其中鱼类 4 9种 ,隶属于 11目 ,30科 ,4 5属 ;虾蟹类共有 2 0种 ;头足类共有 10种 ,隶属于 3目 ,6科 ,6属。三个调查航次都是以鱼类的资源量指数最高 ,资源尾数密度表现为虾蟹类高于头足类 ,资源重量密度除 6月份虾蟹类低于头足类外 ,4月和 9月 2个航次都高于头足类。鱼类和虾蟹类的资源量指数值在 9月份达到最大 ,而 6月份为最低 ;头足类的资源量指数以 4月份最高 ,9月份最低。优势种组成的变化表现为 :4月份为黄鲫和小黄鱼 ,6月份为、黄和太平洋褶柔鱼 ,9月份为带鱼和小黄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保护性耕作在济南市的实践,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如何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的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两个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生  徐尚忠 《作物学报》1993,19(2):156-164
本文从普通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对玉米雄花不育系—元徐cms—小黄和恩二激cms—大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类研究。大田的育性反应表明,这两个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花粉染色的观察发现F1可育花粉与败育花粉基本上呈1:1分离。用小斑病T小种接种,这两个不育系不表现专化感染。通过mtDNA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玉米优良杂交种豫玉22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玉米优良杂交种豫玉22的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研究其产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杂种优势的利用水平提供有益信息。结果表明,在8个穗部产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为行数、穗长、出籽率、穗粗;在F1代和F2∶3家系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穗粒重、行粒数、穗长,较弱的是出籽率和百粒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S组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Mo17(rf_3rf_3)CMS-唐徐×HZ_1(Rf_3Rf_3)N]×Mo17(rf_3rf_3)N回交群体作为基因定位群体。采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定位了Rf_3/rf_3基因。RFLP分析表明,Rf_3/rf_3基因位于第二染色体长臂上的UMC36A和UMC49分子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2.7cM和4.8cM。采用BSA法,筛选了340个10mer随机引物,找到与Rf_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Eo8-1.2,将Rf_3/rf_3基因的标记距离缩小到2.7cM,为Rf_3/rf_3基因辅助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