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江西省吉安市和赣州市不同的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利用LC-MS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份野生茶树资源的茶多酚总量为20%~46%,氨基酸总量为0.89%~4.41%,其中龙潭1号的茶多酚总量高达46.63%,龙潭2号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高达4.41%,阳岭1号游离氨基酸低至0.89%;龙潭3号EGC含量最高,阳岭1号EGCG含量最高;阳岭1号母树和扦插苗的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茶树脱离母体扦插后成分有变化,生境可能是影响茶树品质成分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鲴又名沟鲶、美洲鲶等,原产于美洲。它具有肉嫩味美、适温范围广、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但近年来在我市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加大,斑点叉尾鲴细菌性败血症在我市的一些养殖场时有发生,该病多发于7—9月,一般好发于鲴鱼苗种阶段,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在发病2~3d后,出现大批死亡。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者甚至可达90%以上,养殖户损失惨重,对鲴鱼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鲴)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本文从斑点叉尾(鲴)亲鱼年龄、放养密度、产卵槽类型、饲料类型、池塘局部气候条件、池塘底质类型等方面对影响斑点叉尾(鲴)自然产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选4~5龄的亲鱼,在冬季气温、水温适当偏低的山区风口处建培育池,培育池底质为黏土硬底质或鹅卵石带沙底质,每667 m2放亲鱼10~30组,全部投喂动物性饲料,用特制的土瓦罐作产卵槽,获得较高的自然产卵率.  相似文献   
14.
2008-2009年,对刺鲃进行池塘高效苗种培育试验,总结出池塘高效培育刺鲃巴鱼苗、鱼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规模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鮰,学名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 ,英文名Channel Catfish,原产于美国,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鮰科,由我国湖北省率先引进并获得驯养、繁殖、养殖成功。斑点叉尾鮰目前已在全国推广,但在规模化繁育方面,普遍存在产卵率低,孵化率低,苗种成活率低等“三低”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基质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亚硒酸钠,观测硒对秀珍菇生长周期和子实体硒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基质中硒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生长周期延长,秀珍菇子实体中硒的含量显著增加并与基质中硒含量呈正相关,当基质中硒为100mg/kg时,秀珍菇中硒含量可达18.85mg/kg。富硒秀珍菇适宜作为补硒源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