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种植年限下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碳氮变化特征,分析新造复配成土结构能否持续稳定发育。[方法]根据2013—2016年田间小区试验数据,对不同种植年限下3种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时空变化特征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呈现稳定上升趋势;②4 a间3种复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1∶11∶21∶5,各自相对于2013年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③不同种植年限下3种比例复配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0.891 7,0.737 6。[结论]复配比例和种植年限是影响新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成为其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探讨了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概念内涵及目标,并对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技术要点做以总结,最后展望中国未来开展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体内可培养细菌的功能及从微生物的角度控制该害虫,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 rDNA基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夏季刚羽化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17株细菌,分别为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根瘤菌属(Rhizobium);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壤球菌属(Agrococcus)、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Dyadobacter属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河滩地土地整治中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耕作层稳定性的最佳客土厚度,旨在为河滩地难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2017年开展河滩地覆土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趋势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不同覆土厚度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土层深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客土层厚度为50—60 cm时,相比其他覆土厚度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各土层深度中最高,二者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对于陕西省关中地区以黄绵土为客土来源的河滩地土地整治,客土覆盖厚度以50—60 cm为最佳,具有较好的保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农用地整治主要是对其土体耕作层的构建,从土体剖面结构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水、肥、气、热等肥力和水盐运移良好的土体环境。主要阐述了应用土地工程技术手段,对农用地耕作层进行改造、改良的技术,提出了在耕作条件下稳定地调节其肥力和稳定性,使整个农用地耕作层的形成向着土壤发育及植物生长有利的方向发展,研究可对指导农业生产、改良利用农用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土地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因此,讨论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综合考虑进行土地工程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工程建设的目标应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对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中国土地工程建设的实际,阐述土地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对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工程,使生态化的土地工程建设可操作可持续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提出了优化的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以期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对我国未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自然因素及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边坡,因地制宜地选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开展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边坡生态防护建设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边坡生态防护主要考虑选择低价、亲和、针对性强、实施方便的材料和技术模式,最终不仅要实现稳固坡体的作用,同时也要使坡面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这是目前边坡防护工程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长期工程实践总结及文献查阅,总结出了各类边坡生态技术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及限制因素,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展望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指导坡面工程建设实现生态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混合构成的一种新型复配土壤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发育状况,基于2010-2018年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1∶1,1∶2,1∶5)复配土壤的田间定位试验,综合分析了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组成、颗粒分形特征、有机质的变化特征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3种比例复配土壤耕层质地向变细和颗粒组成合理的方向发展,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和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2)1∶2复配土壤粉黏粒含量、分形维数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均大于1∶1,1∶5;1∶2复配土壤种植9年后有机质含量达到最高值(6.24±0.30)g/kg,与种植前相比较提高了12倍;(3)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粉粒和黏粒是研究区沙化土地复配土壤质地改善和有机质提升最关键的两个粒级。综上,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复配土向无机-有机胶体复合状态发展,1∶2复配土壤最适合玉米种植,提高了土壤的稳定性和农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