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5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的意义、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以指导湖南省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截止2007年底,晋城市共有农机安全监理人员75人,农机行政执法队9支,执法车15辆。基层农机安全组织2189个,乡村两级农机安全管理人员达到2375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与此同时,拖拉机在册数达到2746台,联合收割机273台。农业机械的快速增加,使得现有的农机监理手段与安全生产形势很不适应。一方面部分乡村公共交通还欠发达,拖拉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机械保有量迅速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生产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农机生产事故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严重威胁着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农村因农机事故致困、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树高3~9米。其果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是茱萸载植2~3年后开花结果,4~5年后进入盛产期。经济效益好。株洲县于2002年开始成片引种栽植吴茱萸4.8公顷,经过精心培育,2004年已挂果,收入3万余元。2003年栽植9公顷,长势良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工授精站普遍采取每头母猪输20—25毫升精液,在配种旺季,不增加种公猪头数的情况下,采精量往往不能满足配种需要,势必增加采精频率,致使种公猪体况下降,精液品质降低,而影响母猪情期受胎率。针对这一实际问题,适最减少输精量而不致影响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是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特作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克隆猪的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胚胎移植是生产克隆猪的重要环节。猪的胚胎移植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克隆胚胎在河北明慧集团有限公司二元母猪场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并最终成功地接生了克隆仔猪。此次成功,也为猪胚胎移植技术的普及和今后转基因猪的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将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由25℃转移至14℃、15℃、16℃、17℃和18℃条件下处理96h,测定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了温度骤降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除14℃组外,其余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4℃组,SOD和GPX活性在3 h时达到最高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持续下降,在96 h时达到最低;14℃组CAT活性在处理后持续降低,在12 h时达到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并在9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中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终各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温度骤降能激活点篮子鱼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消除低温应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但肝脏内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点篮子鱼仍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在14℃时,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25℃及其余温度处理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此实验条件下鱼体不能适应14℃的温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养殖温度(19℃、23℃、27℃、31℃)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各温度组幼鱼存活率(SR)均达到95%以上,19℃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19~31℃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WGR)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在31℃时达到最高值;不同温度组的体质量增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31℃27℃24℃19℃,31℃和27℃温度组体质量呈二项式增长,23℃和19℃组呈线性增长;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R)逐渐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29.89℃时达到最小值;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曲线分析得其在31.74℃时达到最大值。温度对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随温度降低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9℃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7℃和31℃组(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23℃时达到最大值。综合以上结果认为,点篮子鱼幼鱼快速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9.89~31.74℃,在此温度范围内点篮子鱼幼鱼可获得较大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19.
点篮子鱼幼鱼的热耐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驯化温度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热耐受特征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组驯化水温(19℃、22℃、25℃、28℃和31℃),采用临界温度法对点篮子鱼幼鱼[(2.163±0.450)g]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驯化温度下(19℃、22℃、25℃、28℃和31℃)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和最小临界温度(CTmin)分别为37.26℃、37.72℃、39.49℃、39.75℃、39.90℃和13.11℃、13.14℃、14.22℃、14.29℃、17.28℃;最大致死温度(LTmax)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7.76℃、38.18℃、39.88℃、40.79℃、40.93℃和11.69℃、11.75℃、11.85℃、12.41℃、15.39℃。点篮子鱼幼鱼在19℃、22℃、25℃、28℃和31℃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4.15℃、24.58℃、25.27℃、25.46℃、22.62℃;高温驯化反应率最大值出现在22~25℃区间内,为0.663;低温驯化反应率最大值出现在31~28℃区间内,为0.997。19~31℃驯化区间内的热耐受区域面积为296.085℃2。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逐渐增大;随驯化温度的降低,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逐渐减小。点篮子鱼幼鱼的热耐受性明显受到驯化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线粒体CO I序列为遗传标记分析了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 Richardson)7个地理群体(江苏连云港、江苏大丰、上海崇明、浙江舟山、浙江温州、福建宁德和福建厦门)的遗传结构特征。在7个群体209个样本的线粒体CO I序列中共检测到44种单倍型。7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416±0.112)~(0.720±0.07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10±0.000 35)~(0.004 44±0.001 64)。两个组群的AMOVA分析显示,南北两个组群分析组群间的变异为40.10%(P0.01),组群间群体间的为–0.15%(P0.05),群体内为60.05%(P0.05),这与基于单倍型构建的NJ树、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的结果均表明棘头梅童鱼群体具有明显的谱系结构,以温州为分界点,温州以北为北方类群,以南则为南方类群。两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数据表明南方与北方类群的基因交流受阻,结合各方面资料,推测更新世的演化历史因素为棘头梅童鱼南北分支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自身的生活习性则是南、北类群内部无明显分化的原因。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棘头梅童鱼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棘头梅童鱼种质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