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用八成熟安哥诺李为试材,将果实预冷至0℃后,采用三种保鲜方式进行处理:1 PVC保鲜袋包装,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和仲丁胺盐缓释防腐剂;2袋内放置高锰酸钾乙烯吸收剂;3果实置于泡沫箱中,再将泡沫箱装入硅窗保鲜袋内。果实均于(0±0.5)℃的冷库内贮藏100 d,研究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李果冷藏100 d均未出现腐烂,说明腐烂并不是制约其长期贮藏的主导因素,而严重的果肉褐变和风味下降才是影响安哥诺李长期贮藏的瓶颈;在0℃贮藏70 d之内,三种处理李子的果皮、果肉颜色、风味与入贮前相比虽然有些变化,但并不影响其商品性,能够较好地保持短期贮藏李子的感官品质。总体上,处理1的保鲜效果要优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3的果实褐变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通过浸渍发酵及后处理工艺进行酿造,低温处理是增加葡萄酒稳定性与品质改良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以乙二醇为载冷剂的间接冷却系统的组成、特点、控温工序中的工艺和设备技术参数,概述该系统在酿制优质葡萄酒的控温环节包括葡萄汁澄清、发酵以及后续冷处理工序中的应用,并通过乙二醇间接冷却系统的工艺设计实例和运行效果,说明间接冷却系统在葡萄酒酿制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果蔬保鲜温度梯度试验冷库的设计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以创造研究果蔬保鲜最佳温度、冷害临界温度的试验条件为目的,设计研究温度梯度库的最佳结构、工艺和技术参数,明确梯度库的温度弹性效应和温度场效应。空库运行和装入实验果蔬后梯度库温差<±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西兰花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从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速冻时间三个方面,分析各处理因素对西兰花VC质量分数、颜色等级、速冻损失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西兰花速冻最优工艺为:漂烫温度为80~100℃,漂烫时间为1 min,速冻时间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15.
紫皮洋葱速冻后会因花青素的损失而导致色泽变浅,品质下降。本文采用色差分析的方法,对速冻紫皮洋葱的护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护色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速冻紫皮洋葱花青素的保存量,其最佳护色工艺为:速冻紫皮洋葱经浓度为1.2%的CaCl2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加热护色,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维持32 s。在此护色工艺条件下的速冻紫皮洋葱TCD(总色差)为1.27,护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枸杞采后病害及主要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枸杞采后病害进行了分离、鉴定的研究。从病害的枸杞中分离得到了5株真菌菌株,回接后,发现病害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而且从接种的枸杞果实上又得到了此病病原真菌,经鉴定和致病性确定,确定为真菌:青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中的黑曲霉、木霉属、黄曲霉,它们都是该品种枸杞的主要致腐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纳米粒子应用于果蔬保鲜中,该研究以芒果叶提取液和偏钛酸(TiO(OH)2)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合成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粒子。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了纳米TiO2生物合成工艺,研究了其抗菌性能。优化合成工艺为:TiO(OH)2添加量0.65 g,反应时间10.2 h,灼烧时间2 h,灼烧温度786 ℃。纳米TiO2的光诱导降解率为96.24%,与理论值标准偏差为0.6%。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结果显示,生物合成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型。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显示,生物合成后改性的纳米TiO2粒径分布在10~30 nm,无明显聚集体。紫外(Ultraviolet,UV)光诱导,生物合成改性的纳米TiO2(P<0.05)对青霉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该制备工艺为光诱导抗菌性纳米TiO2的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菠菜速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菠菜速冻加工过程中的漂烫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Vc含量、色差(A*)值、感官分值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这4项指标来确定最佳的漂烫工艺,综合分析得出最优处理组合为:漂烫温度100℃,漂烫时间30s,料水比1∶10。  相似文献   
19.
臭氧精准处理提高采后草莓抗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臭氧处理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而无污染的贮藏保鲜方式,而臭氧的强氧化性也被认为对于采后果蔬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存在影响。该研究以天津市种植最广泛的"京桃香"草莓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臭氧(0、2.144、6.432、10.72、15.008 mg/m~3)处理对草莓采后活性氧起抑制作用的非酶促、酶促清除系统的影响。总酚(total phenols,TPC)、总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C)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为非酶促抗氧化关键代谢物指标,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超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superoxidase,APX)为关键酶活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间,对于非酶促清除系统,采后草莓总酚类物质在2.144、6.432、15.008 mg/m~3的臭氧处理组具有一定的累积效果,但低于对照组的含量;黄酮类物质在2.144、15.008 mg/m~3处理组中的含量不断下降,而6.432mg/m~3处理组中的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但3个处理组中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SA含量在对照组中的变化不大,但在2.144、6.432、15.008 mg/m~3处理组中不断减少,且15.008 mg/m~3的臭氧处理组的下降幅度最大。而相较于对照组和其他3个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组,10.72 mg/m~3的O_3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酚类化合物和抗坏血酸的生成,维持总黄酮含量在较高水平。对于酶促清除系统,高浓度的O_3处理能够快速诱导草莓果实POD活性的升高。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15.008mg/m~3处理组迅速出现降低的变化趋势。相较于对照组,2.144 mg/m~3浓度O_3处理组的酶活变化不大,但6.432 mg/m~3处理组却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10.72 mg/m~3的O_3处理能够显著提升SOD活性(P﹤0.05),使其最大值提前,能够提升APX活性,刺激POD酶活的活性提高,并推迟POD活性出现高峰的时间。总体来说,10.72 mg/m~3浓度的臭氧处理能够增强采后草莓氧化还原系统相关酶促反应酶活,促进非酶促反应抗氧化物质的生成,对于采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积累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草莓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贮藏后期新鲜大蒜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控制研究,从发病的鲜蒜中分离出3种病原真菌,回接至健康鲜蒜,从接种后的发病鲜蒜上又分别重新分离得到相应病原真菌,并对纯化后的菌株进行不同臭氧浓度和不同臭氧处理时间条件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菌株经分离鉴定确认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斜链拟青霉(Paecilomyces cateniobliquus Liang),根据发病情况确定交链孢属为主要致病菌,且病症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0℃条件下,采用21.44 mg/m3臭氧处理大蒜12 h对交链孢霉感染发病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