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4篇
  43篇
综合类   4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91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三毛金藻(Prymnesium parvum Carter)是一种半咸水害藻,其代谢物中含有几种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自从1920年中荷兰沿海首次发现该藻以来,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我国于1963年在大连市南关岭首次发现这种害藻,其后又在全国许多地区先后出现并造成鱼类死亡,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地被石竹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研究表明:选用成熟度较高的地被石竹带顶芽茎段浸醮200mg/LIBA+5mg/L间苯三酚溶液后,扦插于蛭石:河沙为2∶1的基质上,在地温20℃、气温25℃、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6d后形成完整的根,生根成活率可达93.8%,培育60d后可用于建植观赏草坪。  相似文献   
3.
AtSOS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表达及其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冬梅  秦楚 《草业学报》2018,27(6):81-91
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紫花苜蓿耐盐性,通过种植转基因耐盐紫花苜蓿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以紫花苜蓿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拟南芥的AtSOS1-AtSOS2-AtSOS3多基因表达载体导入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中,经PCR检测、抗除草剂筛选和RT-PCR鉴定,获得了能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株系。以转基因的紫花苜蓿和野生型紫花苜蓿为材料进行盐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株高、Na+和K+含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所有植株的株高均有所增长,但在100和200 mmol·L-1的NaCl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长势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所有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野生型植株叶绿素含量均低于转基因植株;在100和200 mmol·L-1的NaCl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量均小于野生型植株,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均大于野生型;各植株中丙二醛含量均下降,且野生型植株下降的更为明显;盐处理后,转基因植株根系中Na+的积累比野生型植株少,而K+的吸收多于野生型植株。转AtSOS基因的紫花苜蓿通过发挥AtSOS途径的作用,促进了植物体将细胞内的Na+外排,从而减轻盐胁迫对植物体的伤害,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0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通过表型鉴定的方法筛选出耐盐、敏盐品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初步筛选出品种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对耐盐性进行强弱排序,以期为紫花苜蓿遗传群体的构建及耐盐性相关基因的发掘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150mmol·L~(-1) NaCl胁迫下,‘Asi’"兴平""秘鲁""草原3号"国产苜蓿;在300 mmol·L~(-1) NaCl胁迫下,"阿迪娜""巨能""巨能7号""抗旱15""骑士T"。筛选出了耐盐、敏盐的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已分离到的多菌灵降解菌进行16S r DNA序列分析后,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多菌灵降解菌降解条件。用4因素6水平混合均匀设计表,综合考察培养时间、接种量、p H、温度对多菌灵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出最终降解条件为:培养时间6 d、接种量10%、p H 4.0、温度为45℃时,最优目标函数Y(降解率)为68.65%。进一步进行盆栽试验,检测该菌在实际应用中的降解效率为59.54%。  相似文献   
6.
7.
将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的幼叶及老叶经揉捻阴干和未揉捻阴干处理,测定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揉捻阴干处理后,幼叶与老叶中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叶绿素b含量均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升高。说明揉捻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甘草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甘草叶作为甘草叶茶开发利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摘人工种植3年生甘草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揉捻、阴干处理,比较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状态下、大田栽培与温室栽培条件及放置1年条件下,甘草叶中茶多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6月和8月所采甘草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茶多酚含量均为当年采摘期中最高。其中,2019年6月粉碎的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粉碎的叶片状的;2018年5月温室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田的,但是维生素C的含量则表现相反;2018年5月所采甘草叶片粉碎后放置1年,其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低于2018年5月的测定值。说明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不同状态下、不同栽培条件及放置时长对甘草叶片作为叶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管翠萍  杨亚珺  石晶 《园艺学报》2020,47(8):1521-1529
三角状五肽重复(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PPR)蛋白定位于多种细胞器中,参与细胞核和细胞器中特异单链RNA的转录后修饰和编辑,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别从枸杞(Lycium barbarum)雄性可育系‘宁杞1号’和不育系‘宁杞5号’中克隆了Lb_PPR1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蛋白结构以及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宁杞1号’和‘宁杞5号’中Lb_PPR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均为1 977 bp,编码658个氨基酸,但其中存在20个碱基和14个氨基酸的差异。Lb_PPR1蛋白包含14个串联重复的PPR保守基序,属于PLS家族,该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二级、三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以α螺旋为主。同源进化分析得出Lb_PPR1蛋白与同属茄科的辣椒和烟草PPR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b_PPR1在枸杞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阶段花药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Lb_PPR1在枸杞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可育系花蕾中表达量最高,不育系‘宁杞5号’各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可育系‘宁杞1号’。以上结果表明,Lb_PPR1基因可能与枸杞花药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草鱼养殖产业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许多围绕草鱼养殖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生产旺季草鱼疾病暴发、死亡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宁夏草鱼养殖现状,分别从常见草鱼疾病介绍、诱发原因以及防治措施3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旨在为宁夏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