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339篇
基础科学   57篇
  651篇
综合类   2307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481篇
畜牧兽医   990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6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动物性食品药残超标、安全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立一种准确、灵敏、可靠的分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方法刻不容缓。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几种常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禽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迄今尚无定论,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以下几种假说:一是W染色体上携带性别决定基因(类似于哺乳动物的SRY)决定着个体的雌性化发育;二是Z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过表达(即不受剂量补偿效应限制)引发了个体的雄性化发育;三是前2种机制共同作用。已知禽类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有W染色体上的FET1、ASW和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此外,常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也参与禽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如SOX9,AMH,cFOXL,CYP19A1等。  相似文献   
103.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家蚕雌蛾体中雌二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便于对大量家蚕雌蛾粉及其制品样本中雌二醇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研究了家蚕雌蛾体中雌二醇含量的测定方法。以0.1 mol/L HCl为处理液,乙醚为提取溶剂,振荡重复抽提3次,可有效地提取家蚕雌蛾体中雌二醇。以90 g/L牛血清白蛋白Tris缓冲液为测定溶剂,采用均相竟争的放射免疫法,可精确、稳定地测定出家蚕雌蛾体中雌二醇含量。  相似文献   
104.
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系统地评价新药剂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环境因素对其应用效能的影响,在室内,建立了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幼虫的敏感毒力基线,测定了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卵的活性,测定了温度、龄期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持效性,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触杀毒力,48hLD50为0.45μg/头。用64mg/L丁烯氟虫腈药液浸渍,对小菜蛾卵的孵化抑制率为46.24%,且初孵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1~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3龄以后随虫龄增大,敏感性降低;温度对丁烯氟虫腈毒力发挥有显著影响,表现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温度从15℃上升到32℃,毒力增强15.49倍。持效性试验表明,64mg/L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84%~95%之间,持效15天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以5%丁烯氟虫腈乳油1200倍液施药,药后1天防效达76%以上,药后7天在88%以上,与相同用量的同类药剂氟虫腈无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5.
经分离、培养对不同菌种培养性状的观察,确定了侵染黄瓜、黑籽南瓜造成死秧的镰刀菌主要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串珠镰刀菌和腐皮镰孢菌4种。经致病性测定,4种镰刀菌均能侵染黄瓜,引起发病造成死秧,可分为强致病类型和中强致病类型。经抗病性鉴定,黑籽南瓜种子只有南瓜4号为耐病品种;黄瓜种子也只有津优31号为耐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6.
红果米仔兰杀虫活性成分及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楝科植物红果米仔兰的杀虫活性,本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种植物的叶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活性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叶的甲醇抽提物活性高于氯仿抽提物和石油醚抽提物。甲醇抽提物经氯仿萃取,所得萃取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的4号流份F4有最高活性。F4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0.12%,致死中浓度(LC50)为0.13%,抑制生长发育中浓度(EC50)为0.21%。  相似文献   
107.
动物性别决定的分子机理及性别鉴定与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哺乳动物中位于Y染色体短臂临界区域的SRY基因启动雄性性状的发育。该基因在生殖腺脊中的表达可激发下游基因MLS的转录,引起缪氏体抑制物和睾酮分泌,促使睾丸组织器官的发育。针对该基因制备特异探针或产该区域片段得到引物对就可用FISH或PCR准确,快速鉴定出植入母体前的胚胎性别,以及对精子筛选分离的结果作出准确评价。与PCR相比,FISH技术更具检测优势。  相似文献   
10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he cefquinome sulfate liposomes by using the acute toxicity test, local irritation test and chronic toxicity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D50 of cefquinome sulfate liposomes was 639.73 mg/kg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its suspension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was 573.06 to 714.17 mg/k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imulation to muscle. 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weight, haematological indexes and biochemical criterion of rabbits in variety dos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visible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the liver,kidney histology. According to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structure of liver and kidney were clear in treated and middle dose groups,but there existed disorganized hepatic cell cord in the liver and hemorrhag between glomerulopathy,tubulointerstitial and hepatic sinusoids in high dose group. Al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cefquinome sulfate liposomes was safe and reliable based on the anima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检测了23批(其中单剂18批,混剂5批)在福建省销售的啶虫脒产品,结果表明21.7%的农药中检出有未经登记农药成分.主要检出成分是哒螨灵、溴虫腈、噻嗪酮、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5批混剂产品中均未检出未经登记农药成分.  相似文献   
110.
白三叶草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的甲醇溶液为提取剂,索氏提取法对白三叶草中绿原酸进行提取,HPLC法对其中绿原酸进行检测。Luna C18柱(4.6nml×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体积比1:9),波长327nm,流速1.0mL/min。绿原酸在0.240~3.60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6。结果表明白三叶草中含有绿原酸且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