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林业   35篇
农学   774篇
基础科学   30篇
  90篇
综合类   846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常德市1985年至2012年育成的5个籼型优质不育系的选育策略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思考。地方优良品种基因的引入是杂交稻品质改良的关键;三系育种存在对抗性育种未予重视,遗传基础狭窄,常规育种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三系育种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适当延长不育系的生育期,对不育系的性状进行形态改良。  相似文献   
52.
以野生型大豆ZYD00006(供体亲本)与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绥农14(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1204株)为研究材料,利用WinQTL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在9个连锁群定位了16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14个正效应,2个负效应);导入系群体经过严格的蛋白质含量筛选鉴定,得到10个蛋白质含量性状明显大于轮回亲本的导入系株行。利用这10个高蛋白含量株行(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通过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分析,检测到分布于10个连锁群上的17个与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标记位点,对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正效应。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7个QTL。这些材料和位点将为高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和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53.
为了评价大豆新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旱性,2021年对20个大豆新品系在银川、张掖和庆阳3个生态区进行多点联合鉴定,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个大豆新品系在庆阳试点均表现早熟,而在银川试点相对晚熟。折合产量在银川试点最高(4 284.69 kg/hm2),在庆阳试点最低(1 871.01 kg/hm2)。庆阳试点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05.0 g/kg),张掖试点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08.3 g/kg)。其中,6个品系在成株期表现为极强或强抗旱性,加权抗旱系数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γ=0.612 9,P=0.003 1),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陇豆655-2和陇豆609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和丰产性均好,但抗旱性较差,适合在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54.
锈病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本研究以“中花10号× ICG 1262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在武昌和阳逻两个环境中对其F8群体进行锈病抗性鉴定,获得了8份抗锈病材料(QT0348、QT0368、QT0400、QT0402、QT0419、QT0458、QT0463和QT0485)。利用前期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0个与锈病抗性相关的QTL,贡献率为4.54%~10.78%,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其中,qBB06.1qBB06.4为重复一致的QTL,贡献率为10.76%。根据侧翼标记在物理图谱进行比对,发现对应区段含有193个基因,其中178个基因被注释,功能注释基因中有1个NBS-R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花生抗锈病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Deep rooting is an important trait in rice drought resistance. Genetic resources of deep-rooting varieties are valuable in breeding of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 In the present study, 234 BC2F7 backcross introgression lines were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Dongye 80 (an access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as the donor parent) and R974 (an indica restorer line as the recurrent parent). A genetic linkage map containing 1 977 bin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by ddRADSeq for QTL analysis. Thirty-one QTLs for four root traits (the number of deep roots, the number of shallow roots, the total number of deep roots and the ratio of deep roots) were assessed on six rice chromosomes in two environments (2020 Shanghai and 2021 Hainan). Two of the QTLs, qDR5.1 and qTR5.2,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 5 in a 70-kb interval. They were detected in both environments. qDR5.1 explained 13.35%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0 Shanghai and 12.01%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1 Hainan. qTR5.2 accounted for 10.88% and 10.9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respectively. One QTL (qRDR2.2) for the ratio of deep roots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2 in a 210-kb interval and accounted for 6.72%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0.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se three QTLs were all from Dongxiang wild rice. Furthermore, nine and four putative candidate genes were identified in qRDR2.2 and qDR5.1/qTR5.2,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added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genetic control of root traits in ric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future isol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of the deep-rooting trai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drough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56.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花生最佳甲基硫酸乙酯(EMS)诱变条件,以“四粒红”和“白沙1016”花生品种为材料,在0.30%、0.90% EMS溶液中浸泡3、5、7和9h,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以致死量达到50%为标准,多粒型花生的最佳处理条件是0.90% EMS溶液诱变7h,珍珠豆型花生则为0.90% EMS溶液诱变9h,多粒型花生对EMS响应明显.在M3、M4代突变系中,多粒型筛选出YD35、YD3、和YD223个高产株系,最高增产565 kg/hm2,珍珠豆型筛选出YZ4 、YZ2和YZ13个高产株系,最高增产570 kg/hm2.  相似文献   
57.
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玉米基础材料,用60 Co-γ射线105Gy剂量照射国外杂交种干种子,用KL3回交后,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的玉米自交系辐3018,用其作亲本育成了龙辐玉7号、龙辐玉8号和龙辐玉9号等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58.
高压输气干线放空管路内的介质属于非稳定流动,其水力计算不能采用一般站场管路适用的达西公式。为此,以Fano方程为基础,运用流体力学及输气管路流动基础理论进行程序编写,计算程序可实现对各时刻放空所对应的瞬时放空量、累计放空时间、截面压力及温度、储气量的求解。将程序计算结果与图解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2%以内,同时,程序计算法弥补了图解法仅能求得瞬时放空量而无法求得其他参数的缺陷。基于放空系统算例模型,对放空管路长度、管径、内壁粗糙度以及干线气体温度、压力等影响放空管路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空管路长度和管径对放空系统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以上研究可为输气干线放空管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图12,表2,参10)  相似文献   
59.
采用MINQUE法对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商品率和产量均可作为马铃薯抗旱品种(系)筛选与鉴定的重要性状指标,在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系)中,大西洋抗旱性较强,其次为IX)031-17,LK99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水稻抽穗期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华粳籼74的8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构建了7个聚合了双QTL的次级F2作图群体,并通过分子标记的选择区分出每个群体的9种基因型以估算水稻抽穗期QTL的各类上位性分量.【结果和结论】除QTL HD3/HD8间的上位性互作不显著外,其他QTL对均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占85.7%;在检测的28个不同类型的上位性效应中,有60.7%的估计值达到5%或1%的显著水平,其中加加、加显或显加、显显上位性分别占71.3%、42.8%、85.6%.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位性作用在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为水稻抽穗期的分子聚合育种提供了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