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4篇
  免费   1354篇
  国内免费   3025篇
林业   910篇
农学   4382篇
基础科学   1277篇
  5170篇
综合类   12201篇
农作物   3466篇
水产渔业   213篇
畜牧兽医   1663篇
园艺   778篇
植物保护   1503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999篇
  2021年   1181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139篇
  2018年   997篇
  2017年   1463篇
  2016年   1616篇
  2015年   1243篇
  2014年   1625篇
  2013年   1878篇
  2012年   2136篇
  2011年   1964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377篇
  2008年   1166篇
  2007年   1232篇
  2006年   1046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6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设置2种配套栽培模式处理,研究45cm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65cm垄作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垄作栽培下,黑河36的株荚数、株粒数、荚粒数均高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合农60。合农60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产量为3 615kg·hm-2,黑河36垄作栽培模式产量为2 865kg·hm-2,2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增收效益为3 000元·hm-2。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主栽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讷河市为玉米新区代表,对该地区推广的16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4.81~36.30。玉米抗大斑病表现好的品种(病指≤15)为众单1号、齐山2号、龙单39等;中等抗病表现的品种(15病指≤30)为德美亚2号和龙单29;抗性表现较差的品种(病指30)为绥玉19;不同玉米品种按产量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高产品种为齐山2号、海玉11号和甘玉2号等;中产品种为克单14、众单1号和哈丰3号等;低产品种为德美亚2号和绥玉13。从抗大斑病和产量水平综合分析,供试的16个玉米品种中齐山2号、海玉11和甘玉2号3个品种表现最佳,德美亚2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994.
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剂量玉丰保及在玉米11片展开叶时喷施不同化控剂,并调查施药后玉米地上部鲜重、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度、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11片展开叶时施用玉丰保,对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控制株高,增加茎秆粗壮具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玉米品种克单14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留茬平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和常规垄作处理较留茬平作处理增产。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以克单10号为试材,在3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克单10号的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筛分-比重计法测定滩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同时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其中Si、Al、Fe、Mg和K等常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以滩涂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作为粒径替代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及粒径中值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粘粒、粉粒含量及粒径中值与Al、Fe、Mg、K呈正相关,与Si含量呈负相关。砂粒含量则相反,与Al、Fe、Mg、K呈负相关,与Si含量呈正相关。利用常量元素含量预测滩涂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关系建立的模型可行且结果可靠,对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索高割龄橡胶树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相关、通径及线性回归分析,对海南省大丰农场23块21、23 a高割龄PR107胶园及其9个高产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各主要经济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每公顷有效割株数,其次是年均割次株产干胶量,再之是年割胶刀数。生产中要以每公顷有效割株数为中心来合理安排割胶强度,对年割胶刀数进行合理的促控,保持适宜的高产群体,开割中后期注意刺激剂的施用,以既增加年均每割次株产干胶量,又不影响在割率才有利于高产。运用微机对三性状产量效应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高割龄PR107年产量≥1500 kg/hm2的栽培措施为:年均每割次株产干胶量79.82~85.26 g,年割胶刀数60.84~61.19,每公顷有效割株数393.52~422.37株。三因子取平均值时年单产预估为1988.10 kg/hm2。  相似文献   
999.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N,N-二甲基十四烷基对乙烯基苄基氯化铵( C9 H9 Cl-14DMA)单体接枝在含有乙烯基的木塑复合材料( WPC)表面,赋予WPC表面抗菌功能。利用XPS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WPC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探讨了单体质量浓度、光敏剂质量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接枝条件为:光敏剂质量浓度0.150 g/mL、单体质量浓度0.800 g/mL、光照时间3 min,接枝率为62.5μg/mm2,接枝后的WPC表面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氟硅唑、氟菌唑、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烯唑醇6种杀菌剂对穗腐病菌抑菌效果较好,其EC5 0值分别为0.11,0.22,0.26,0.88,1.09,2.99μg/mL。对多菌灵、氟硅唑、丙环唑和代森锰锌4种药剂进一步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有效成分用量丙环唑150.00 g/hm2、氟硅唑51.00 g/hm2在发病初期穗部喷施对玉米穗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66.14%和66.04%。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用量为150.00 g/hm2处理的小区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显著,其次是氟硅唑用量为51.00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