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7篇
  37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旨在探索严重危害西洋参幼苗的新害虫球囊线蚓Enchytraeus bulbosus(Clitellata:Plesiopora:Enchytraeidae)的生理学时间。在11.9、15.0、18.0、21.0、24.2、27.1、30.3、33.0℃恒温条件下培养球囊线蚓,测量卵期、幼蚓期、产卵前期及全代期的平均长度(N),纳入方差分析;再将N转换为倒数(V,V=1/N),以培养温度T对V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由最小二乘法直接计算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建立发育历期对温度的倒数模型N=K/(T-C)。结果显示:卵期,r=0.996***,N=95.9/(T-6.1);幼蚓期,r=0.982***,N=96.2/(T-6.0);全代期,r=0.990***,N=238.4/(T-5.4)。C值和K值反映其生理生态学参数,并能在制定其综合治理方案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对五加科植物人参Pallax ginseng C.A.Mey,叶的形态、生药性状鉴别、显微组织结构特征鉴别、成分的理化鉴别及含量进行研究,为鉴定药材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人参、西洋参种质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属是五加科的一个小属,在我国人参属植物有12个种或变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这些资源都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在不同地区分布着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与若干优良性状的地方品种、类型,是今后发展人参、西洋参生产和选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4.
为明确秦巴山区西洋参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高对西洋参病害防控的针对性及预见性,我们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对留坝县、勉县和太白县等西洋参主要种植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危害西洋参的主要病害共20种,其中侵染性病害有14种,非侵染性病害6种。西洋参灰霉病、锈腐病、黑斑病、根腐病和菌核病为当地主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5.
经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对一代参株(4~6年生)体内五氯硝基苯(PCNB)的残留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中PCNB消长随用药后时间的推移呈规律性变化;在施加PCNB水平为7g/m~2有效成分的暗棕壤中,收获物中PCNB残留低于EPA规定的允许残留量;分布规律为:须>周表>叶>肉质根>茎,子粒中未检出PCNB,为最小限量使用PC-NB栽培方式和制定人参中PCNB残留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以北京地区连作西洋参为研究对象, 通过3种土壤改良剂(熟石灰、EM菌剂、沼液)随机区组试验对其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根际微生物区系及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低浓度熟石灰、中浓度EM菌剂及高浓度沼液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西洋参产量; 施加熟石灰处理后,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显著减少, 土壤pH显著升高, 并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施加沼液和EM菌剂处理后, 土壤有效微生物菌群显著增加(P<0.05), 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 并对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发现,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数量与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 土壤细菌数量与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95**和0.808**), 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32**、0.769**、0.840**和0.837**、0.891**、0.797**)。另外, 土壤细菌数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3**)。表明连作西洋参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紧密联系, 通过施加不同土壤改良剂, 可以为耐连作种植西洋参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37.
将当归、人参、桔梗3种中草药浸提液添加到绿色巴夫藻的培养液中,研究其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归浸提液体积分数为1 00%~2 00%,桔梗浸提液体积分数为0 60%时,能提高绿色巴夫藻的生长及叶绿素a含量。各体积分数的人参浸提液对生长没有明显作用,但使叶绿素a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在绿色巴夫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当归、桔梗浸提液。  相似文献   
138.
1984年引种加拿大产的西洋参种子0.680kg。经4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西洋参在引种地生长良好,开花结果正常,子代小苗形态和生态习性无异常变化;皂甙、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含量与原产地美国和加拿大基本相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9.
研究了东北山参在各时工生长发育特性,对山参理化因子的需求做了科学性的阐述。这对人工栽培、提高人参单位面积产量和药用,保护山渗资源,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0.
西洋参果实中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纸层析(PC)、薄层层析(TLC)和质谱(MS)方法,首次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果实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发芽抑制物质-二苯胺。以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e)种子为指示植物,测定出二苯胺对其胚根生长抑制率达到50%时的浓度(中等抑制浓度-IC50)为74.13μg/mL.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将PC纸和TLC板分为十等份的抑制物质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