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3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目的】为了探讨慢羽系中杂合子公鸡基因分型准确率和构建无ev21基因抗病品系,探讨育种群中慢羽公鸡基因分型、慢羽中的微长型(L1)、倒长型(L2)、等长型(L3)、未出型(L4)4种表型以及与生产性能关系。另外,通过表达量的差异甄别快慢羽候选基因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和精子鞭毛蛋白2(SPEF2)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RFLP对清远麻慢羽公鸡进行分子分型,通过后裔测定的测交方法验证其分子分型的准确性,运用方差分析对各组别进行检验,采用百分数资料的t检验法比较各基因分型组别间对生产性能影响;利用RT-PCR 对快慢羽的候选基因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比较了快羽中的R2型与慢羽中的L2型和L4型的定量差异。【结果】568只慢羽公鸡中,缺失体组(ev21 -)占比41.73%,ev21 +组占比为58.27%,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分别占比为8.80%和49.47%;经测交验证79只公鸡后代,慢羽纯合子和缺失体基因分型准确率为46.83%,基因分型杂合子实质为纯合子。慢羽公鸡中ev21 +组其后代的等长型比率显著高于ev21 -组(P≤0.05),ev21 -组公鸡的105日龄的通管性能极显著高于ev21 +组(P≤0.01)。一日龄的鸡,在R2对慢羽(L2+L4)中PRLR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表达量在R2与L4型对比中则下调,达到显著水平(0.01<P≤0.05),而SPEF2在慢羽中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快羽鸡(P≤0.01),其中与快羽R2 型比较,SPEF2分别在未出型(L4)及倒长型(L2)中均上调表达,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研究尚需探索出慢羽杂合子准确率高的基因分型新方法,慢羽杂合子公鸡判别目前离不开现场测交验证;可以组建无ev21基因抗病品系;需进一步探讨造成ev21 +组与ev21 -组别间等长型比率以及羽毛成熟性差异的原因;一日龄的SPEF2PRLR均为影响快慢羽表型不同亚型差异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22.
本文以11份香稻材料,1份对照材料以及13份回交材料为试验材料,建立了三种方法对米香基因BADH2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比较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尝试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米香基因型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熔解曲线法较其它方法具有灵敏、高效、简单等特性,开发了包含目的基因在内的79个碱基为目标扩增区域的引物,建立了鉴定方法,能够达到快速分型的目的,为高通量定向培育米香水稻材料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23.
采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8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调整内外引物浓度和采取To...  相似文献   
224.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严重损害禽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临床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出血等症状为特征,严重危害禽类的生长繁殖及禽肉生产。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NDV已有近100年的流行历史,能够感染鸡、鸭、鹅和鸽子等200多种禽类,其基因型众多,易变的基因型给新城疫防控带来巨大困难。鸟类迁徙在病毒跨境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导致我国各地区新城疫疫情时有发生,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禽业的健康发展。NDV分布范围广、宿主流动性强,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毒。为了解我国NDV的流行情况,通过对其分子流行病学及各基因型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新城疫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等华南地区,江苏、安徽等华东地区及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分离出的高致病性Ⅱ类毒株包括多种基因型,其中基因Ⅱ型和基因Ⅶ型毒株为主要流行株。通过对NDV流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可为疫情防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