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93篇
  免费   5415篇
  国内免费   6217篇
林业   9735篇
农学   6372篇
基础科学   4888篇
  14649篇
综合类   41039篇
农作物   4931篇
水产渔业   2641篇
畜牧兽医   8653篇
园艺   2706篇
植物保护   3311篇
  2024年   524篇
  2023年   1813篇
  2022年   2714篇
  2021年   3146篇
  2020年   3083篇
  2019年   3322篇
  2018年   1976篇
  2017年   3430篇
  2016年   4250篇
  2015年   3521篇
  2014年   4962篇
  2013年   4996篇
  2012年   6973篇
  2011年   6809篇
  2010年   5366篇
  2009年   5306篇
  2008年   4677篇
  2007年   5399篇
  2006年   4629篇
  2005年   3645篇
  2004年   2871篇
  2003年   2448篇
  2002年   1843篇
  2001年   1713篇
  2000年   1550篇
  1999年   1186篇
  1998年   985篇
  1997年   868篇
  1996年   808篇
  1995年   801篇
  1994年   697篇
  1993年   542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400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深入认识四川冬春季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特征,利用1980—2016年四川35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气候倾向率和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其冬春季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和贡献率分析了ET0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ET0的年代际变化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空间上呈明显的西南高东部低的分布特征,且高值区范围持续扩大,低值区范围波动缩小。ET0的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春季ET0气候倾向率和空间差异明显大于冬季,且ET0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分布受海拔高度影响明显。ET0的同一日多年平均值自初冬至初春逐渐上升,1月22日—5月2日仅有8 d的ET0值低于多年日平均值,具有明显连续的高值时段。ET0对日照时数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对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对三者均呈高敏感性。平均气温的正贡献率是引起ET0变化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相对湿度。研究时段内平均气温的升高对ET0的正效应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对ET0的负效应,超过了日照时数减少对ET0的减少效应,导致四川地区冬春季ET0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2.
为探索减氮条件下密度对望两优361产量的影响,2018年在马庙镇进行了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怀宁县单季稻施肥量应为:N:P:K=13.5:5.4:10.8。在此施肥量的基础上: 1.5万穴/667m<sub><sup>2</sup></sub>为最佳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93.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尤其对于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而 言,种植品种不断增多,蔬菜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受到蔬菜抗病虫能力、种植土壤 以及温室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逐年升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围绕西兰花, 黄瓜,大白菜三种蔬菜的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95.
受管理理念的影响,桑树肥培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剧蚕病的扩散和蔓延,降低桑树 和蚕茧的生产质量,造成整体的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本文深入分析桑树病虫害与蚕病危害的关系, 并提出防治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 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元宝枫育苗技术,具体包括一年生幼苗生产技术、大苗培育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培养出高规格的优质大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纪琳 《中国食用菌》2020,(1):158-160
针对食用菌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挖掘问题,采用了共词聚类算法进行主题聚类,在密度聚类算法的基础上,使用了移动非密集单元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共词聚类。该算法克服了传统聚类算法裁剪造成的精度误差,提高了聚类结果的精确度,应用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为降低蔬菜采后体内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以豇豆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洗洁精、食盐、米酒、米醋、植物油及清水分别对豇豆豆荚进行浸洗,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豇豆采后体内PAHs的含量,并筛选出豇豆体内PAHs的最佳净化方法。结果表明,米酒和米醋处理对豇豆体内PAHs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其中米酒处理组的∑PAHs(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总和)降低68.92%,米醋处理组的∑PAHs降低73.88%,且对萘、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等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清水浸洗可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茚并(1,2,3-c,d)芘含量,但会使菲的含量增加;食盐处理使∑PAHs增加了77.15%,主要表现在增加了2、3环PAHs在豇豆体内的积累;植物油处理可降低个别PAHs单体含量,但会引入其他PAHs单体,同时增加∑PAHs含量。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米酒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同时食盐处理也使豇豆体内的PAHs毒性当量降低。米酒和米醋能有效降低豇豆体内∑PAHs和二苯并(a,h)蒽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  相似文献   
100.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和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其水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冬小麦水氮管理措施,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U)。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控释肥类型单一因素均对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干物质质量、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相较于U处理,增加灌水使PCU60产量平均提高308 kg/hm2,PCU120产量平均下降270 kg/hm2;增施氮肥刚好相反,使PCU60产量平均下降289 kg/hm2,PCU120产量平均提高118 kg/hm2。根据所构建3种肥料的水氮生产函数可知,在U处理取得最高理论产量6 823 kg/hm2时的水氮用量下,2种释放期的控释肥PCU120和PCU60可分别获得14.31%和12.08%的增产效果。利用水氮生产函数和频率分析法得到不同控释肥类型获得较高产量的水氮用量区间,以PCU120产量最高、所需灌水量最低,分别为7 744~7 826 kg/hm2、47.72~52.28 mm;PCU60所需施氮量最低,为145.42~187.91 kg/hm2。综合考虑增产节肥节水效果,推荐PCU120为冬小麦季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适宜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