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39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介绍了龙牧806苜蓿的特征特性,从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加工利用等方面总结其在天山北坡的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应用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的气象和牧草资料,对位于天山北坡中山带的5种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草平均返青期在4月15日,豆科牧草开花期、枯黄期比其他牧草早6~20 d;牧草产量和高度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几种牧草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老芒麦>早熟禾>草原老鹳...  相似文献   
43.
利用天山山区32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逐月平均降水数据和DEM数据等,进行了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区降水量持续递增,年均降水倾斜率达9.5mm/10a,1980s后递增趋势明显增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春、夏、秋和冬四季的降水倾向率分别为1.6mm/10a、3.7mm/10a、2.1mm/10a、1.8mm/10a,表明季节降水量也呈递增趋势,且以夏季降水增幅最大;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两中心",即吐哈盆地"低中心"和伊犁河谷"高中心",二者年降水量相差约450mm;山区各区域的降水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北坡降水倾向率达40-50mm/10a,递增趋势最显著,降水量亦多于其它区域;研究区年降水突变不明显,不同区域的季节降水突变具有一定的时期差异,秋季降水突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其它季节不明显,年降水突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  相似文献   
44.
利用GRACE重力卫星监测新疆天山山区水储量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经过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逐月的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得到新疆天山山区水储量变化,其空间分辨率为1°×1°,结合同时间段该区域31个国家气象台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研究天山山区近8 a来的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水储量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表现为东、西部多,中部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上,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两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天山山区平均水储量变化趋势的年内分布总体上1-12月呈递增变化;1-3月为负增长,最大负增长为21.7 mm•a-1,出现在2月;4-12月呈正增长,最大月份出现在11月,增长趋势达到29.9 mm•a-1。水储量变化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天山山区近几年夏季降水有所增加造成的。2003-2010年天山山区水储量变化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月下降速度为4.8 mm,8 a间水储量变化减少约13×108 m3,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转暖、冰川消融加速、山前绿洲灌溉及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山区水储量变化减少。  相似文献   
45.
基于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天山北坡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于这一区域的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禀赋条件,特定区域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合理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0年天山北坡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探讨天山北坡各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及差异特征。研究表明:① 以新疆为参照区,近10 a来天山北坡处于人口非常富余、经济超载或严重超载阶段。② 与全疆相比,水资源是天山北坡的优势资源,土地资源是制约天山北坡人口、经济发展的劣势资源。③ 以天山北坡为参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市,超载最严重的是博乐市;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超载最严重的是克拉玛依市,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奇台县。④ 依据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的超载或富余状态,将天山北坡各县市归为4类资源承载力匹配区。  相似文献   
46.
以玛纳斯县、精河县、鄯善县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对3县农地转出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以查明不同区域农地转出情况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水平较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县域农户农地流转参与度较高,区位条件较好的县域以出租方式转出的比例较高、农地转出价格也较高,设施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转出年限相对较长.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受教育程度、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与农地转出率呈正相关,农户家庭抚养比与农地转出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7.
遥感分析天山北部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分析植被-气候关系在时间上的多尺度特征,该研究首次以1981-2009年29 a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同期降水、温度数据为基础,采用小波互相关分析研究了中国新疆天山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天山北坡、准噶尔西部山地、博尔塔拉谷地和伊犁河谷区5个分区、29 a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降水、温度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和时滞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分区降水和温度变化对NDVI变化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响应关系和时滞效应。对于降水,除准噶尔西部山地,其他各区域最能反映响应关系的时间尺度为15旬,时滞为5旬(准噶尔西部山地时滞为2旬);对于气温,各区域最能反映响应关系的时间尺度为15旬(准噶尔西部山地时间尺度为10旬),时滞为2旬。各区域NDVI变化与前期温度变化的相关性(0.587)高于与前期降水变化的相关性(0.456)。该研究对于监测植被覆盖变化、研究地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QIU Dong 《干旱区科学》2022,14(12):1413-1439
Malus sieversii (wild apple tree), only distributed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Central Asia, is a tertiary relic species and an ancestral species of cultivated apples. However, existing natural populations of wild apple trees have been declining. To dat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growth status of declining wild apple tre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narrow valley area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were carried out in three years (2016-2018) at four elevations (1300, 1400, 1500, and 1600 m) in the Qiaolakesai Valley (a typical longitudinal narrow valley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yuan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Projective coverage, dead branch percentage, and 18 twig traits (these 20 parameters we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plant traits) were determined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growth status of declining wild apple trees. The values of dead branch percentage ranged from 36% to 59%, with a mean of 40%. Year generally showed higher impact on plant traits than elevation. In 2017 and 2018, projective coverage, leaf size,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nitrogen to phosphorous ratio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in 2016. However, dead branch percentage and leaf and stem phosphorous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e opposite trend. Most of the topological parameters of plant trait networks differed in the three years, but the strength of trait-trait associ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mean 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temperatures (MDT), annual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oil pH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plant trait matrix. The growth status of declining wild apple trees was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ed by MDT and leaf size. In conclusion, the growth of declining wild apple trees distributed in the narrow valley areas was more sensitive to interannu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an elevation changes. 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revealing the decline mechanism of wild apple tree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干旱区提供冰雪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灾害防治的科学理论不服务信息。【斱法】采取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开展了2001-2017年积雪年内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分布变化原因斱面的研究。【结果】①天山中段SCP(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呈"单峰"型曲线,6月到最小值,12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值,从2月开始逐渐下降到最小值;从7月初开始SCP开始逐渐上升到最大值。②天山中段年际SCP呈减少趋势、春季的SCP变化呈略微减少趋势、夏季不秋季SCP变化均呈增加趋势、冬季SCP变化趋势跟全年年际SCP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均呈减少趋势,最高值为98.6%,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为83.2%。③天山中段54.08%区域的SCD(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4.36%区域呈显著减少趋势;45.92%区域的SCD呈增加趋势,其中3.03%区域呈显著增加趋势。④天山中段积雪不LST(地表温度)年际相关性呈负相关性比较明显,负相关占总面积的55.89%,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天山山脉,博格达尔;34.98%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天山南北坡地区不阿克苏、库尔勒、博斯腾湖流域周边。【结论】天山中段积雪时空变化丌仅是LST变化的影响,还受人类活劢和海拔高度差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新疆天山野果林中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与其林下伴生植物短距凤仙花Impatiens brachycentra两种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同源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ITS序列BLAST同源性比对,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依据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新疆新源县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苹果及短距凤仙花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8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病原菌,分属于2属4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为塞威士苹果和短距凤仙花叶斑病病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具有致病性,7株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具有致病性;塞威士苹果所有的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均有致病性,而且短距凤仙花所有的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也有致病性。推测2种植物叶斑病可能由相同来源的病原真菌引发,短距凤仙花染病加剧了塞威士苹果叶斑病暴发,可能是野果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